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杰 朱 靖 趙 浩 于冠群
室性早搏又名室性期前收縮,是在竇性激動到達前,心室起搏點便提前激動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一般表現為有心悸感,可伴有頭暈、乏力、胸悶等癥狀,在中醫學中屬于“心悸”的范疇。心悸與不寐雖為2個不同病證,但在病因病機方面有一致性,故在臨床中常見心悸伴有失眠的癥狀。心速寧膠囊是《中成藥治療室性早搏臨床應用指南(2020年)》[1]中治療痰熱擾心型室性早搏的推薦用藥。在臨床中發現心速寧膠囊不僅對于痰熱擾心型室性早搏有良好的療效,對于痰熱擾心引起的失眠也有很好的效果,能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況。對此,做了如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3月—2021年8月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門診及住院患者, 就醫時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悶或乏力等癥狀,臨床符合室性早搏的診斷并伴有不同程度失眠, 失眠癥狀與心臟癥狀密切關聯。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治療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7~71歲,平均年齡(58.6±8.12)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4年,平均病程(1.54±0.41)年。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49~72歲,平均年齡(59.45±7.33)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4年,平均病程(1.49±0.53)年。2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①西醫符合《實用內科學》[2]中室性期前收縮的診斷標準。②中醫符合《中醫內科學》[3]中痰熱擾心型心悸診斷標準。主癥:自覺心中悸動,胸悶,乏力,氣短;次癥:煩躁易怒,頭暈,失眠。舌質紅或黯,苔黃膩,脈結代。凡具備主癥和其他2項次癥,且舌脈符合者,診斷為痰熱擾心證。③失眠符合《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4]診斷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西醫室性期前收縮的診斷標準;符合中醫痰熱擾心型心悸的診斷標準;伴有不同程度失眠,失眠癥狀與心臟癥狀相關,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PSQI) 評分>7分;未服用或已停止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及抗失眠藥物至少2周以上;對本研究知情,有意愿參加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同時合并其他嚴重疾病;有藥物過敏史;配合度較低;酗酒或精神異常;其他原因導致的失眠。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治療組40例, 口服心速寧膠囊(陜西摩美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131,中成藥,每粒裝0.48 g)治療,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J20100098,47.5 mg/片),每次1片,每日 1 次,連續服藥4周。對照組40例, 僅服用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J20100098,47.5 mg/片),每次1片,每日 1 次,連續服藥4周。囑患者在服藥期間注意控制飲食,忌食生冷刺激食物。
1.4.2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室性期前收縮次數,心悸、胸悶、乏力、煩躁等中醫證候的改善情況,失眠的改善情況應用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PSQI)積分以及有無明顯不良反應。
1.4.3 療效判斷標準室性期前收縮療效:參照衛生部發布的《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觀察患者治療前后24 h動態心電圖室性期前收縮次數,顯效:室性早搏消失或減少90%以上;有效:室性早搏減少50%~90%;無效:室性早搏減少<50%。中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6]對患者治療前后臨床表現進行評價,評分內容包括心悸、胸悶、氣短、乏力、煩躁、失眠。其中心悸、胸悶、氣短、乏力按病情輕重分為 2、4、6 分,煩躁、失眠按病情輕重分為 1、2、3 分,最高30分,得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療效判定標準:①痊愈:證候積分減少≥90%,基本無癥狀、體征;②顯效:證候積分減少≥70%且<90%,癥狀、體征明顯好轉;③有效:證候積分減少≥30%且<70%,癥狀、體征有好轉;④無效:證候積分減少<30%,癥狀、體征均無好轉或加重。睡眠質量評價標準:應用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PSQI)積分進行評定。

2.1 2組患者室性早搏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室性早搏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中醫證候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中醫證候療效比較 (例,%)
2.3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治療后對照組PSQI評分明顯高于治療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分,
2.4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均無明顯不良反應。
室性期前收縮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臨床一般表現為心悸感,可伴有頭暈、乏力、胸悶等癥狀。西醫治療室性早搏主要為藥物治療和射頻消融術,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減少室早的發生頻率是臨床治療室性早搏的主要方式,但是長時間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有一定的風險。
室性期前收縮在中醫學中屬于“心悸”范疇,為自覺心中悸動、警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在心系疾病中較常見。常與體虛勞倦、七情所傷、感受外邪、藥食不暢等相關,病機則虛實相兼,虛者為氣血陰陽虧耗心失所養而成,實者為痰飲氣火擾亂心氣心神不安所致。《丹溪心法·驚悸怔忡》提出心悸當“責之于虛與痰”,金代成無己則提出:“心悸之由,不外兩種,一者氣虛也,二者痰飲也”,清代張秉成在《成方便讀》中提出:“痰為百病之母,所虛之處,即受邪之處,故有驚悸之狀”。《證治準繩》中言:“若痰飲停于中焦, 礙其經絡, 不得疏通, 而郁火與痰相擊于心下, 以為怔忡者, 必導去其痰, 經脈行, 則病自已”。目前生活條件大有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盛行,人們多食肥甘厚味,缺少體力活動,損傷脾胃功能;且工作壓力的增大,多有精神情志不暢,導致痰濁內生的同時郁而化熱,痰熱擾亂心神,心神不寧而致心悸、失眠,現在臨床中痰熱擾心型心悸、失眠較多見,常同時出現且能互相影響,患者深受其擾。
心速寧膠囊共用蓮子心、甘草、人參、麥冬、青蒿、常山、枳實、黃連、半夏、苦參、茯苓十一味藥材,處方由三部分組成,以黃連溫膽湯為基礎,加以抗瘧中藥青蒿、常山和抗心律失常中藥蓮子心、苦參、人參[7],全方清熱化痰、瀉火寧心定悸。基礎方黃連溫膽湯能清熱燥濕,清氣化痰,能有效治療痰熱擾心型相關的心悸、不寐、胸痹等病證,在治療痰熱擾心相關的心系疾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臨床中也多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療,尤其是對痰熱擾心型室性早搏有確切的療效,對痰熱擾心型失眠也有良好的效果[8]。青蒿、常山為抗瘧藥物,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在臨床中也多有應用和研究[9]。心速寧膠囊中的蓮子心、苦參、人參均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全方成分合用,彼此相得益彰,也使得心速寧含多種生物堿,如甲基蓮心堿、常山堿、青蒿素、苦參堿等,與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密切相關。在臨床應用中能有效控制室性早搏的同時,可以兼顧痰熱擾心引起的其他癥狀,且能減少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劑量,進而控制室性早搏治療過程中發生的不良事件[10]。
中成藥治療室早可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且依從性高,不良反應少,但現在臨床中治療室早的中成藥如參松養心膠囊、穩心顆粒等主要治療虛證,以益氣養陰為主。在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下,實證不容忽視,且常伴有失眠癥狀,而糾正失眠藥物常伴隨依賴性與不良反應,患者常拒絕藥物治療。心速寧則清熱化痰,寧心定悸,治療實證為主,且能有效控制由痰熱擾心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相關癥狀,且患者依從性好,能從根本上改善患者身體狀況。本研究將心速寧膠囊用于治療痰熱擾心型室早伴失眠的患者,如觀察結果所示,治療組在治療室早的療效、改善中醫證候和改善睡眠質量方面優于對照組。在室性期前收縮治療時,除應用常規西藥治療外,可聯合中成藥,不僅能更有效地治療患者室早情況,還可以改善其兼證帶來的困擾,調理患者身體狀態。
綜上,本研究將心速寧膠囊用于治療痰熱擾心型室早伴失眠,能有效控制室早發生,改善患者失眠癥狀,心速寧膠囊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