李華
【摘? 要】 在新理念指導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更關注學生語言表達、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話題教學的開展對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基于此,文章以高中英語為例,簡述了話題教學的作用,而后指出了當下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從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增強誘惑力;依據重點話題做好導入,幫助學生明確方向;創設難點話題,強化課堂互動;巧用思維導圖,規范學生的語言表達力幾個方面對英語話題教學的開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期望文章能夠給有關工作者以借鑒。
【關鍵詞】 高中英語;話題教學;有效性
話題教學即以某個話題為中心,以文本做基礎開展的一種教學方式,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和分析相關資料,從這一話題引發的有關活動中拓展到其他領域,進而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在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下,如何把握各大英語模塊,創設話題,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決話題引出的現實問題是教師當下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話題教學的作用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成了國際交流的主要工具。高中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關鍵階段,需要注重他們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的培養,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日后交流更有邏輯性、連貫性。話題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的引入不僅調動起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有了依靠。如此來看,話題引導下的語言教學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推動著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高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關注分數,忽視英語實用性
我國的英語教學更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以成績作為評判學生英語學習好壞的標準,完全忽視了語言學科本身的屬性,導致學生未能了解這門語言學科就開始強制性地學習。這種只關注學生成績忽視學科實踐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語言學習變得死板、僵硬,讓課堂氛圍更枯燥,阻礙了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提升。
(二)邏輯表達結構不完善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上,教師采取灌輸式的方法,滔滔不絕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全程記錄課堂的重點,沒有任何的互動與交流,導致學生運用句子時毫無邏輯性可言,而且內容連接不順暢。高中作為一個人學習的關鍵階段,如若未能打好基礎,勢必會影響后續的學習。
(三)缺少綜合表達能力
為提升學生應對考試的能力,教師往往將關注點放在學生英語技能的提升上,而忽視了他們綜合表達力的培養。還有部分學生認為英語表達就是對漢語意思進行原封不動的翻譯,沒有意識到文章之間的連貫性、邏輯性,最終導致自己的語言表達缺少層次感。
(四)語言表達缺少流暢性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關注點全部放在了語法、技巧上面,導致學生的語言學習斷篇,毫無連接性,無論是口語表達還是英語寫作,語句間割裂的現象非常嚴重,缺少起承轉合,讓自己的語言表達缺少規范性、嚴謹性。
三、增強高中英語教學中話題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話題教學在英語教學的應用,不僅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同時開辟了一條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道路。也就是說,教師只有充分把握學生當下的心理發展情況、認知,加強對教材的分析和優化,才能調動起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從根本上提升英語話題教學的有效性。
(一)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增強教學吸引力
人教版英語教材內的話題多是人們身邊存在的,如高中生面臨的困境、環境保護、旅行、文化遺產等。教師只要基于文本內容,引入合理的話題,就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一個人能力的增長不能停留僅在書本上,教師要鼓勵學生自我實踐和體驗,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獲得語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The Value of Money”一課的學習中,教師便要從學生的現實生活著手提問“In the whole materialistic age, many people only put money first, whats your opinion?”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和三觀進行了闡述,有人說“Money can indeed help us accomplish a lot of things, but the way we get money must be formal, above social morality.”也有的學生表示“Only money first, will let us lose the warmth and warmth of the world.”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他們更加感興趣的話題,即如何正確地看待金錢。于是教師提出“Different views on money imply different moral concepts and social conditions.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oral concepts?”通過這樣的話題,指導學生開展辯論。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只有順應教學改革的變化,根據模塊話題構建學習情境,指導學生利用模塊知識對當下的社會現象進行分析,才能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三觀。
(二)用重點話題做好導入,幫助學生明確方向
重點是課堂教學的支撐架,如同指向標一樣引領著教學的有序前行。抓住重點內容,做好話題導入,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明確好學習的目標,提煉出學習的重點。重點話題的引入,不僅深化了學生的理解,同時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例如在“Looking into the Future”一課的學習中,教師便要求學生穿越時空,展望一下自己的未來“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human beings, such as the current driverless car, human organ reproduction, etc. Please combine the curr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ith your own expectations, and imagine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在題目的引導下進行分析與思考,激活學生內在的熱情,同時明白本課內容與科技的發展有關,在學生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找到相應的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帶著閱讀重點思考這樣一個題目“In combination with their own cognition and experience to 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echnology, the future and society?”為學生的表達提供載體。學生也在這樣的情感推動下進入到閱讀中,在教師具體的指導下主動參與閱讀,從而獲得豐富的體驗與感知。
重點話題的創設要突出引導性、思考性,讓學生在思考中把握課堂教學的大意,從而集中學生的精力。為學生提供輔助材料,可以讓學生在大量素材的支撐下找到與學習有關的內容,在鍛煉學生信息提取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創設難點話題,強化課堂互動
每個學生的基礎、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學習中表現出的疑惑點、難點也有所差異。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差異,創設多樣化的思考題目,才能引發學生的主動探究,并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合作,一來解決了問題,二來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難點話題的導入,讓學生認識到了集體的力量。
例如,在“Science and Scientists”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要圍繞科學家對科學發展做出的貢獻入手,引入話題“Do you know John Snow? Do you know how he defeated the epidemic King Cholera?”由此引入本課的重點人物“John Snow”,然后指導學生以同伴交流的方式解決上述問題,從而對本課內容有整體的感知,在大家的相互交流中不僅深化了對文本的理解,同時知道了科學研究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在話題引導下的教學中,學生不僅明確了閱讀的重點,同時在小組幫助下,強化了自己的體驗。所以在日后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難點問題,鼓勵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解決,一來有效突破了學習的難點,二來提升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巧用思維導圖,規范學生的語言表達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板塊,在話題教學下,為了強化學生本節話題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圍繞該話題組織寫作活動,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用文字的方式展現出來。在以往的英語寫作中,學生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運用掌握的詞匯和語法,這是學生準備的階段,該階段的水平決定著學生的寫作質量。但傳統的教學,導致學生雖然知道英語句式、具備一定詞匯量,但卻不知道如何在真實語境下使用。為了優化這一情況,教師要引入思維導圖這一工具,思維導圖的引入不僅將與話題相關的知識串聯了起來,而且拓寬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幫助學生構建了一個大致的寫作框架。所以在話題教學中,教師要以題目為核心,由此發散自己的思維展現出自己習作需要的關鍵詞匯,然后根據自己準備的素材,用語句將其串聯起來,形成最初的文章框架。再引導學生基于思維導圖,運用與核心話題有關的詞匯、語言寫一篇文章,讓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合理。
四、利用話題開展英語教學的注意事項
新理念指導下的英語教學絕非傳授學生基礎知識這么簡單,也不是單純地讓他們掌握文本的詞匯和語法。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只有與生活相連才能賦予它強大的生命力。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選擇契合學生生活的話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與交流,意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將話題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教師必須注意如下幾點:第一,教師作為話題教學的組織者,要大膽創新話題教學模式,將話題融入生活中,通過巧設問題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讓學生從中感受學習的快樂。第二,教師要從知識傳輸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要從高高在上的講臺上走下來,通過談話和觀察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動態,并根據學生本身的情況給予合理的引導。而上述教學的有序開展,需要教師做好前期準備。在備課中把握學生的興趣點,引入話題,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對具有創造性的表達給予贊美,對回答偏離主軌道的進行引導,教師只有積極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努力開發他們的潛能,才能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第三,明確話題知識的基礎地位,合理優化教學內容。在英語課堂中,師生是交互的主體,以一種合作的關系開展教學,這不僅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新方式,同樣踐行了新課程的理念。話題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為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和學生自我潛能的發揮提供了一條道路,這就要求教師在把握學生心理特征、英語水平的基礎上,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從根本上提升話題教學的有效性。
五、結語
話題教學模式的引入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改善了當下英語教學的不足。為將話題教學模式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教師必須積極革新理念,優化教學方法,通過搭建語言交流的平臺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話題是英語教學的主線,它以明確的目標做指引,鏈接著師生、教材,讓他們沿著正確的道路向前邁進。通過話題創設,不僅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豐富了學生的情感,更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為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萬珊. “話題·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1):11.
[2] 卞晴明. 高中英語教學中話題引導的運用[J]. 考試周刊,2011(76):120.
[3] 陳惟理,田美紅. 基于話題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與探究[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39(09):43-46.
[4] 袁卉. 運用話題創設高中英語作文教學情境[J]. 作文教學研究,2016(01):117-118.
[5] 蒲天娥. 運用話題創設高中英語作文教學情境[J]. 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3(34):8-9.
[6] 唐芬. 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設[J]. 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04):47.
[7] 張穎穎. 話題引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學習:中,2011(12):145.
[8] 殷青青.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話題引導的實踐探索與嘗試[J]. 英語教師,2015,15(13):97-98+114.
[9] 文慧. 高中英語教學中話題引導的運用實踐及意義解析[J]. 校園英語,2015(35):186-187.
[10] 鐘彰平.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話題引導的實踐探索與嘗試[J]. 校園英語,2016(16):156.
[11] 朱志剛. 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話題引導的實踐探索[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23):89.
[12] 楊必成. 高中英語“話題·情景·體驗式”教學實踐探索[J]. 語數外學習:高中英語教學,20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