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鵬


摘 要:國企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和國民經濟水平提升的中流砥柱,對國家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有企業要強化國際市場地位,就必須滿足時代發展需求,深入進行企業內部改革。尤其在新會計準則視域下,為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全新轉機,同時也為國企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從新會計準則實施的必要性入手,明確新會計準則的具體內容與作用,分析新會計準則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提出科學的財務管理創新對策,以期為國有企業的財務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財務管理;創新策略
2016—2022 年間,中國財政部修訂了多項會計準則, 會計處理發生了很多重大的變化,其整體發展方向是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更深層次的提升,推動我國會計制度與國際會計慣例相統一,并彰顯我國會計制度的特色,切實滿足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部門的會計信息使用需要。例如,新會計準則進一步優化了公允價值的計量方式,更加重視呈現困境中企業相關資產狀態及負責特征,其財務處理方式更具有人性化特點,并且降低了實際財務工作繁瑣程度。實施新會計準則為國有企業的經濟建設、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國有企業需明確相應內容,讓企業內部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增強企業會計制度和管理系統適用性,保障企業財務管理質量,并為國有企業發展奠定優良基礎。
一、新會計準則概述
(一)新準則內容
新會計準則的推行意味著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代,在市場經濟推動下,國有企業改革也是必然趨勢,為了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國有企業在進行內部體制改革時,要重視財務管理的創新。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需求,國企迫切需要創新會計管理模式,提高會計信息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新會計準則視域下對國企營收、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屬性、資產計提和回轉,以及國有企業資源存量計價方式和關聯交易都提出了全新要求。在國有企業稅務層面,新會計準則也對國有企業的稅務處理和債務重組等層面進行了全面優化。
(二)新準則作用
在新會計準則的全面實施背景下,不僅能修訂企業內部最初的會計準則,優化不符合市政經濟時代的會計準則制度,融入全新的會計元素,讓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滿足國有企業健康發展需求,為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核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還可以為國有企業管理工作帶來豐富的資源,幫助國有企業管理層做出準確且客觀的決策,強化財務會計工作的科學性。另外,新會計準則的推行也使國有企業內部的會計準則逐漸與國際接軌,按照新會計準則開展工作,為國有企業市場地位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三)新準則特點
新會計準則與以往的會計準則存在一定的共同點,都包含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會計基本準則主要是會計編制的基礎要求,具體準則指指導企業經營業務的準則,通過基礎性準則和具體準則共同組成新會計準則。據了解,會計準則的更新會影響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效果,進而深化國有企業的相關業務,其中覆蓋的多行業業務信息,既可以對日常經營提供指引,又可以對國有企業的特定經營提供幫助。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角度來看,新會計準則不僅能夠幫助國企精準判斷市場經濟活動下的業務類型,還能同時做好業務工作。可以看出我國2021年全面推行新會計準則在最大限度上解決了傳統國企會計準則中存在的弊端,對國企經營業務進行規范和計量,提高了會計準則的科學性。
二、新會計準則對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實務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視域下,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有一定指導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與現實狀況相聯系,新會計準則有助于提高國企財務信息質量、優化計量會計屬性,并且在加強企業資源存量管理、國企資產減值準備以及所得稅方面都存在一定影響。
(一)新會計準則影響國有企業財務信息
新會計準則的全面實施,有助于提高國企內部財務信息質量,為財務管理帶來創新內容。從會計信息質量角度來看,國有企業通過實施所有權分離后,企業管理與資產管理逐漸產生委托關系,管理層要積極提升國企經營效益,完成管理指標。但有一些管理層為了達到個人績效考核指標會出現財務造假現象,導致舞弊現象發生。新會計準則實施后,能有效規范國企財務活動,避免財務造假現象的發生。從國有企業的財務創新角度出發,新會計準則同樣可以對國有企業的短期行為進行有效約束,長遠考慮國企發展目標的設定,發揮財務信息作用,優化企業資源配置,保障企業財務信息透明化,確保呈現國企內部財務真實的狀況。
(二)新會計準則影響國有企業對于會計屬性的計量
新會計準則視域下,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也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企業管理人員明確財務報告中公允價值的重要性。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嚴格落實會計準則內容并執行國企財務新制度。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客觀且準確地對成本費用與收入支出進行核算,保障有效開展各項財務工作。從公允價值的角度來看,國企經營利潤整合到財務報表中,即便遵循歷史成本,依然會出現落后的情況。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可以為國有企業呈現出真實且客觀的財務信息,將公允價值完整地呈現在國企財務報告中。
(三)新會計準則對于存貨計價管理的影響
存貨一般指國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資源剩余,而國企存貨計價會對企業經營與財務狀況產生一定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關聯國有企業所得稅。所以,國有企業存貨計價管理對企業財務管理和經營行為都具有較大影響。國企存貨計價管理模式也應隨著新會計準則的提出發生改變,比如在新會計準則中明確取締了以往的后進先出存貨計價方式,就是因為這種方式的存貨計價不夠準確,無法客觀且真實地反饋存貨價值情況。
(四)新會計準則對于所得稅費用的影響
國企經營所得稅關系分配利潤,故所得稅的精準核算也是提高國企經濟收益的重要途徑,與企業高層績效考核緊密相關。在實施新會計準則時,國有企業所得稅費用核算也有了明確改變,將原本應繳稅款核算方式轉變成債務方法進行計算,應繳納稅款以國企當期需要繳納的所得稅作為企業稅費計入財務利潤表內。當期所繳納的金額作為應交所得稅計算,嚴格意義上講,稅法明確規定的利潤和會計利潤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出現繳納所得稅和當期會計利潤不契合的現象。通過債務法的運用,將稅款差異的時間差考慮在內,對不屬于當期繳納的稅款通過債務方式順延到下一期,以此保證國企所得稅與當期經營效益相匹配,準確呈現企業當期經營利潤。
(五)新會計準則對于資產減值的影響
隨著資產減值理念的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呈現出企業財務資產真實狀態,為投資人和債權人權益提供保護。但從國企角度來看,在采用原本的會計準則時,資產減值因素消除后,對已經計提減值的資產能夠回轉的規定,能實現人為調節利潤,達到增發與保殼的目的。在新會計準則實施后,明確規定了資產減值問題,無論企業減值因素是否消退,對已經完成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嚴謹回沖,避免以往違規調節減值虛增利潤的行為發生。
(六)新會計準則對于收入確認影響
新會計準則也對國有企業收入確認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與過去相比,國企新收入確認明確了以商品所有權風險轉移為基礎的收入確認方式,相比以合同簽訂為依據的確認方式而更關注的是客戶獲得商品后的控制權。此外,新會計準則下,若義務履行與收益可以被準確衡量時,義務的定義被明確為:1. 合同所約定企業承擔的義務;2. 客戶審查后企業所執行的義務,義務滿足以上任意一點即可,同時收入的確定中,國有企業所墊付的資金或累積的資金也要計入其中。總而言之,新會計準則在確定收入的時間點上,客戶能否獲得實際掌控權被作為重要評判標準,但企業的資金安全與經濟收益被進一步保障。
三、加強財務精細化建設,助力企業精細化管理實現
(一)提升國企財務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國企財務管理產生了較多的影響,財務管理人員也要隨之改變,主動提升自身素養,全面、系統地學習新會計準則,并且將其有效用于實踐中,以獲取較佳的財務管理效果。在新會計準則頒布后,企業會計計量發生了改變,對存貨發出計量、所得稅核算、資產減值等方面都進行了優化創新。這對國企財務人員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熟悉各類會計準則,明確國家提出的政策信息,還要具備將企業生產經營與財務管理有效結合的能力,樹立企業業財融合理念,通過融合信息技術手段,將其運用到國企財務管理工作中,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二)提升會計計量方式創新水平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國企會計計量價值提出了全面考核的要求。在全新的國企會計計量方法應用中,其有效改進了財務工作模式,深入挖掘了會計準則價值,為國企會計計量的精準性提供了支持。此外,國有企業財務部門在日常管理與財務數據核算中,也要做好各類影響因素的分析總結,滿足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充分展現出計量方法的創新價值。
(三)加強存貨計價管理
存貨計價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獲取利潤的重要途徑,在新會計準則的執行過程中,為了保證國企收益的真實性、透明性,需要完善企業存貨計價準則。新會計準則對存貨計價提出了要求,國企必須結合自身發展狀態,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存貨管理計價方案,保障企業存貨管理符合客觀原則。此外,稅法中對企業存貨計價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存貨計價方法在確認后,一年內嚴禁對其變更。所以,大多數國有企業要對存貨計價方式進行變更,必須充分考慮面臨的稅務風險并做好稅務主管部門報備工作。
(四)注重企業所得稅管理方式創新
所得稅是國有企業當期需要繳納的稅種種類,在我國稅法中明確規定,企業所得稅繳納嚴禁稅前列支,需由企業未分配利潤承擔。通過國企財務報表的結構來看,在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后就得出經營的未分配利潤。新會計準則實施后,要求國有企業在日常財務管理中必須重視所得稅與當期利潤的合理分配。財務人員必須全面了解時間性差異,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和國家稅務制度要求,制定出合理的企業所得稅繳納方案,對不屬于當期利潤應負擔的稅額可以采用債務法進行順延與調整,使國企當期利潤與所得稅相匹配,提高當期所得稅繳納與利潤獲取的真實性。
(五)加強資產公允價值管理
資產減值作為國有企業財務工作的重要內容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資產減值關系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態。在新會計準則實施后,國企資產減值處理也變得極為謹慎,其中明確指出國有企業已計提資產減值嚴禁回轉,使國有企業以往通過資產減值損失來調節企業利潤的現象大大降低。資產減值確認和資產公允價值具有直接關系,所以國有企業還要建立公允價值平臺,將企業資產公允價值公開化,精準呈現企業資產減值真實情況。國企財務管理人員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便于精準判斷國企資產公允價值。
(六)注重收入確認
在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下,國企收入確認相比以往的收入確認操作更加簡便,但對企業所得稅的收入確認并沒有做出全新的政策規定,很容易出現新會計準則與舊稅法之間的差異。以國有企業為例,開展財務日常管理工作中,企業的收入確認必須考慮稅務和會計準則之間的差異,進一步識別單項履約義務。履約義務是指合同中明確的、行業所默認的與企業長期政策包含的一系列轉讓商品政策的合集,識別單項履約義務時,國有企業重點要對未說明的條款進行明細,并且將同類的商品轉讓進行合并。在訂制合同時,應當對價款進行更為合理的拆分與合并,以應對不同項目不同增值稅的情況。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會計準則的推行給國企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滿足國有企業健康發展需求。在新會計準則視域下,國有企業必須明確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困境,并且明確新會計準則實施對國有企業內部各項財務工作的影響,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管理對策,保障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實現國有企業長遠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趙晶.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7(6):109-110.
[2]周懷永.新企業會計準則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中國外資,2020(22):11-12.
[3]黃建歡.新企業會計準則及其修訂對國有企業的影響[J].技術與市場,2020,27(3):141-142.
[4]彭麗鳳.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9):15-16.
[5]馮璟.新會計準則視域下國企財務管理創新策略分析[J].財經界,2023(4):147-149.
[6]鄭穎.新準則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路徑探索[J].現代企業文化,2022(30):28-30.
(作者單位:安徽水利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