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雙減”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作為服務教育出版的教師教育出版,應深入解讀政策,圍繞教育本質、家校合作育人、教師身心健康等議題開展工作。文章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實踐為例,從內容策劃、形式創新、營銷整合等多個維度分析教師教育出版現狀,認為教師教育出版應關注發展趨勢,做好“雙減”政策下的教師教育出版工作,在守正創新中切實為教師提供精準服務。
[關鍵詞] “雙減”政策;教師教育;出版服務
“雙減”即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其成效卓著,長期困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家長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得到明顯緩解,家長、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成長和對教育的理解逐漸回歸理性,并開始更加理智地思考何為教育的本質,學生的成長過程最需要什么。2022年,教育部的工作重點也強調,要“深入推進‘雙減。繼續把‘雙減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鞏固成果、健全機制、掃除盲點、提升水平、維護穩定、強化督導”[1]。“雙減”政策強化了學校的育人主體地位和教育主陣地作用,要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和教師的作用更加凸顯,對教育工作者以及相應的教師教育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以下簡稱北師大出版社)實踐為例,分析其在教師教育出版領域的實踐經驗,以期為“雙減”政策下的教師教育出版尋找到一條可行道路。
一、“雙減”政策下教師教育出版思路
“雙減”減的是學生過重的負擔,這凸顯了教育的實質。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識別教育本質,始終秉持科學的理念,突出教與學的基本規律,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作為教師教育出版的內容提供者,教育類出版社要深刻領會“雙減”政策的核心要點,圍繞選題策劃、出版形態、營銷方式、服務等方面展開深入思考,細致調研、勇于創新,開發出符合政策方針新要求、反映學校教育教學新方向、滿足廣大一線教師迫切需求的新產品,切實助力“雙減”政策的有效實施。
二、“雙減”政策下教師教育出版策略
(一)圍繞本源甄選出版內容
“雙減”政策要求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規律,了解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將立德樹人作為最根本的任務。因此,教師教育出版的內容選擇要體現這一特點,教育類出版社可以圍繞核心素養與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從提高教師育人能力、教學水平的方向展開細致調研,想教師所想,做教師所需,打造出教師認可的內容產品。
1.突出核心素養及育人能力的提升
核心素養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是一系列教育措施落實的重點。立德樹人、培智增慧,提高育人能力是教師做好“雙減”工作的關鍵。提高育人能力,需要教師回歸到對教學規律的真正洞察、對教育本質的深刻領會、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上。第一,教師需要讀懂學生,掌握各年齡段學生的成長規律、認知特點,樹立正確的育人目標,掌握科學的育人策略。北師大出版社策劃的“讀懂學生”叢書,就從一至九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入手,依據科學的育人目標來制訂育人策略,幫助教師更精準地發現學生學習的特點和問題,從而更好地因材施教。該叢書出版后得到廣大一線教師、教育管理者的認可。第二,教師要學習腦科學、認知神經科學、教與學的心理學等專業知識。教師了解教與學的機制和原理,可在認知層面取得教學成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其學習效率,有助于其擺脫低水平、重復性的低效練習。
2.提高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
“雙減”政策激發了學校以課程促進教育變革、以課程提升教育品質的活力,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雙減”相關專題報告中指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廣先進教育教學方法,加強教師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2]對此,教育類出版社應敏銳地跟進相關的研究成果,及時總結、提煉優秀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并將其出版推廣到廣大教師群體中。在“雙減”背景下,如何圍繞核心素養的培養、“五育”并舉、提質增效開展教學工作是廣大一線教師所關切的。相應地,教育類出版社的產品設計也要圍繞這一核心,在教材研究與備課、課堂教學、作業設計、教育評價等方面下功夫。
第一,從教材研究與備課入手。教師要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深入研究教材,深刻理解學科本質,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教學設計要系統化、貫通化、跨學科,教師要關注不同學段學習內容的有機銜接,加強統籌能力,注重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線教師經常采用集體備課的形式,因此教育類出版社可以考慮將具有代表性的備課或教學成果以案例、手冊等形式出版,以便教師參考學習后再進行科學備課。
第二,緊抓課堂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戰場,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一線教師非常關注的。根據教師的需要,教育類出版社可從課堂各個環節入手,如新課導入、新課講授、復習鞏固、分層教學、提高課堂效率,關注啟發式教學法、探究式學習法等內容,策劃有針對性的系列選題,打造精品出版內容,促進不同學科的融合,達到通過課程促進教育變革、提升課程教育品質的目的,使學生在課堂受益最大化。
第三,重視作業設計環節。作業本身是教學鏈條中重要的一環,作業改革是“雙減”改革的重要著力點?!皩⒆鳂I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分冊作業,杜絕機械、無效以及重復性、懲罰性作業?!保?]“雙減”之后還需要增加作業設計的含金量,這就要求教師仔細研究教材,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清晰地把控教與學的關系。在教師教育出版方面,教育類出版社要在選題策劃時關注全面推進作業體系化改革的成果,從如何加強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入手,注重作業的分層個性化布置,圍繞作業設計的相關要素,從展示優秀作業設計案例等角度策劃出版內容,通過這些內容切實幫助教師提高作業設計能力。
第四,科學進行教育評價。時代發展呼喚新的教育評價體系,教育評價制度是引領教育發展的重要“指揮棒”?!半p減”政策發布之后,考試評價改革趨于靈活,傳統以分數為主導的評價標準已不再適用。教師要按照《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要求,“提高教育評價的各項指標”。教育評價要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建立過程性評價、結果性評價、增值性評價、發展性評價等多元科學的評價體系,促進教育改革的健康發展。根據《方案》,北師大出版社策劃出版“教育評價叢書”“學業水平考試命題方法叢書”等項目,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出發,為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服務。另外,教師教育出版還可以在改革教師評價、推進踐行教書育人使命等方面多下功夫,使教師的職業發展有科學的標準可依。
(二)家校合作協同育人
“雙減”政策中強調,要“完善家校社協同機制。進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責任,密切家校溝通,創新協同方式,推進協同育人共同體建設”[4]。對此,教師教育出版應注重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思考。
1.家校溝通
校外培訓機構的取消促使家長承擔起過去由培訓機構承擔的相應的教育責任,因此,全面提高家庭教育素養變得尤為重要。對家長來說,其要擺脫以往對培訓機構的依賴,增強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在此情況下,教育類出版社可以站在教師的角度,策劃相應的家校溝通類圖書。學校要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學習觀、人才成長觀,破除唯分數論等觀念,并協助家長培養學生的堅毅品質,讓學生養成學會學習、與人合作的健康人格。例如,北師大出版社策劃出版的《校長與教師的心理溝通》《教師與家長的心理溝通》等書籍,能幫助教師更有效地與家長溝通。
2.家庭教育
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是關鍵。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發布的《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顯示,“87.1%的家長最想‘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素養,82.5%的家長家庭教育有困難”。由此,各級政府要切實承擔起家庭教育公共服務的法定責任,加快建立機構、平臺、課程、社會和學?!拔逦灰惑w”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各級政府要強化學校在家庭教育指導中的主體地位,加強教育理念引領、學生生涯教育、學生考后學情、課后服務溝通、家庭教育指導等[5]。對此,教育類出版社要與時俱進,整合相關部門在家、校、社協同育人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有效實踐,匯聚家校合作方面的優秀案例并整理出版,從教師教育的角度使學校提升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教育類出版社要幫助家長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個人品質,如學習態度、意志力、心理彈性等心理品質,充分地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況,關注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身心健康?!白x懂學生”叢書、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與疏導、親子溝通與兒童的學業成就等是北師大出版社近年來一直在耕耘的產品線,也是其今后持續發力的領域。
(三)減輕教師負擔,提升教師身心健康水平
懷進鵬指出,目前存在“有的地方部分教師負擔偏重,工作時間長、壓力大,亟須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減輕教師負擔”[2]?!半p減”改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教師工作壓力和負擔等問題,啟發北師大出版社從負擔的成因、問題的解決等方面積極尋找對策,以切實幫助教師解決身心健康方面問題。
1.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在緊張和繁忙的工作之余,教師要善于平衡自己的工作與生活。除了閱讀學習專業類書籍,教師還需要不斷學習與自身素質提升有關的各類通識知識,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寬闊的視野理解教師這一身份的意義,更全面地豐富自身知識的儲備和人格修養。這會對教師處理壓力問題、獲得職業成就感產生積極作用,也能為其教學工作提供不竭的動力。因此,為了豐富教師群體的業余生活,有效處理其面臨的壓力與負擔問題,北師大出版社不斷探索開發教師需要并喜聞樂見的各種題材內容。
第一,加強人文修養類選題設計。人文修養類的內容可以提高人的眼界,教師具備高素養才能生成教育智慧,深厚的文化底蘊造就名師。而傳統文化、歷史典籍中蘊藏豐厚的人文思想,能夠幫助教師生成教育智慧,開拓視野。北師大出版社從我國燦爛的傳統文化中汲取對教師有啟迪的內容,如“孔子的教育智慧”“中國哲學中的教育思想”等,打造相應的出版精品。第二,積極宣傳名師楷模經驗。北師大出版社選取優秀教師的典型事跡進行出版推廣,介紹教育家的成長經驗,提取教育家的成長關鍵點、成功的關鍵素質,發揮優秀師德師風的教育引領作用。例如,北師大出版社的“當代教育名家成長叢書”匯集了于漪、魏書生、朱永新等當代中國教育名家群像,記錄了他們的名師成長之路和寶貴的教育經驗總結,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2.關注教師心理健康
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是一直是北師大出版社關注的重要領域,北師大出版社從心理學的研究中提取對教師大有助益的研究成果,為教師提供科學的心理調適方法。例如,北師大出版社出版的“教師身心健康叢書”從各個角度剖析教師容易產生心理困擾的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如教師職業壓力應對、教師角色沖突的處理、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提升等。北師大出版社通過深入淺出地講解理論,提供豐富的案例和實際操作方法,讓教師了解與身心健康相關的知識,在教學中自覺運用各種改善身心健康的方法,維護自身的良好狀態,提升教學成效。
(四)做好營銷與教師服務
教育類出版社要秉持幫助教師減輕過重負擔、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原則,深入調查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的需求和痛點并及時調整營銷工作方式。針對有的學校課后服務質量不高、校外資源統籌不足、服務內容不夠豐富等問題,教育類出版社可以結合自身的內容積累優勢,參與課后服務。其可利用自身積累的豐富知識資源,根據學校需求制訂適合學校使用的課后“服務套餐”。同時,教育類出版社要持續推進融媒體出版,加強數字化資源的配套,優化出版內容和形式。例如,“中小學教師能力提升線上課程”是北師大出版社在嘗試推進的在線教師教育項目,該課程采用視頻課程的形式在線上出版,可滿足廣大一線教師使用相應的課程完成繼續教育、學歷提升、業務強化、專業成長等需求。
三、結語
總而言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將“雙減”工作落到實處,教師教育出版領域還需要展開一系列深入細致的工作。北師大出版社需要持續關注國家的教育政策,了解教育發展方向,找準教師的需求,提供教學支持,轉化教師的優秀教學成果,從多個方面助力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為教師提供所需要的知識產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EB/OL].[2023-01-17].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64/202202/t20220208_597666.html.
[2]懷進鵬.國務院關于有效減輕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情況的報告:2022年10月28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上[EB/OL].(2022-10-29)[2023-01-17].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210/71d4c80e30824de1b157a26f3f1be50b.shtml.
[3]鄭漢陽,周俊.認清“雙減”實質,遵從教育規律,提升教育出版服務品質[J].出版廣角,2021(20):9-13.
[4]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EB/OL].[2023-01-17].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5]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召開“雙減”成效調查座談會[EB/OL].(2022-03-02)[2023-01-17].https://news.bnu.edu.cn//zx/zhxw/126713.htm.
[作者簡介]何琳(1975—),女,北京人,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