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銳 楊志誠
2型糖尿病約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多數是由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導致,患者會出現多飲、多食、多尿,消瘦或短期內體質量減輕等臨床癥狀,隨著疾病的發展,血糖水平也不斷升高,其癥狀也更為明顯,可引發多種并發癥,對其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脅,需積極治療[1]。中醫認為,2型糖尿病屬于“消渴”范疇,發病因素主要有稟賦異常、素體陰虛、過食肥甘、久坐少動、五臟柔弱、情志失調等原因,內因為稟賦異常,外因為飲食情志,中醫辨證論治可分為氣陰兩虛證、痰(濕)熱互結證、熱盛傷津證等,氣陰兩虛證是該病證型之一[2]。基于此,濱州市中醫醫院近年來通過玉液湯加減聯合消渴丸的方案對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展開治療,并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接收的72例患者為對象探討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共納入72例患者,均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進入濱州市中醫醫院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患者,通過電腦數字表法進行隨機分組,共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 2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分組均衡可比。見表1。本次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的臨床倫理學原則[3]。

表1 2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例,
1.2 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中的氣陰兩虛證,主癥:倦怠乏力,咽干口燥。次癥:心悸失眠,氣短懶言,多食易饑,口渴喜飲,五心煩熱,溲赤便秘。舌脈:苔薄或花剝,舌紅少津液,脈細數無力,或細而弦。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西醫、中醫診斷標準;②近2周未接受相關治療;③患者知情并同意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病病史及不合作或不配合隨訪者;②1型糖尿病﹑哺乳期或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者;③治療前1個月服用可導致機體糖代謝異常的藥物者;④需予以胰島素或類似物治療者;⑤過敏體質者;⑥2型糖尿病并發嚴重急慢性并發癥者;⑦合并嚴重心、腦、肝、腎等并發癥,或合并其他嚴重的原發性疾病,惡性腫瘤者;⑧肝腎功能不全者;⑨對本研究使用藥物有不良反應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要嚴格限制煙酒,實施適量運動,保持生活規律,并給予飲食指導。在治療過程中進行血糖監測,如有低血糖的發生應立即停藥?;诖擞枰韵释柚委煟合释?廣州白云山中一藥業有限公司,Z44020045),5~10丸/次,餐前0.5 h用溫開水口服,3次/d,持續3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玉液湯加減治療,組方:黃芪15 g,山藥30 g,葛根10 g,天花粉10 g,雞內金6 g,知母10 g,五味子10 g。氣虛甚者,加入參15 g 補氣生津;小便頻數者,加山萸肉10 g固腎縮尿;口干咽燥甚者加麥冬、石斛各10 g。藥物均由濱州市中醫醫院中藥房提供,并統一煎煮,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餐后溫服。持續3個月。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定時復診,根據患者病情變化調整藥方劑量。
1.4.2 觀察指標①中醫癥狀評分:治療前、療程結束日,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對2組倦怠乏力、氣短懶言、咽干口燥、口渴喜飲幾個癥狀進行評分:無計0分,輕度計2分,中度計4分,重度計6分。②血糖水平:治療前、療程結束日,采集2組靜脈血液標本,通過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
1.4.3 療效判斷標準根據血糖下降幅度和臨床癥狀,評價治療3個月的臨床療效,標準:血糖降低>30%,乏力、口渴明顯改善,則定為顯效;血糖降低>10%,乏力、口渴有所改善,則定為有效;血糖降低≤10%,乏力、口渴無改變,則定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中醫癥狀評分治療前,2組倦怠乏力、氣短懶言、咽干口燥、口渴喜飲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療程結束日,2組倦怠乏力、氣短懶言、咽干口燥、口渴喜飲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更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中醫癥狀評分比較 (分,
2.2 血糖水平治療前,2組患者的FBS、2 h PG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療程結束日,2組的FBS、2 h PG水平均比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更低(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
2.3 臨床療效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是97.22%,比對照組的77.78%更高(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型糖尿病是由環境、基因等多方面因素引發的慢性終身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高血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島素分泌不足、病程長、難根治、并發癥多為主要典型特性,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對多個器官造成累及,誘發視網膜、心腦血管、神經等病變,甚至致殘、致死,由此可見,該病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6,7]。現階段,合理控制血糖、延緩并發癥發生為糖尿病主要治療目標,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應用、飲食與活動指導等,西藥治療雖降糖效果顯著,但存在消化道反應、低血糖、過敏反應等不良作用[8]。近年來,中醫藥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優勢逐漸被臨床上重視,通過辨證治療,可有效切中病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不良作用較少。
2型糖尿病屬于中醫學“消渴”范疇,對“消渴”一詞的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其提出“尿病”之名,漢代劉安在著作《淮南子·說三訓》中云:“嫁女于病消者,夫死則后難復處也”。這里的“消”指的是消渴類疾病。此二者雖非醫學專著,但卻是對消渴類疾病最早的文字記載。在中國最早的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對消渴類疾病的稱謂有8種,以病因、病機等角度命名,分別為“消”“消渴”“消中”“消癢”“肺消”“膈消”“風消”“脾癢”[9]。氣陰兩虛證是該疾病的主要類型之一,目前多應用滋陰補氣類方劑治療[10]?;诖?,本研究通過玉液湯加減聯合消渴丸的方案對糖尿病氣陰兩虛證展開治療,玉液湯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張錫純),方中生黃芪利水消腫、托毒生肌、固表止汗、補氣升陽、益氣溫經;山藥補脾胃、益肺腎;葛根生津止咳、退熱;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天花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知母滋陰降火、潤燥滑腸;生雞內金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人參益氣養血、健脾益肺、安神寧志;山萸肉固腎縮尿、補益肝腎、收澀固脫;麥冬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諸藥配伍,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穩定患者病情[11]。消渴丸屬于中西藥復方制劑的一種,成份包括地黃、黃芪、天花粉等中藥及格列本脲,具有滋腎養陰、益氣生津之功效[12]。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通過玉液湯加減聯合消渴丸的方案進行治療時,2種藥物共同發揮協同作用,可進一步提升益氣生津、固腎止渴之效果。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血糖FBS、2 h PG水平均比對照組治療后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中醫癥狀倦怠乏力、氣短懶言、咽干口燥、口渴喜飲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治療中應用玉液湯加減聯合消渴丸的方案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緩解患者癥狀,進一步提升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玉液湯加減聯合消渴丸的方案應用于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治療中療效顯著,可有效緩解相關癥狀,促進血糖有效改善,值得選用。但此次研究存在樣本量少的問題,后續需展開進一步的大規模研究,以更為客觀地探討玉液湯加減聯合消渴丸的方案應用于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證治療中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