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潔玉 洪杰
摘 要:《教育心理學》作為英語專業方向課,對于學生了解心理發展過程,解決學生問題,更好地履行教育者的角色,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不足,教學方法與評價手段單一等,導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效果不佳。本文主要重點是以《教育心理學》課程為案例,分析和探討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翻轉課堂方法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育心理學》課程采用翻轉課堂有利于學生自我調節,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在教學中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育心理學;自我調節
一、背景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加快教育現代化,推動教育理念更新和體系重構,使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發揮全球引領作用。各中小學、高校認真學習貫徹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也同時經歷創新和改革,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教育的模式,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和深度學習。它在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個性化學習、培養批判性思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已經成為數字化教育中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
二、普通教育心理學課程模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以教師為中心,理論知識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很難得到提升。此外,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然而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繁冗,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理論知識講授,課堂互動時間減少,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同伴交流的互動性。第三,學生本身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律能力,很少會課前主動預習,影響課堂學習效果。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已經在世界各地高校得到了廣泛研究和實施。在翻轉課堂中,學習者嘗試在上課之前通過視頻進行基礎知識的構建,進行知識內化。課堂中再通過小組討論、對話、演示或互動交流來鞏固和應用知識點。翻轉課堂也被稱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角色,鼓勵、指導并反饋學生的表現。盡管翻轉課堂在不同課程領域中已有廣泛應用,但是翻轉課堂在《教育心理學》課程中的研究并不多。《教育心理學》作為英語專業方向課程之一,既需要掌握理論基礎又強調實踐應用。它對于提升教師的教育和教學素養,推動教育改革具有關鍵作用,是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環節。然而,長期以來,由于教學資源的不足、單一的教學方法和評估方式,導致《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與師生期望和未來教師職業需求之間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對《教育心理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必要進行進一步探究和改革,以滿足當下教學需求和挑戰。
四、基于翻轉課堂的《教育心理學》課程模式具體路徑
翻轉課堂方法應用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將傳統上課的教學視頻發布在在線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在課堂外的任何地方觀看和學習教學視頻。翻轉課堂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和需要觀看視頻,并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這種類型的教學活動也增加了學生在課外遠程教育中的協作學習,同時還有助于教師和學生更好地理解技術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基于布魯姆的分類學習理論,翻轉課堂可以分為六個認知層次: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創造。
在實施翻轉課堂的過程中,記憶和理解作為認知領域的低階目標在課前進行。課堂上,學習者專注于更高形式的認知學習:應用、分析、綜合和創造。通過翻轉課堂,學生在課前完成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線下“實體課堂”中通過小組活動,互動等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結合。知識和理解的學習目標通過錄制的講座和視頻以及準備好的學習資源,包括閱讀材料、練習、自學檢測等為課前學習提供了線上的基礎支持,而線下“實體課堂”中,學生則從最低水平(記憶)到最高水平(創造)過程的學習。
(一)課前組織準備階段:線上“虛擬課堂”
學生通過線上的“虛擬課堂”學習《教育心理學》課程內容,觀看課程視頻,閱讀資料,完成課前練習,為“實體課堂”做準備。通過這種方式,學生通過自我調節學習,按照自己的學習節奏,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課前學習過程中借助在線學習管理平臺為課中的活動提供有效的協作、互動和交流。此外,學生通過平臺的在線自我評測來評估自己的學習情況。
(二)線下課程實施和評價:線下“實體課堂”
線下“實體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討論來解決問題,將理論運用到案例和實踐中,從而構建和培養學生的知識和高階思維能力。無論是線上“虛擬課程”還是線下“實體課程”,學生在課前和課中都需要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學習活動。在線上課程設計中,課前的內容設計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學生的需求要得到即時反饋,并且使用評估工具來檢測學生在線上“虛擬課堂”的表現。
(三)翻轉課堂有助于學生的自我調節學習(SRL)
自我調節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取得成功,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和認知策略使用效果的監察,通過管理他們的思維、行為和情感,及時采取補充、修正措施,從而調整不合適的認知策略。SRL是對學生成績的重要預測方式,自我調節學習要求學生規劃、監控和調節他們自己的學習,齊默爾曼將SRL劃分為三個循環階段:第一階段,計劃階段:學生為學習活動做準備,為作業制定計劃,并設定目標。第二階段,行為表現階段:學生通過學習策略完成學習任務并監控自身的學習過程,檢查自己的學習進度,調整學習策略,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以確保學習策略的有效性。第三階段,自我反思階段:學生評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使用的策略的有效性,學生反思自身的學習,確定哪些方法是成功的,以及他們可以在未來的學習中可以有哪些改進。其中監控和反思被視為自我調節學習的關鍵,SRL的循環過程影響著學生目標的制訂和計劃開展的有效性。
五、結論和實踐意義
通過翻轉課堂在《教育心理學》課堂中的應用,將學生從被動學習者的角色轉換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角色,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科學合理的通過數字化平臺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同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翻轉課堂的教學既是挑戰,同時也是更有效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中采用自我調節策略掌握和吸收知識,主觀的能動的學習,更系統的掌握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Z].教技〔2018〕6 號,2018-04-13.
[2]雷婷婷,張巖.師范生教師教育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6(01):27-30.
[3] 張大鈞. 教育心理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72
[4] Zimmerman, B. J. (2002, May). Becoming a Self-Regulated Learner: An Overview. Theory Into Practice, 41(2), 64–70. https://doi.org/10.1207/s15430421tip4102_2
作者簡介:陶潔玉(1987—),女,漢族,安徽蕪湖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通識教育與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學位,專業:教育學,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職業教育,教育技術。洪杰(1982—),男,漢族,安徽蕪湖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通識教育與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學位,專業:體育教育,研究方向:教育學
基金項目:2022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基于訊飛愛課堂平臺下大學生自主學習力的提升——以“教育心理學”翻轉課堂為例;項目編號:S2022136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