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
(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0)
“贛”是江西最大的河流贛江,“鄱”指的是江西乃至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所以贛鄱泛指江西這片紅土地。贛鄱紅色文化作為一種強有力的精神指導,一直以來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弘揚。新的歷史時期,江西省委、省政府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充分挖掘自己的獨特優勢,深刻認識到“紅色”是江西的最大品牌,始終把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作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揚贛鄱紅色精神,不斷推進地區發展。包裝設計是當代具有傳播功能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融合了贛鄱紅色文化元素的包裝設計,更是使革命精神與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是商品和藝術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贛鄱紅色文化并如何有效地應用于茶包裝上。
贛鄱紅色文化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特別是在中共黨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享有“三個搖籃、一個策源地”的美譽。正是這一片紅色的土地,孕育出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是中國紅色精神重要起源。贛鄱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個千年前的秦漢時期,當時江西就有種植茶葉和茶文化,在中國茶史和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國茶史和茶文化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產生了許多有影響的茶文學作品。世界及中國現存最古老茶葉著作《陸羽茶經》有記載,江西的婺源、袁州等地都是盛產上等好茶之地。贛鄱紅色文化與茶文化皆是贛鄱大地上重要的文化代表之一[1]。梳理贛鄱地區紅色文化并將其運用于茶包裝設計中,是革命精神與藝術內涵的交融和合。
中國是在紅色文化下成長起來的,紅色精神和內涵已經深入人心,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省市有江西、湖南、貴州、陜西等地。每個有著豐富地域紅色文化的地區都有其基于弘揚本土紅色文化下的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包裝。
紅色歲月黑茶禮盒(圖1)是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的禮品,產品具有濃烈的紅色象征意義,內里的六個小茶罐以毛主席長征途中的長沙、遵義、延安、西柏坡等革命根據地為主要裝潢,真實還原了長征的畫面,直觀地表達出紅色文化,使消費者重溫長征經典畫面。包裝裝潢選取毛主席當年在長征路途中充滿革命熱情的詩詞作品為文字裝飾。這些詩詞作品大多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能激發消費者的紅色情懷,使其產生強烈的共鳴和記憶點。書盒形的包裝結構運用了情景體驗表達紅色文化,給消費者一種在瀏覽歷史之書的感覺。

圖1 紅色歲月黑茶禮盒(圖片來源:百度網)
貴州真義小酒(圖2)白酒包裝設計,是用紅色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醬香小酒。說起遵義,人們最熟悉的是“茅臺”、醬香酒文化和遵義會議。這款酒包裝裝潢以插畫為主,把字體“義”形象作為視覺的主要要素,將每個主題有關的元素進行了全新的創作運用,運用會址樓房、馬燈、波水浪、山峰、茶葉、書本等物質形態,分別對應遵義會議、茍壩會議、四渡赤水、婁山關大捷、浙大西遷、沙灘文化六個主題,每個主題風格構圖高度統一,同時每個又兼具各自的特點,形成系列化設計。裝潢色彩方面,金銀相間的顏色在黑色的瓶身上使用,銀色的大面積的精細插畫突出了強烈的裝飾性,產品名稱位于視覺中心之上的深紅色區域,強調品牌調性。為了適應大面積的插畫,包裝容器上的設計使用了瓶體設計為簡單、圓形、無裝飾的瓶子,用個性的插畫彌補其辨識度的不足。為了便于顧客根據自己的飲酒偏好來挑選口味,瓶身運用了黑、白、紅三種顏色來區分產品類型[2]。

圖2 貴州真義小酒(圖片來源:百度網)
贛南臍橙是江西極具出名的特色農產品,“壹方至橙”贛南臍橙包裝設計(圖3)是弘揚紅色文化下的贛南臍橙包裝。打破傳統農產品包裝給人的土氣形象,用紅色文化美學打造贛南臍橙品牌生命力,使贛南臍橙賦予更多的含義,使紅色精神年輕化的同時與產銷地文化產生共鳴。

圖3 “壹方至橙”贛南臍橙包裝設計(圖片來源:百度網)
市面上大多數紅色文化下的包裝設計都帶有很濃的紅色革命色彩,或作為紅色文化產地的產物,能與產銷地文化產生共鳴。但大多數地域文化特色與產品包裝的結合,只是單純印刷革命人物或者把當地的紅色旅游景點運用于包裝上,即沒有更具體到地區紅色文化,也沒有起到產品包裝美的作用,且大部分裝潢色彩都是以大紅色為主,無法充分反映當地的紅色文化,導致大量“泛紅色”的產品包裝,缺少創意和設計感[3]。“紅色產品”想要在外形上吸引消費者,造型就不能千篇一律。許多史博物館或者紅色景點銷售文創的外觀設計就趨干同質化。
贛鄱文化下的茶文化、紅色文化的交相輝映,給江西增添了動人的色彩。充分發掘、傳承、利用和彰顯這些豐富多彩的贛鄱紅色文化進行茶包裝設計,宣傳贛鄱茶文化品牌,弘揚紅色文化。在包裝設計中融入了紅色文化的元素,藝術表達下的設計必須要服從于歷史現實。以“紅色文化”為核心,以“紅色”為主題,對茶葉進行包裝設計,既可以讓紅色文化有效傳播,讓消費者感受到紅色情懷,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獨特的印象,又可以使江西茶品牌得以推廣。贛鄱紅色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符號,與茶包裝結合,通過外部形態與內部精神的相互轉換,將其精神和文化的內涵有效地體現于外在的包裝形式,提高產品文化價值的同時提高產品的附加值[4]。
隨著時間的推移,包裝材料的應用已不僅限于牛皮紙、瓦楞紙等紙質材料,木料、竹子、藤草等原生態材質也在包裝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包裝材料的選用上要注意防止二次利用價值低、浪費嚴重的問題。使用原生態材料不僅符合革命時期的包裝特點,更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喚起國人的民族情感[5];同時,也有助于推動綠色能源的發展,將紅色革命的自然、樸素的精神傳達給消費者。設計者根據當地地域的紅色文化特點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可增加包裝設計的新穎性。包裝材料的選用,既能體現茶葉的檔次,又能體現環保理念和文化,同時能與喝茶的健康作息相結合。選擇贛鄱地區本土的包裝材料,首先要充分發揮地理資源的優勢。就地取材,既能節約產品的包裝費用,又能充分反映當地的特點。例如客家竹編和瑞昌的竹編,顏色自然柔韌,能編出各種生活用具笸籮、簸箕、桶、筐、籃等,承載著江西人兒時的美好回憶,竹編質樸、美觀大方,充分展示了傳統手工藝的高超技藝,將其用于農產品的包裝中,能傳達出產品的天然質樸之美。再如景德鎮陶瓷,潔白無瑕,花紋雅致,手感溫潤細膩、裝飾花紋具有規律美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慮采用新型材料,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新材料的運用,使包裝具有時代性、審美性和科技性。比如,采用溫度、濕敏、氣敏等功能物質的智能包裝,能夠識別、顯示、包裝內空間的溫度、濕度、力及密封狀況,從而達到保護產品質量的目的。探索了解茶包裝的材料性能和竹編工藝,紙盒成型工藝等加工工藝,使其合理有效的運用于茶包裝設計之中。在原有的三大構成要素色彩、圖形、文字的改進之上,在造型、材料方面進行了創新性的突破,使其與同類產品相區別,提高產品的競爭優勢。
在茶葉包裝造型的設計中,結合贛鄱紅色文化元素,融入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使包裝設計具有鮮明的主題和獨特的造型,能極大地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能直接反映出產品的商業價值。容器造型的視覺特點對弘揚民族精神、體現紅色革命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6],因此,應充分吸取贛鄱紅色文化的造型形式和特點,并根據特點形成兼具地域特色和時代特色的包裝造型,增添茶包裝設計獨特性,可以避免包裝結構造型單一,缺少形式美感。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和消費需求,進行多種材料結合的茶包裝容器的創新設計研究。同時通過提煉地方特色材料,將茶容器進行創新設計,使其功能延展為展示陳列、傳播文化和儲運一體的新型包裝設計。
消費者購買產品、了解商品的過程中,引起消費者對商品的購買欲,最直接就是利用產品的包裝圖案和顏色,因此,正確地運用圖案和顏色是茶葉包裝設計中最基本的環節。包裝精彩的圖案設計和顏色搭配可以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所以可以抽象歸納紅色文化旅游革命根據地的典型事物,并運用到茶包裝圖案設計中;還可采用象征革命精神的紅色,作為包裝顏色的主調,產生鮮明的視覺沖擊力,以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3.3.1 包裝的圖形
在設計江西茶葉的包裝圖案時,可以選取江西革命英雄事跡、紅色典故作為創意元素,其不僅能直觀的反映贛鄱紅色文化特征,還可以喚起消費者關于革命精神的回憶,充分調動消費者情感活動,使設計者的設計思想與消費者的接納達到一致。包裝上的圖案設計也可以用毛主席在江西寫下的壯麗的革命詩歌來進行創意設計,例如毛澤東同志為贊揚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這場戰役敵我力量雖如此懸殊,但井岡軍民憑險抵抗,最終以少勝多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這首詩滿懷熱烈激情地歌頌了井岡山將士堅守根據地的英勇斗爭精神。茶葉包裝裝潢可以參照傳統的革命故事和詩歌作為江西特色包裝圖案的創意元素,通過對紅色文化的發掘,喚醒革命記憶,激發情感共鳴,推動消費[7]。
3.3.2 包裝的色彩
好看的包裝顏色搭配不僅要能讓人產生強烈的視覺感受,更能體現出其內在的精神意蘊,使其與消費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在茶葉包裝設計中應用象征色彩可以塑造產品特有的形象,并能塑造品牌的個性。贛鄱地區的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它超越了自身的顏色內涵,更多地體現在精神層面,成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標志和代名詞。茶包裝大多是綠色,但紅配綠的色彩搭配需要恰到好處,不會給消費者艷俗土氣的既視感[7]。
紅色文化是江西的最大品牌,江西具有推進紅色文化得天獨厚的優勢。增強品牌識別度,吸引消費者,推動經濟發展整合地方茶文化資源,突出茶農獨特性和地域文化,形成地方品牌并有效提高地方茶品牌影響力,促進江西茶品牌振興傳承好弘揚好紅色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在產品包裝設計中,充分利用贛鄱紅色文化的資源,對推廣當地的紅色文化、促進鄉村旅游、設計扶貧、樹立產品包裝品牌、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通過對贛鄱紅色文化在包裝上運用的現狀分析發現,江西紅色文化理念體現在包裝設計較少,且目前市面上具紅色文化的茶包裝也較少,單從包裝設計著手并不能完全解決區域紅色文化特色的包裝設計匱乏,希望未來會有更多設計從業者能夠解決這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