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娜
隨著空氣污染、工作壓力大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咳嗽患者呈逐年上漲趨勢,由于部分患者長期接觸過敏原,存在內分泌失調、飲食不節等情況,無法控制病情,繼而影響生活質量,因此在治療時實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有著重要意義[1,2]。既往臨床通過對咳嗽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護理效果欠佳。為促進中醫現代化發展,鄭州市中醫院在呼吸內科中積極引入中醫綜合護理技術,本研究以穴位貼敷與情志護理為重要內容,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繼而全面確保診療工作的順利開展,使患者得到全面性護理服務[3]。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鄭州市中醫院收治咳嗽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常規組50例采取常規護理,試驗組50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入穴位貼敷與情志護理干預。其中常規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8~66歲,平均(31.01±5.22)歲;病程(30.75±9.33)d。試驗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9~69歲,平均(32.35±5.17)歲;病程(30.24±9.08)d。2組患者一般資料存在均衡性(P>0.05),可以進行對比。本研究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查。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咳嗽的診斷要點,呼吸困難、喘息不佳、反復咳嗽、氣促、胸悶;年齡>18歲,有完整臨床資料;對本次使用藥物無過敏;患者及家屬知情且簽字同意。排除標準:妊娠期或哺乳期者;中途退出研究者;合并惡性腫瘤者;談吐不清,意識模糊者。
1.3 方法2組患者均給予化痰、平喘、吸氧等處理。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室內通風透氣;與患者及家屬講解咳嗽疾病等相關知識,如發病原因、治療原理及注意事項等;叮囑遵醫囑重要性等。
試驗組在常規組基礎上行穴位貼敷與情志護理干預。①穴位貼敷:選擇甘遂、麻黃各6 g,細辛3 g,白芥子、延胡索各10 g,加凡士林一起研磨制成貼敷的軟膏,貼敷在患者的大椎、膻中、腎俞、肺俞穴,貼敷2 h/次,間隔1 d進行貼敷1次,連續治療2個月。貼敷期間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皮膚紅腫、過敏等情況,若皮膚出現水皰,遵醫囑給予患者燙傷膏,針對較大水皰使用無菌注射器抽取滲出液,于患處涂抹爐甘石洗劑,做好無菌包扎工作。②情志護理干預:了解患者文化背景與生活習慣,在治療期間為其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方案,積極引導患者配合治療。用親和、耐心、鼓勵的話語與患者溝通,緩解其緊張、恐慌等不良情緒,告知患者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相應措施,提高患者治療信心。③盡量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環境,如播放輕音樂,使其精神和軀體痛苦最大程度減輕。④及時為患者清除口腔異味,保持口腔干凈清潔,患者咳嗽,可令患者行半臥位,輕拍背部使痰液順利排出,也可以使用吸引器將痰液吸出。鼓勵其進行適當運動,如打太極、做體操等,提高自身機體免疫力。
1.4 觀察指標①對比2組患者癥狀積分,評價干預前后患者咳嗽、喘息、氣促、胸悶、肺部濕羅音癥狀激發;無代表0分;輕度代表1分;中度代表2分;重度代表3分;分數越高表示臨床癥狀越嚴重[5]。②對比2組患者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檢查患者干預前后PEF、FVC、FEV1、FEV1/FVC水平[6]。③對比2組患者LCQ評分,干預前后采取LCQ量表從心理、生理、社會3個領域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各領域1~7分,總分3~21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優[7,8]。④對比2組患者IgE、IL-13、Dmin及PEF變異率,于患者干預前后清晨空腹采集血標本檢驗IgE、IL-13、Dmin及PEF變異率[9]。⑤對比2組患者滿意度,分成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10]。

2.1 2組患者癥狀積分對比干預后,試驗組臨床癥狀積分與常規組對比更低(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癥狀積分對比 (分,
2.2 2組患者肺功能對比干預后,試驗組PEF、FVC、FEV1、FEV1/FVC與常規組對比更高(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肺功能對比 (例,
2.3 2組患者LCQ評分對比干預后,試驗組LCQ量表中心理、生理及社會領域評分與常規組對比更高(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LCQ評分對比 (分,
2.4 2組患者IgE IL-13 Dmin及PEF變異率對比干預后,試驗組IgE、IL-13及PEF變異率與常規組對比更低(P<0.05),且Dmin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IgE IL-13 Dmin及PEF變異率對比 (例,
2.5 2組患者滿意度對比干預后,試驗組滿意度與常規組對比更高(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例,%)
咳嗽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具有極高發病率,患者易受季節、灰塵、油煙等影響加重臨床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則會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1,12]。中醫學認為咳嗽多為標實本虛之證,易受風寒邪襲,肺臟宣發肅降失調,繼而引發咳嗽,另外飲食不節、情志失衡亦會加重痰濁阻滯[13,14]。
近些年,臨床逐漸采取中醫護理手段緩解咳嗽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其肺功能。穴位貼敷是中醫護理常應用的方式之一,其來源于《黃帝內經》,在“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理念上結合現代藥物進行的一種護理干預,貼敷中所用的白芥子有治寒痰喘咳、胸肋脹痛作用;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理氣之功;細辛有痰飲喘咳之效;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效;甘遂能清熱解毒[16]。將上述藥物用于穴位貼敷可刺激腧穴,對促進藥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穴位貼敷可起到扶正祛邪、治病、防病、調整陰陽、提高免疫力的目的。本次研究配合情志護理干預,消除患者負面心態,引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國內有學者作出相關報道,三子養親湯聯合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CVA)的臨床療效,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治療前中醫證候評分比較,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中醫證候評分對比,顯著低于治療前,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2組支氣管激發實驗陽性率,對照組轉陰率低于治療組,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17,18]。
相較于西藥治療,三子養親湯聯合穴位貼敷治療CVA臨床療效一致,但后者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氣道高反應狀態,值得臨床推廣。本次研究與相關報道一致。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臨床癥狀積分與常規組對比更低(P<0.05);試驗組PEF、FVC、FEV1、FEV1/FVC與常規組對比更高(P<0.05);試驗組LCQ量表中心理、生理及社會領域評分與常規組對比更高(P<0.05);試驗組IgE、IL-13及PEF變異率與常規組對比更低(P<0.05),且Dmin高于常規組(P<0.05);試驗組滿意度與常規組對比更高(P<0.05),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綜上,相較于常規護理,對咳嗽患者采取穴位貼敷與情志護理干預效果更優,其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肺功能各項指標,繼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對維持良好護患關系有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