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平
初中地理中地圖是地理學科的重要語言和信息,在學習地理學科的過程中,需要融入世界地圖、柱狀圖、景觀圖等各種圖形來展現整個地理學科的過程。因為這些地理圖形除了可以反映整個地理信息,提高圖表和圖形獲取的信息外,也是學生學好地理學科的關鍵。對于教師而言,在地理課堂上,想要給學生灌輸地理知識,還是需要借助地理圖形給學生描述,這樣學生才能加深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然而從現在的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在初中地理課堂學習中,因為缺乏圖形的有效學習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導致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將地圖、地理知識圖表和相關知識串聯起來。對于地理教師而言,提升學生地理學科的綜合素養和文化素養,需要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采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即創新的教學策略來培養學生地理學科的讀圖能力和技巧,這也才更利于學生地理學科的學習能力提升。如果學生讀圖能力欠缺或者讀圖存在問題的話,學生在開展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會存在讀圖能力欠缺或無法提取地圖中重要的信息,這種信息讀取的錯誤,除了無法讓學生更好理解地理的相關知識,也無法讓學生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中,建立地圖、圖表和知識點的聯系,從而導致初中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能力無法得到培養。因此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構建學生的心理地圖,這樣學生才能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中培養讀圖能力,從而為深入學習地理學科知識和培養讀圖能力和技巧做好鋪墊。
一、培養學生初中地理讀圖能力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初中地理讀圖能力除了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科思維和學習興趣外,學生讀圖能力和技巧提升后,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中也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成績、開拓自己的學習見解和學習思維。其培養學生初中地理讀圖能力的重要性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成績
初中地理屬于新開設的科目,相比數學而言,初中地理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學習枯燥和難度較大的情況,因為在地理學科中,大部分地理知識點還是圖表、地圖、柱狀圖及區域分布圖等融合在一起的產物,對于學生而言,在學習地理學科的過程中,因為復雜的圖形和圖表介入,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所以對于教師而言,想要幫助學生減壓,最佳的方式還是降低學生地理學科的學習難度。而想要降低學科的學習難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開展讀圖能力和讀圖技巧的培養,這樣學生才能在地理學科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地理學科思維外,也可以提高復雜的地圖、圖形等學習,從而增強對地理學科的學習思維,起到提高學習成績的效果。對于傳統的地理教學方法而言,這種注重讀圖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習體驗,也能提高讀圖能力的培養,養成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這種方式比直接灌輸知識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開拓學生的地理學科思維
過去傳統的地理教學主要注重學生死記硬背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講解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還是以講解地理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為主,很少讓學生主動參與圖形、圖像的研究。所以這種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科思維,大部分學生也會在灌輸式的教學過程中,無法激發學習興趣。但是介入讀圖能力和技巧培養教學,可以在地理教學課堂中不斷豐富學生的圖形學習思維和習慣,而且學生在讀圖的過程中,除了會思考地理學科中的相關知識點外,也會借助讀圖能力去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科思維,從而達到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學科相對語文、英語學科而言,大部分知識點主要陳述自然現象科學為主,所以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注重讀圖能力和讀圖技巧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中,借助圖形圖像的輔助作用來更好地理解章節的內容和知識點。這樣學生可以借助豐富的圖形、圖像知識加深對地理學科的理解,為后續培養地理學科的學習思維和興趣做好鋪墊。
二、初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現狀分析
(一)初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現狀
地理學科是一門圖形結合知識點相輔相成的學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在地理學科的過程中出現讀圖能力差的情況,尤其是學生在對地理地形圖分析、柱形圖等分享過程中存在欠缺,最普遍的特征就是學生記不住圖形或者無法分辨地理位置等,其實導致學生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部分是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讀圖能力培養導致的;另外一部分是大部分學生在開展地理學科的過程中,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這種模式除了無法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成績,也不能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從目前大部分中學地理地圖能力的現狀培養來看,大部分地理課堂教學依舊存在問題。
(二)初中學生地理課堂教學存在問題
1. “填鴨式”教學普遍存在
在素質教育和義務教育普遍存在的情況下,雖然新課改和新課標一再強調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摒棄應試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在教學中排斥“填鴨式”教學模式,但是因為我國的初中地理課堂還是存在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從而造成大部分學生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受到“填鴨式”教學模式影響,除了在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外,學生學習地理知識還是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這種錯誤的互動模式,除了無法提升初中學生的學習素養,也無法讓初中學生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中培養讀圖能力和讀圖技巧。
2. 重視理論教學忽略實踐教學
雖然地理學科中貫穿的自然現象和知識點很多,但是地理知識還是滲透到學生的生活點滴中,然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是給學生展示書本的理論和知識,并未對地理學科的實踐部分和圖形構成等要素進行分析,這樣很多學生通過教師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習后,除了無法將地理學科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也會導致學生在地理學習階段忽略了讀圖能力的培養。
3. 新媒體教學投入較少
雖然信息化時代給教育和生活提供了諸多便捷,但是在實際地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忽略新媒體教學的植入,只是簡單采用幻燈片或者是圖片的形式給學生展現地理學科中諸多的自然現象,如地球公轉或者周轉的現象等,其實這種形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部分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認為采用多媒體的方式開展教學,只是一種華而不實的表現,不能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所以這種多媒體教學在實際教學場景中也被很多教師排斥。
三、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與技巧的策略分析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讀圖技巧,除了可以加深學生在地理學科中正確掌握地圖、繪圖和識圖的能力外,也可以提高讀圖能力,更好地利用地圖、圖形等去理解地理學科中很多難纏的知識點和內容。對于教師而言,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技巧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通過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才能借助靈活的圖形、圖像、地圖教學的運用,在培養和提升學生讀圖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
(一)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地圖入門知識
地理的地圖涵蓋地形、位置、地理名稱、經緯度等不同的形式,若是學生對于這些數據和細節知識掌握不牢固的話,是無法更好地利用地圖叩開地理學科的大門的。所以教師在地理學科的知識講解過程中,可以融入圖形的比例、方向和標記等教學措施和方案,讓學生在地理地圖的學習中,快速入門并且利用地圖的比例、地圖標識等深入學習相關地理知識。如地理教學中,世界地形圖就是很多學生搞不定的問題之一。教師可以在開展地圖教學的過程中,和學生簡單講解不同地圖的功能和用途,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讀圖定位能力。如地圖中常見的經緯度、南北半球、東經西經的區別等。教師只有在開展地圖學習的過程中帶著學生入門,對學生講解這些標志在地圖中的作用,學生才可以結合這些地圖的參照數據,能更好地通過東西經緯度判別不同的方位及地理位置位于什么緯度和經度。
(二)采用引導方法培養學生讀圖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引導和提問是常見的一種方法,巧妙地使用引導和提問的話,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帶著學生進行互動思考和完成整個學習的探索。如教師在講解氣溫在全球的分布的時候,可以先簡單地對學生普及等溫線的閱讀和讀圖方法后,然后在教學中開展等溫線應用,即讓學生在教材中利用等溫線劃出不同區域溫差的變化,然后教師針對學生互動的過程進行解答。這樣學生可以在讀圖的時候還可以自己動手繪制對應的輔助線,加深自己對地理知識的了解。另外教師可以在讀圖的過程中預設很多開放的問題,比如說為何夏季的時候人們喜歡游泳,為何夏季水溫高于冬季等。利用這樣互動問答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識圖的過程中除了可以分析當地的氣溫的分布外,也可以利用氣溫的相關知識解釋日常常見的一些地理情況。
(三)利用演示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地理的知識很多都非常抽象,過去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是簡單地講解地圖中存在的信息,并未對地圖中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演示,這也導致學生在課堂中不能更好地理解地圖中的精髓,也會減退學生讀圖的興趣。所以對于教師而言,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培養,還是需要在課堂中融入演示教學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技巧。如在講解地圖中經緯度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采用經緯度地圖或者借助地球儀等形式,來給學生演示經緯度下不同的區域方位,然后借助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等知識點,讓學生觀察地球在進行自轉、公轉和旋轉過程中經緯度、地形圖等的變化,這樣學生可以借助教師的演示教學,提高對經緯度部分的讀圖能力。
(四)借助多媒體資源提升學生讀圖能力
隨著新課改和互聯網技術植入教育、科技及醫療等不同領域,對于地理教師而言,要想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及視頻,來加深學生對地圖識圖能力的了解。如在講解長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或者3D圖像展現形式給學生講解長江流域在中國地形圖上面的分支和結構,然后借助經緯度、等溫線等多種方式,給學生講解長江流域水域溫度、地形等變化,學生提高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方式,也可以從這些氣候分布、顏色差異對比等去提升讀圖能力的培養。
(五)讓學生手繪地形圖加深讀圖能力培養
在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技巧,還是需要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和培養。如在講解區域分布圖、等溫線、經緯度等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課堂小作業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進行繪制,然后教師在學生繪制圖形的過程中,適當給予地圖讀圖能力及實踐能力不足的學生指導,結合學生實踐后,教師再針對學生繪制的地圖,進行系統知識講解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構建一定的讀圖能力。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也是教師目前教學的必修課。對于教師而言,在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還是需要植入深入講解、教學實踐、學生互動、學生動手繪圖等教學環節的設計,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系統學習,去提高讀圖能力和讀圖技巧的綜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