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 趙霜
德國電視一臺23日報道,中國航運公司中遠集團投資漢堡港碼頭的計劃被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推遲,漢堡港管理方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HHLA)董事長安格拉?提茲萊特23日在集團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公司已等待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的最終批準長達18個月,并呼吁政府盡快批準此前已同意的投資。
《漢堡晨郵報》23日稱,HHLA正在加大對德國政府的壓力。“我們望經濟和氣候保護部能夠承擔起這一責任。”提茲萊特表示。她還提到了超過135萬個依賴德國港口的工作崗位,其中大部分在漢堡。
提茲萊特表示,HHLA與中遠集團已有40年的業務關系。早在2021年10月,中遠海運的投資程序就已生效。去年10月,德國聯邦政府同意中遠集團進入漢堡港“福地”集裝箱碼頭,但不是最初計劃的收購碼頭35%的股份,而是24.9%的股份,并禁止了特殊權利。
德國電信新聞網指出,通過這筆交易,HHLA旨在使漢堡成為亞洲航運線路的首選樞紐。提茲萊特稱,漢堡港近1/3的貨物來自或運往中國。而且漢堡港也是中歐班列線路第二多的歐洲目的地。
“我們已經與我們的商業伙伴就此進行了全面談判。”提茲萊特說。2022年12月底,他們已經把合約內容提交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審批。“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完全滿足了決定的要求,正在等待經濟部的反饋。”提茲萊特提醒說,中國是迄今為止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HHLA亞洲首席代表安克24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項目還在批準過程中,具體時間不太好預計,“我們積極期待盡快出結果”。
電視之臺此前稱,漢堡港碼頭入股爭議是受到德國新對華政策影響的典型案例。瑞士《新蘇黎世報》24日說,從德國官員日前對亞洲的訪問來看,德國的亞洲政策已發生變化。▲
環球時報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