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新凱
摘 要:在本文中,筆者將以某理工學校作為研究對象,將職業技能教育和學歷教育更好地結合起來,并且將某專業的職業等級證書作為案例,在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工商管理等四個專業進行全面和系統的教學改革。組織好本校的實訓教師,在持續不斷的教學過程中有效的完善實訓效果,建立更加合理的實訓制度,從社會對于人才的缺口入手,對學生進行集中化、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這樣也能夠更好的完成預期目標,最終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綜合能力較高的復合型技能人才。
關鍵詞:職業本科院校 1+X證書制度 人才培養方式 教學內容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take a polytechnic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etter combine vocational skills education and academic education, and take the vocational level certificate of a major as a case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teaching reform in four majors, including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English,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he School organizes th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ers of the school,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ractical training effect in the continuous teaching process, establishes a more reasonable practical training system, starts from the gap in the society for talents, and carries out centralized and high-qualit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for students, so as to better complete the expected goals, and finally cultivate more compound skilled talents with high comprehensive ability for the country.
Key words: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1+X certificate system, talent train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1 引言
在2019年一月份,國務院正式頒布了關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相關方案,并且在該方案當中提出要做好復合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相關改革工作,同時做好各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學歷證書的全面銜接。在2019年四月份的時候,國務院所屬多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高校實行對學歷證書以及等級證書的制度,并在一定范圍內建立試點,要求在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及職業院校需要進行1+X證書制度的推廣工作。
2 職業本科職業院校開展1+X證書制度所具備的必要性
1+X證書制度從其基本的含義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中的“1”指的是學歷證書,而“X”則為不同的職業等級證書。考慮到近年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X”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其不僅可以給予企業人事部門初步的判斷,還可以用來衡量畢業生在日后的職場以及職業技能方面是否具備相應的綜合能力。VETS被稱為使用英語交際技能,當職業本科院校在實施1+X證書制度過程中,將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更好地結合起來,從根本上幫助學生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更加直觀的體現學生在校期間的各種經歷,幫助用人單位培養復合型職業人才。在職業證書考取的過程中,會讓學生有效的學習該證書所包含的不同層次知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在未來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同時,有些學生會考取本專業以外的職業證書,這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就業的寬度,滿足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發展的需要。為企業以及社會提供最佳的服務,保證我國經濟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下去。在當前1+X證書制度當中,比如筆者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是研究實用英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從此證書的受眾群體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無論是在校生還是畢業生都可以對其進行考取,其主要用來考察應試人員的實際英語技能水平。以此來以量化的角度對考生在不同英語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進行凸顯,確保用人單位可以直觀了解應試者對于英語職業技能的掌握情況。具體來說此證書主要是對應試者的以下三個環節進行考量,首先是能力方面,此方面可以總總體上確定應試者的職業能力水平,隨著等級的提升,也表示考生的能力也獲得提升;其次是內容方面,在此方面主要考察考生在面對不同問題時,其所表現出來的任務處理能力;最后則是語言方面,此當面對于考生的要求較為綜合,針對于綜合性語言環境中考生所能表現出的具體反應進行考量。因此該證書對于學生在未來就業時選擇英語環境為主的企業時大有裨益。這就給了職業本科院校很大的啟示,其應該主動推進1+X證書制度,該制度需要從學校當前的實際情況入手,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從而選擇較為實際的改革方案,以便于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就業過程中取得更好的發展。
3 當下職業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中出現的問題
3.1 產教融合制度無法進行深入推廣
隨著國家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應用型本科院校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因此應用型本科對于人才培養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尤其是在進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雖然相應院校已經加強了人才的培養力度,當時從本質上來看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依然沒有得到提升。尤其是在產教融合制度的實施上,很多院校并沒有很好的與用人企業達成一致,學生進入企業后不能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造成的銜接混亂問題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說幫助很小。學校所使用的實訓器材也與當前企業中使用的器材有著較大差距,同時一些器材因為年久失修也不能讓學生動手進行操作,所以難以取得理想的實訓效果。在選擇實踐實訓課程時,存在過時的情況,導致學生積極性和興趣較低。所以在這時,校企需要提高合作力度,對于產教融合情況做好深化,構建全新的產業結構,并且需求出發,培養更多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這樣也能不斷地擴大學生在就業、創業時自身所具備的能力,并且推動本地區經濟更好地發展。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將職業教育觀念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使得原本的人才培養模式得到深化,并且做好企業協同育人模式,確保產業融合得到強化。
3.2 缺乏雙師型教師
在職業本科院校當中,筆者發現,人才培養的基礎,需要教師進行逐步引導,師資力量作為學校發展的關鍵環節其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來說作用巨大。一些本科院校的師資架構較為單一。主要是以長期從事一線工作的資深教師和應屆畢業碩士研究生共同組成的,這些教師有著良好的理論知識,但是卻缺乏實踐能力。同時在學校當中具備對應職業技能證書和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以此來有效提升教師團隊的實踐能力。這種現象歸根結底就是學校中缺少雙師型教師,當前教師結構無法將社會企業中主流的新方向對學生進行介紹,也不能很好的對新設備進行使用。因為缺乏雙師型師資力量,這就會導致無法實現應用型技能人才培養最終目標。
3.3 教學課程與職業等級證書之間關聯性較小
綜合型技能人才的確實使得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綜合技能和知識關注情況,也正在不斷的升高,但是在當前本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人才過程中,主要是將傳授學生專業知識以及對應的技能作為重點。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滯后于社會的現實情況,所以沒有將1+X證書制度當中的技能等級證書和學校課程更好地進行有效綜合,同時在進行收課的過程中,采取的教材也主要是以老版本教材作為材料,教師不能對教材進行有效的創新。老版本教材的使用也就使得學生在對相應等級證書進行考取的過程中,所能夠獲得的實際應用知識較少,無法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提升,使學生與本專業的課程學習之間存在著脫節的風險。除此之外,因為學校未能對1+X證書制度在實施之后所具備的重要性,進行良好的宣傳,很多學生缺乏等級證書的認識,以及未能了解其所具備的重要性,不了解證書真實的用途以及未來的適用范圍,學校也沒有推行相應的政策,學分置換工作在進行推行時困難重重。最終導致學生對于考取等級證書缺乏積極性,同時也開始抵觸考試,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會影響到教學效果。
4 1+X證書制度下職業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
XX理工學校開始以校企結合作為主要的辦學宗旨,與地方性企業進行有效融合,保證學生所學知識可以獲得有效的應用。同時還與具有顯著辦學特色的地方性院校進行深度合作,在學習先進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更好的對自身的教學計劃進行有效的制定。具體來講,學校將適用能力較強的管理類、英語類專業作為試點。憑借VETS制度作為進行教學設計的跟北行依據,并通過實際證書結合的方式,將學生的學歷證書與不同職業證書進行有效的融合,全面地推進了打造全能型人才的工作,并且對其中所涉及到的相關內容進行銜接,對于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優化,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將產教融合作為基本的抓手,將打造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重點,將課程建設、專業改革、提高學生技術、樹立正確學習目標學習作學生發展的著力點,將應用作為導向,以此來對當前學校的建設水平進行了更為顯著的提升,同時學校還與國際教學機構之間進行了深度合作,在保證當前教育領域取得不斷突破的基礎上,不斷彰顯學校特色,吸取國內外先進經驗,確保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新時期下人才培養的目標。
4.1 建設創新領導小組,創設人次培養方法
XX理工學院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和當前企業的現實需求成立了專業領導小組,以領導小組的形式來對當前的人才培養路徑進行了深入探究。領導小組的額主要工作任務為對1+X證書制度進行有效的分析,同時針對于當前學校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托,不斷深化1+X證書制度的內涵。同時其還需要對制度推廣之后的評價工作,以及制度的整體應用工作進行有效的探究,保證規劃工作可以得到順利的落實。同時專業領導小組也要具有獨到的眼光,將國內國際取得顯著效果的制度進行研究,并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改良,通過建立試點的形式在本校進行實施,便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對日常的工作進行開展時,領導小組也要根據教師的日常教學記錄進行集中量化,并以周為單位對所進行記錄的信息進行合理分析。將分析過程所獲得的經驗以及材料對相應教師進行下發,保證制度的可行性。
建立責任劃分制度也是有序推進工作的一個主要環節,將不同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劃分,卻保在實際的工作環節結束以后可以有效對責任制度進行落實,對于工作出現問題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其工作環節進行詳細的調查,卻保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可以避免此類事項的發生。同時還需要從試點工作的核心出發,對證書試點的各項工作進行更加嚴格、周密的保障,確保其可以有效的進行實施。學校針對自身的學科特點確定了本院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多專業的1+X證書制度,同時也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除此之外,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也從自身的職業培訓課程出發,將學校所組織的課程在企業工作中得到應用。當學生在校園學習中不斷獲得優良的成績,其就可以前往企業進行進一步的時間學習,同時在企業中對自身的實習工作進行開展,以此來充分提升自己的時間能力。讓學生可以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深度融合,確保學生可以取得最大程度的發展。在每一個教學基地中學校都需要委派一名專業教師,讓學生在提升自身實踐能力的基礎上,更加充分的對自身的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畢業論文以及課程設計等要素進行完善,確保學生可以順利通過最后的畢業答辯環節。在企業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學習企業的獨特思想,尋找企業模式與學校模式之中的不同之處,同時做好總結,方便教師進行進一步教學工作的開展。當實踐過程結束以后,教師和學生應該做好相互溝通,確保在符合學生真實意愿的前提下在當前企業中進行工作。此種模式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充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時也可以有效的發揮出產教融合制度的科學性,創新實踐教育方法。
4.2 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豐富教學層次
XX理工學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運用教學實踐,從學校自身的需求出發對綜合性人才進行了集中引用,同時對教師隊伍進行了有效的優化,使每一位學科帶頭人都具有高級職稱,優化雙師型教師的比例,使其可以占到整個教師團隊的九成以上。由此所打造的教師隊伍更能滿足當前教學需要。除此之外,XX理工院校還派遣了一些專業教師,到企業中進行實習。同時,學校和企業簽訂協議,隨后由行業與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進行掛職或者兼職。除此之外,與企業事業單位共同打造了教師培訓制度,力圖提升雙師型教師的設計比例。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以學校的實際教學環節作為依托,逐步提升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可以獲得階梯式進步。同時引進高質量人才,聘請領域內權威專家開展講座的方式,來對教師進行培訓,以此來充分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具體來說主動成立由三人技術服務團隊、三人專業教育管理團隊、十人職業培訓團隊,團隊負責人員能夠在日常工作中調動各項資源,確保為培訓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在改革過程中,XX理工院校也提高了師資培訓工作的力度,每個學期會派前三四名優秀的教師參與到VETS職業技能證書培訓當中來。VETS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并且獲得相應的職能證書,由此能夠為學生日后培訓打下扎實的基礎,保證學生進行高效學習[1]。
4.3 制定可靠的人才培養方案,并且探索出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
XX理工學校從國家所出臺的高等教學要求以及方向修訂出發,修訂全新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原本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使得教學內容得到深化改革,創造全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從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出發,對于專業課程教學進行全面的改革,保證兩者能夠充分的融合起來。在各專業當中,主動開設了一到兩門的書證通融課程,對原本的課程體系進行優化,以此來實現通用的目的,整體包括四大通用,一是專業教學目標與1+X制度當中的標準通用;二是人才培養方案與1+X證書制度內容通用;三是就業崗位真實情境與專業教學過程相互通融;四是學業評價體系和1+X證書制度、職業技能考核相互通融。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達到理想的育人效果。除此之外,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優化,也成為一個積極有效的措施。在傳授專業的教學技能、教學知識時,教師需要涉及到的理論知識較多,此時教師需要有選擇性的將一些內容加入其中,課程的理論知識考試,也需要涵蓋到職業等級證書相關的各種知識,操作技能考試則需要涉及到專業技能等級證書所對應的各種要求。除此之外,對于人才培養方式進行不斷的修訂,提高了實踐環節與實訓課程所占據的比例,保證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強化。除此之外,學校也需要主動建立學生至關體系,比如學生在參與VETS考試當中,并且取得相對理想的成績。在這時,學生可以申請免修一些未取得學分的課程,并且完成學分置換。通過上述方式,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在進行教育過程中對其的專業能力需求,而且還可以對其知識儲備進行有效的提升。迅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能力進行有效的融合。。同時也能保證我國所培養的人才,開始與國際接軌,并且在未來中國企業發展道路上,提供更多的助力[2]。
5 結語
綜上所述,當下各職業本科院校積極的推進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工作,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將各類技能證書與學歷證書更好地融合起來,幫助學生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也主動地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由此能夠推動學生就業與創業。各學校在開展時,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將本科教學與職業教育科學且全面的融合起來。通過出臺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方案,做好職能技能培訓工作,也能對人才培養模式和高水平專業建設改革提供助力,最終能夠實現本科院校所設定的培養目標,保證我國擁有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基金項目:2021年度廣西城市職業大學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X”證書制度實施路徑研究》(項目編號:GXCVUJG2021B004)。
參考文獻:
[1]閆金龍,李焱.“1+X”證書制度下的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與方向選擇[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37(03):57-61.
[2]孔宇強.“1+X”證書制度下職業本科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1,23(12):183-185.
[3]唐臣,徐小桃.“1+X”制度下職業本科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發展[J].物流技術,2021,40(01):146-151+160.
[4]李自納,張崇芳.基于“1+X”證書制度的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信息系統工程,2020(1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