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領
摘 要:近年來全球服務貿易蓬勃發展,旅游消費活動是現代社會的一種高級消費形式,可以很好地將物質消費和文化消費結合起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實行,“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旅游服務貿易雖然得到了一定提升,但競爭力仍然較弱,且行業分化差異明顯;國家旅游服務貿易部門競爭力影響因素有同有異,且影響效果隨競爭力指標選取而發生一定變化。當前,隨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經濟環境日趨不穩定,如何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已成為整個國家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
本文以“一帶一路”為研究背景,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部門的國際競爭力運用鉆石模型為理論基礎選取了影響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因素展開分析。最后,針對前文中的分析,分別從政府、產業和企業的角度對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提出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旅游服務貿易;鉆石模型;國際競爭力
一、引言
二十一世紀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等倡議,以應對國內外的機遇與挑戰,統籌國內國際兩大戰略。“一帶一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性戰略,是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經濟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既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對我國旅游業發展的一次空前的機遇與沖擊。
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總額不斷增長,但2009年開始出現逆差,且逆差逐漸拉大,2018年逆差達到2373.8億美元。除去我國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出境環境更為寬松等原因外,國內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相關產業發展發展緩慢,無法滿足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等問題也值得關注和反思。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我國目前的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與豐富的旅游資源不相匹配,較其他旅游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
二、基于鉆石模型的六項因素分析
(一)旅游服務貿易行業生產因素情況分析
旅游資源在我國的旅游服務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目前,我國有427條民航國際航線,150.31萬公里的國際航線,10.31萬公里的鐵路運營里程,基本可以實現進出自由的目標。隨著高速鐵路的建設,旅客的出行更加方便,同時也解決了因天氣因素導致的航班延誤等問題。同時,高鐵還可以延伸到我國的中西部。然而,在旅游景點上仍需要加大投資,新開發的景區往往與交通線路連接不良,導致游客滯留于景區。旅游服務的質量、產品的質量與服務人員的素質有很大的關系,我國旅游人才的培養與培訓與其發展的步伐不相適應。因此,旅游服務貿易中的高質量專業人員短缺成為制約其國際競爭力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旅游服務貿易行業市場需求情況
目前,國內旅游服務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國內市場需求水平較低,消費能力較弱,國內旅游企業的創新能力不強。國內的高消費需求能夠為企業創造高額的盈利,增強旅游業的競爭力,增強旅游企業的服務能力和創新意識。由內需引起的高消費也能為基礎設施的發展提供融資,而良好的基礎設施則是未來發展的基石。然而,由于國內消費的缺乏,使得中國旅游業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中難以起到推動作用。中國旅游產品種類、質量、服務水平相對較低,無法有效地激發國外游客對中國旅游產品的需求,從而影響到中國旅游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三)旅游服務貿易行業相關與支柱產業分析
我國酒店業目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二者之間主要是酒店管理、員工素質和全球網絡布局存在差距。目前,中國缺乏一個標準化、完整的酒店管理系統。
我國各類景區數量繁多,按照旅游景區的環境質量、目的地吸引力、服務質量等指標,從高到底可分為分為五個級別,其中級和級景區是我國旅游景區發展的主體力量。在傳統景區憑借自身優勢創造價值的同時,一些新型的景區也在不斷修建,度假類、商業類等非傳統旅游資源型景區的建成豐富了景區的類型,擴大了旅游產品的種類。但是我國旅游景區產業體系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其中最首要的問題即是著名景區供給與需求不平衡。
(四)旅游服務貿易行業龍頭企業戰略發展及同業競爭分析
旅游服務業的發展包括餐飲業、住宿業、娛樂業等多個行業,而目前國內大部分的旅游公司都處于小型、分散、粗放、低效的發展態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規模的旅游企業逐漸向大型、聯合、精細、高效轉變。目前國內主要的旅游企業包括國旅、中青旅等,大型旅游企業集團化有利于實現規模經營、獲得規模效益,同時也能避免因小型旅游企業過于分散導致的低效率問題,從而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品質提升等方面,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目前,我國的旅游業已經逐步走向了集團化,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實行“走出去”的戰略,但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還不夠高。
(五)旅游服務貿易行業當前面臨的機遇分析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實施,帶動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交往與合作,我國旅游市場進一步開放,游客以及高素質人才的流動更加便利。我國旅游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良好機遇,進一步開發旅游資源,尤其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產品,加強對外宣傳,向世界展示了我國的發展、變化以及獨有的文化,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的文化自信。
(六)政府對旅游服務貿易行業宏觀指導分析
旅游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政府出臺的政策也有利于旅游的發展。同時,中國的度假制度也日益完善,人們有更多的閑暇時間旅游。我國當前的旅游政策主要包括,在政策上給予旅游相關企業優惠比如降低稅率。在稅收政策上也能體現出對旅游發展的支持,例如旅游及相關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已經連續兩年調低,降低了消費者負擔,使得國內旅游產品從價格上更有競爭力。但我國政府在給予旅游服務貿易政策支持方面,主要集中在供給層面上,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景區布點等,在國際營銷的力度上有所欠缺,尤其在入境旅游市場較為疲軟的時期,更需要政府給予大力支持。
三、結論
政府應該首先發揮帶頭作用,從長遠角度和戰略高度看,應切實重視旅游業發展,做好旅游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應根據旅游業自身特點和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制定旅游業發展政策與戰略,發揮市場作用和地方的積極性,在結合國家和地方實情的基礎上,加強旅游業發展的頂層設計,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統領全局性,使中國旅游業規范有序、健康快速發展。高旅客的乘坐體驗對提高我國旅游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極為重要,政府應該重視民航業的發展,加大對民航業的投入,提高民航業管理水平。其次在產業層面,首先以旅游產品開發和企業合作為重點,推動旅游服務貿易與三大產業的融合。進一步促進旅游與文化、教育、體育、科技的融合,加快旅游服務貿易與金融、信息等現代化服務業的融合進程。
我國目前需要盡快建立和完善旅游服務相關的人力資源管理和發展體系,建立適應國際旅游競爭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僅要依靠高校教育,對于在職的工作人員應加強繼續教育,完善旅游人才培養機制。旅游資源的有效存續是旅游服務貿易得以發展的前提,因此我國應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最后,從企業層面出發,企業應該提高服務質量與水平,提供差異化服務旅游相關企業圍繞“吃、住、行、游、娛、購”等旅游相關活動大體分為六類,我國的旅行社應該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以國際化標準要求自身。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緊緊抓住質量這個核心。我國旅游資源豐富,可利用的特色之處頗多,以我國優秀旅游城市和世界遺產為著力點,規劃精品路線,順應國際市場需求,積極開發文化旅游、商務旅游、體育旅游、溫泉旅游等特色產品。同時,加強國內外宣傳力度,利用電視、網絡、自媒體等平臺做好廣告宣傳。在宣傳過程中,企業要做好市場細分,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打造不同的產品組合。最后,企業要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尋找海外投資機會,在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營銷宣傳的同時,重點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興和潛在市場,加大市場營銷投入,加強與海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利用當地資源使企業更加深入人心。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分析自身優劣勢,選取適合的方法實施跨國經營戰略。
【參考文獻】
[1]羅明義, 毛劍梅. 論旅游服務貿易政策的性質、特征和內容[J]. 經濟問題探索, 2008(03): 115-120.
[2]蔣庚華,張曙霄.中國旅游服務貿易地區差距與地區經濟差距的關系[J].經濟問題,2011,(03):
[3]白洋,艾麥提江·阿布都哈力克,鄧峰.我國“一帶一路”交通基礎設施對旅游專業化的空間效應[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3):79-87.
[4]曾梅.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7:43-48.
[5]陳沛然,張落成.廣東省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與發展對策[J].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報,2017,34(6):609-711.
[6]單文宣.我國國際旅游服務貿易自由化法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23-24.
[7]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8]丁黎明、張良力我國旅游生產要素發展建議[J].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商學院.2015.
[9]葛麗芳,田紀鵬.上海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實 證研究[J].財貿研究,2011,01:52-58.
[10]黃婷.中國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貴州財經大學,2018(5):14-18.
[11]Butter,R.W.,The concept of a Tourism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Canadian Geographer,1980,24(1):5-12.
[12]Crampon,Identifying The Issues in Services Trade[J].The World Economy.2002, 9(32):117-125.
[13]Calantone,Multiple Multinational Tourism Positioning Using? Correspondence[J].,Analysi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5,(2):25~32.
[14]Fodness,D.and W.Sehertler,Integrated Quality Management for? Tourist Destinations:A Perspective On Competitiveness[J].Tourism Management.2007,(9):12-16.
[15]Chotika Tantisirirak.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long the Asian Highway Network: “Exploring Possibilities in the Case of Thailand”[D].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a,Lund University, 2007. 13 : 12.
[16]王一名.“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海外投資保險發展研究[D].遼寧大學,2019.
[17]王安順.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0.
[18]王晶晶.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1.
[19]張娜.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測算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山東財經大學,2022.DOI:10.27274/d.cnki.gsdjc.2022.000597.
[20]李振鐸.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9.DOI:10.27338/d.cnki.gsjmu.2019.00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