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雨,馮鑫柔,劉詩泓,肖迪,吳春梅
(湖南工業大學,湖南 株洲 412000)
民國,考證時間為1912年—1949年[1],是一個具有獨特發展機遇的歷史時期。民國政府為維護統治考慮,積極鼓勵實業發展,民族經濟的發展迎來黃金時期。與此同時,西方藝術文化伴隨著西方殖民侵略對我國的近現代商業美術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在此背景下,民國時期的品牌視覺設計展示出豐富多彩的內容,從初具形態逐漸走向成熟。又因為民國時期特殊的歷史條件,民國品牌視覺形象設計在極短的時間內,經歷了發展到衰敗,其成長期只有十年[2],但此時期的藝術表現仍然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
茶葉是民國時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飲料之一,也是民國時期品牌意識表現的載體之一,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3]。茶葉包裝的表面設計,由外形、包裝藝術設計和包裝材料三要素構成[4]。因此,以民國茶葉包裝裝潢設計為例,淺析民國茶葉包裝材質、盒型、包裝藝術設計三個方面,來了解民國時期的包裝特色。
民國時期茶葉現代化加工技術以沿海地區更為成熟,因此茶號、茶行等也較多集中在這些地區。民國茶包裝大多采用鐵、瓷、天然材料(木頭、竹子)及紙質材料等制作茶葉的外包裝。從目前遺留的民國茶葉包裝實物可以看出,鐵質包裝盒使用最多,硬紙盒與瓷器包裝盒數量次之,其他材質包裝盒使用相對較少[3]。其中一些包裝老字號專門使用鐵材料制作的精美漂亮、形態各異的包裝盒,為高端上流人士使用。硬紙盒包裝造價相對低廉,多為普通市民使用。表1為各材質茶葉盒歸類分析[3,5]。

表1 民國茶葉包裝材質分類
民國時期的盒型主要有方形盒(鐵盒、紙盒、茶箱等)、圓柱形盒、瓷罐等。
民國時期方形茶葉盒占大多數。如圖1所示[5],20世紀30年代,翁盛隆茶號使用的“獅球”牌茶葉包裝,尺寸86mm×86mm×112mm[5],盒型為長方體,便于堆放;邊角做了圓角處理,在鑄造時便于塑形,同時更適合取握。如圖2所示[5],上海鴻怡泰潤記茶號的“雙獅地球”茶葉包裝盒,尺寸57mm×89mm×113mm[5],盒型為長方體,但整體呈扁平狀,相比于“獅球”牌茶葉包裝存放容量更小,但在運輸堆碼中更具優勢,堆碼數量多,便于出口。

圖1 “獅球”牌茶葉包裝

圖2 “雙獅地球”茶葉包裝
瓷罐占少數,其中瓷罐因其用料考究、制作精美,多用作出口包裝。如圖3所示[3],上海華茶公司為西方顧客設計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與展示民族手工藝技術的瓷罐茶包裝。圖3左側為華茶公司使用的“雙龍”牌茶葉包裝瓷罐(動物彩圖),罐肚為六邊形,顯沉穩,蓋置于壺口上,壺口不外露,銜接恰當,底座六角對應其罐肚形狀,更穩當。圖3右側為“雙龍”牌茶葉包裝瓷罐(山水圖),罐肚為圓形,渾圓可愛,蓋嵌入罐身,縫隙都可忽視,邊緣流暢,有渾然天成之感。其他還有圓柱形茶盒,異型盒等,在此不一一贅述。

圖3 “雙龍”牌茶葉包裝瓷罐
民國時期茶葉包裝盒大都體型較小,內容量不大,雖小而但精美的外觀使得很多茶罐被收藏至今。且因其體型小但不易損壞,能夠對內部的茶葉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更便于出口。
民國茶葉包裝標貼上的詞句,基本上起著宣傳產品、介紹產品、警示正品三大作用。
3.1.1 宣傳產品的詞句
例如翁隆盛茶號善用文人雅士的詞句,突出茶葉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從而起到宣傳作用,這也是翁隆盛茶號獨特的賣點。如圖4所示,為翁隆盛茶號的“獅球”牌茶葉包裝[5],鐵盒的左右兩側標貼,裱貼上斜排著八個金色大字“桐君舊錄”“陸羽新經”,立體效果使字體看起來像從紙上躍出,視覺效果更出眾。同時,這八個字出自古時詠茶六首之一的《問茶》中的“陸羽新經豈獨論,桐君舊錄足千秋”[5]。因陸羽《茶經》對茶葉、飲茶者的重要意義使得印著這兩句話的茶罐標貼都更為有詩意,能得到學生的喜愛。

圖4 “獅球”牌茶葉包裝
3.1.2 介紹產品的詞句
圖5是收藏于茶葉博物館的三張茶箱花紙,即貼在茶箱外的標貼[6]。茶箱是在茶葉外銷時,作為茶罐運輸的外包裝,是在民國時期茶葉史料中最為常見的包裝形式[7]。從左一標貼上可以看到兩個印章,左邊可見其生產茶號“詹裕生茶號”,紙上四個紅色印上去的楷書字體“婺北鳳眉”,四字在單色印刷的紙張上十分醒目,有很好的辨識度。同時,這是在介紹箱內的茶葉花色,即根據茶葉外觀進行的分類,鳳眉就是茶葉花色的名字。另外兩張茶箱標貼也是如此,黃色紙張上顯著的黑色大字“婺北麻珠”,介紹內茶葉的花色為麻珠。這樣的詞句設計突出重點文字,使得茶葉包裝信息條理分明,識別性強。

圖5 茶箱標貼(中國茶葉博物館)
3.1.3 警示正品的文字
圖6為杭州茂記茶場遺留的“獅”牌名茶標貼圖樣[5],圖樣左側為非襯線體的茂記茶場英文字體“MUR KEE TEA GARDENS”,深紅色印在橙色上顯的很優雅。左側茶廠主人的畫像下方除了介紹了茶葉來源地的概況、茶場制作茶葉的過程以及重點提醒了顧客要認清楚“獅”牌商標的詳細說明:“凡蒙各界賜顧,請認明‘獅’牌商標,庶不致誤”[5]。除此之外,雄獅圖案上方的襯線字體“TRADE MARK”,是“獅”牌的注冊商標,正面告訴顧客,我們的“獅”牌才是真的,這代表當時品牌意識與維護正版思想的出現。

圖6 “獅”牌名茶標貼
民國茶葉包裝標貼圖案具有十足的中國風情,顏色上以經典紅黃綠藍四色相輔相成、寓意上以吉祥圖案、傳統故事和人物形象傳達思想、技法上以寫意畫、山水畫、彩繪為茶包裝添彩。此處從民國獲獎茶包裝、外銷茶包裝、內銷茶包裝三個方面舉例進行分析。
3.2.1 巴拿馬博覽會金獎茶罐
民國時期,中國參與多次世界性的博覽會,其中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對恢復中國聲譽與展示華人新形象最具有重要意義[8]。福建馬玉記白茶盒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了金獎,如圖7所示,馬玉記白茶盒[9]通體漆黑,茶盒正面在兩側點綴有花草圖案,正下方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給包裝增添了一抹靈氣,襯線體的英文頗具當時西式審美。花卉圖案壓金描邊兩側配銅把、銅鑰匙,以紅線綴之,又具有中式的精致,如此設計推測是為民國茶葉出口所設計的包裝。圖案顏色由綠、黃、紅、白和金五色組成,用色飽和度不高但極為融洽,呈現淡雅的美。

圖7 馬玉記白茶盒
3.2.2 外銷茶罐
上海華茶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雙龍牌”茶罐是傳統名牌,圖8為華茶公司注冊商標時的產品[9],貼紙茶盒上以飽和度高的藍色為主色,點綴紅綠二色,使得黃色巨龍脫穎而出,金龍活靈活現,踩著畫面下方線描的河流山川,為包裝平添一份趣味性的同時更象征著華茶公司如龍騰飛的遠大志向。金線祥云為底紋,兩條金龍相對合抱一顆五星,寓意吉祥。民國時期的上海華茶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茶葉出口方面為同行中的第一[3],其出口的瓷罐包裝設計可謂是別具一格的,如圖9[9],華茶公司用鮮艷的色彩在瓷罐上描繪歷史人物形象、吉祥動物圖像,用大量裝飾性的花紋豐富包裝的外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除此之外,還有像圖10所示[9]的在瓷罐上繪制寫意畫,以悠然的田間生活,山間景象傳達飲茶的意境。華茶公司利用精美的瓷制茶罐向出口的顧客傳遞了中國人的優雅設計。

圖8 華茶“雙龍”牌茶罐

圖9 華茶瓷制胭脂茶罐

圖10 華茶瓷茶罐
3.2.3 內銷茶罐
除了外銷茶與獲獎茶之外,眾多茶號設計的內銷茶包裝也別具特色。如圖11所示,上海汪裕泰茶號生產的“金葉”牌茶葉鐵盒[5],包裝標貼正面以紅色作為包裝的基色調,將圖案用紅色邊框包圍,畫面用金黃色花邊進行分割,底部用四邊形幾何形形狀進行填充,形成繁盛昌隆的景象,表示對盛世的美好祝愿。背面天女散花圖,女子飄逸的身型融入天空中,手持花籃撒花,寓意將福氣灑滿人間,此處也有“金葉”牌成為名茶的宏圖壯志。

圖11 汪裕泰茶號“金葉”牌茶葉
從民國時期的茶葉包裝裝潢設計中,可以看出民國時期的包裝設計蘊含著濃郁的民族文化與民俗寓意,其包裝材質多樣,形狀各異,用色豐富大膽,人物形象傳神,這其中有著與西式文化碰撞的作用,也有著國人對美好愿景的期盼。從包裝標貼上的廣告語、產品定位詞、商標設計中可以看出,民國時期具有了一定的品牌意識與較為完備的商標保護意識,為中國品牌的發展出口奠定了一條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