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鑫 付 坤 盧 強
前列腺增生常見于50歲以上中老年男性群體,并且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其發病率逐年升高。早期常見癥狀為尿頻、尿急、血尿等,隨著癥狀的加劇,膀胱有效容量減少,剩余尿量增多,使尿頻更加嚴重,甚至會出現尿失禁等癥狀[1]。臨床上通過經尿道電切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癥狀,但術后的并發癥以及不良反應會對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極大影響[2]。中醫認為前列腺增生的基本病因為痰濁、濕熱、敗津,其發病基礎為腎氣虧虛、年老體衰,其發病條件為飲食不節、勞累過度,基本病機為正虛血瘀、本虛標實,因此中醫以固元補精、活血化瘀作為治療前列腺增生的基本原則,并且補腎活血湯中的熟地黃、丹參、山萸肉、茯苓等藥材具有滲濕消腫、泄熱利水利尿的作用[3]。中醫干預主要涉及艾灸、耳穴貼壓手法等,能夠改善腎氣不固、膀胱失約狀態,輔助病情恢復。本研究旨在探討對前列腺患者采用補腎活血湯聯合中醫干預對其尿動力學的影響,現根據此次研究所得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選自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谷城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術后男性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隨機數字表法)。本研究經谷城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年齡45~81歲,平均(68.92±5.13)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5年,平均(2.23±0.34)年;前列腺體積41~65 ml,平均(51.23±5.05)ml。觀察組年齡46~80歲,平均(67.65±5.61)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5年,平均(2.32±0.41)年;前列腺體積42~63 ml,平均(50.86±5.23)ml。2組一般資料經計算比較后發現P>0.05,提示基礎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進而2組之間可進行后續比較分析。
1.2 診斷標準西醫參照《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診治指南》[4]中相關診斷標準;中醫參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中醫診治專家共識》[5]中相關診斷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均在谷城縣人民醫院進行經尿道電切手術患者;②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者;③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④無聽力障礙、語言障礙、精神障礙者;⑤患者及家屬均已簽訂知情同意書者等。排除標準:①在本研究之前使用過利尿等相關藥物者;②有膀胱癌、膀胱結石等會引起尿量減少疾病者;③合并尿路感染者等。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2組患者經尿道電切術后,將常規抗感染、營養支持等藥物用于對照組,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服用補腎活血湯,組方:熟地黃、丹參各30 g,山藥、山萸肉各15 g,澤瀉、茯苓、牡丹皮各12 g,桂枝6 g。每日1劑,早晚各服用1次,溫服。2組均治療1個月,治療期間禁忌辛辣、飲酒。
1.4.2 干預方法2組均于治療期間接受中醫干預。包括艾灸、耳后貼壓的中醫護理技術。艾灸:將點燃后的艾灸條置于艾灸盒中,放在患者神闕穴上,用毛巾覆蓋至皮膚發紅,患者未感到不適為宜;耳后貼壓:先用耳穴探測儀定位穴位并消毒,再將菜籽粘在合適大小膠布上,將其貼在耳穴上,并用指腹按壓穴位,每次按壓10 min,1次/d,治療1個月。
1.4.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②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治療前后,取2組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7 ml,待其凝固后離心分離血清(2500 r/min,10 min),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患者體內性激素水平,主要包括:睪酮(T)、雌二醇(E2)、催乳素(PRL)、黃體生成素(LH)。③治療前后各項量表評分: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此表總共35分,其中包括7個問題,每個問題0~5分不等,前列腺患者功能越嚴重者得分越高;生活質量(QOL):總分為6分,其中包括環境領域、獨立性、個人信仰等6個部分,生活質量越差的患者其得分越高;渥太華(OABSS)評分表:總分為15分,其中包括夜間與白天的排尿次數以及尿頻、尿急等4項指標,患者膀胱活動癥癥狀越嚴重其得分越高。④治療前后尿動力學指標:采用尿流量檢測儀記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MFR),使用腹部B超檢測患者排尿后膀胱殘余尿量(PVR)。
1.4.4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診治指南》[4]將療效一共分為痊愈、好轉和無效3種情況。痊愈:OBASS評分≤5分,并且患者在24 h內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4項指標中任意1項指標數減輕≥60%,為痊愈;好轉:5分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90.00%)與對照組(65.00%)相比,處于較高水平(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性激素水平2組患者治療后血清T、PRL水平較治療前相比均呈升高趨勢,血清E2、LH與治療前相比,均呈降低趨勢(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例, 2.3 IPSS QOL OABSS評分2組患者治療后IPSS、QOL、OABSS評分較治療前均呈降低趨勢,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IPSS QOL OABSS評分比較 (分, 2.4 尿動力學指標與治療前相比,2組治療后患者MFR均增加,且觀察組顯著多于對照組;PVR均減少,且觀察組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尿動力學指標比較 (例, 前列腺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于前列腺發生病理性改變,導致尿道和膀胱發生改變,其主要特征為基質增生。增生的組織會將真正的前列腺組織擠壓出去,周圍組織受到壓迫會引起膀胱尿道堵塞,進而引起排尿困難。若不及時治療,膀胱不能排空尿量,隨著殘余尿量增加,進而出現尿失禁等癥狀,尿液返流也會引起上尿路積水及腎功能損害[6]。臨床上通常使用電切術治療患者前列腺增生,術后患者可能會產生呼吸困難、煩躁、惡心、脈搏慢、血壓高等癥狀,均會導致患者出現煩躁不安、心緒不定等不良情緒,甚至拒絕與人交談或產生抑郁情緒,因此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仍需進一步提升[7]。 有研究顯示,補腎活血湯可有效改善患者前列腺增生的臨床表現[8]。中醫認為此病病在膀胱,與腎、肺、脾有關,病理因素為尿路不通、腎虧虛、瘀血阻滯;濕熱蘊結于下焦,上焦熱盛,不利于膀胱氣化;中氣虧損,升降失司。中醫治療前列腺增生的大致療法為:補腎祛瘀、清熱利濕、通竅[9]。補腎活血湯中,熟地黃味甘溫潤,既能補血滋陰,又能補精易髓;丹參和牡丹皮既可養血安神,又可補其心定其志;山藥味甘,性平,可入肺、脾、腎經,補腎固精,補脾益氣;山萸肉性溫,最善益肝腎之陰,斂耗散之氣;桂枝茯苓養血健脾,利水滲濕;澤瀉滲濕消腫,泄熱利水,這些成分都可達到活血化瘀、補腎益元的效果[10]。中醫干預通過艾灸、耳穴貼壓等方式可活血益氣、溫經通絡,輔助穩定病情。本研究表明,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血清T、PRL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IPSS、QOL、OABSS評分、血清E2、LH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補腎活血湯聯合中醫干預對前列腺增生術后患者尿動力的提升效果顯著,可以維持機體的性激素水平處于動態平衡,避免體內性激素發生紊亂,也可緩解排尿困難等臨床癥狀,提升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 前列腺增生腺體向尿道突起,會引起前列腺尿道變窄、彎曲,進而導致排尿困難。因此膀胱逼尿肌會增強自身收縮能力,使膀胱內部長期處于高壓狀態,肌束逐漸變大,造成肌束之間形成許多空隙,此外由于膀胱壁肥厚,肌肉出現小梁,也會出現憩室,造成尿余量增多的狀況,嚴重者會出現腎積水、尿潴留等現象。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補腎活血湯中的茯苓不僅可以促進患者排尿,而且還具有加強患者免疫的作用;澤瀉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抑制腎遠曲小管與集合管的鈉、鉀交換,進而產生排鈉保鉀作用,在利尿方面具有雙向的調節功能[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MFR多于對照組,PVR少于對照組,表明補腎活血湯聯合中醫干預可調節前列腺增生術后患者的膀胱功能,減少尿道阻力,改善膀胱出口堵塞情況,進而改善患者機體尿動力學,促進排尿。 綜上,補腎活血湯聯合中醫干預可以改善前列腺增生術后患者的尿動力學,調節機體的性激素水平,提升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