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旋 黃玉華 徐家熙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電商助農的實現奠定了基礎,是電商助農成功開展的關鍵因素。本文以“果樂”應用程序的建設實施與優化研究為例,展開說明大數據下是如何開展電商助農的。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電商助農;“果樂”應用程序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國家一直積極響應“持續推動電商助農”的口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目前農產品電商在品質標準化方面目前還比較差,使得消費者對于線上農產品的質量問題仍抱有懷疑。為解決這一問題,本項目計劃開發一款以農產品質量優先和服務優先為特點的名為“果樂”的應用軟件來服務于農商。
(二)研究目的
根據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互聯網在城鎮的普及率是44.6%,在農村為15%。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新技術、新成果的用戶率不高。為解決這一問題,本項目為農戶提供了一款小程序,通過第三方的服務,從而更加容易、更加便捷地售賣出農產品的方式。
(三)研究意義
1.有利于打破地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僵局,提高農村經營者的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村地區人民的生活質量,“電商助農”為脫貧攻堅帶來澎湃“網動力”,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加速度;
2.為網絡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民不會使用、電子商務不能發揮作用和獲得應有的收益這一問題提供一份解決方案,有利于商品信息的快速傳播,讓農戶不再擔憂“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問題。
二、“果樂”項目的建設和功能
大數據分析幫助電商企業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用戶需求,制定更準確的營銷策略和決策方案。通過電商服務平臺,可以透明化和公開化農產品的價格,便于更好地了解價格方面的信息[1]。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的投訴、退貨和售后服務數據,電商企業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和改進服務,提高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一)“果樂”應用程序的目標與模式
最終的目標是建成一款應用廣泛的農產品銷售應用程序,既滿足農戶便捷的售賣農產品,也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的農產品信息質量要求。
主要運用中國農產品電商消費模式B2C即經紀人模式,第三方通過本軟件將從農戶采購的農產品賣給消費者和020農產品電商消費模式,即采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模式,消費者既可在線上買單,也可通過線下實地體驗、觀看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購買。
(二)“果樂”應用程序的功能與特點
“果樂”是一款以打造蔬菜水果質量優良為標準的蔬菜水果專售平臺。“果樂”的特點:
1.通過各種形式宣傳農產品,如通過視頻拍攝,從而提供蔬菜水果從采摘到裝箱打包的全過程,以提供全面、真實的商品信息,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的安心。
2.根據消費者的省份,為消費者提供較近距離的商品店鋪購買商品,以實現縮短配送時間的目的。
3.提供蔬菜水果實地采摘的服務,以滿足部分消費者回歸鄉村生活的需求。
4.擁有較為完善的商品購買服務和售后服務,小程序會提供水果購買的“連接者”以解決果農與消費者溝通時語言不通、商品到貨后對其有不滿等問題。
三、“果樂”應用程序的優化研究
(一)用戶體驗優化
1.用戶界面設計的優化策略
“果樂”應用程序的用戶界面采用簡潔的設計,清晰明了地展示主要功能和信息。避免過多的視覺干擾,減少用戶的學習成本和困惑感。為每個注冊本軟件的農戶提供一個線上商店的界面,農戶可以隨時更新自己線上商店的信息,讓消費者可以隨時了解。同時,農戶的線上商店可以備注:消費者可以到農產品產地進行采摘或果園觀光。此外,本軟件提供一個奇特蔬果模式。在這里,會放有罕見的、形狀奇特或顏色奇特的農產品的介紹。大眾還可以上傳自己見過的奇特農產品的圖片和自己的想法進行分享。通過此模式,讓公眾了解更多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引起對農產品的興趣。用戶反饋渠道:在用戶界面中提供意見反饋和問題解決的聯系方式,及時回應用戶的問題和建議,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2.用戶交互體驗的優化方法
本程序雇傭農業經紀人(即從事農產品市場調研、消費者行為研究、市場細分、市場定位,組織農產品生產、加工、收購、儲運、包裝、銷售以及銷售代理、信息傳遞、服務等中介活動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在軟件上進行售賣的農戶提供專業的服務,要在軟件上進行售賣的農戶只需注冊農戶身份,便有農業經濟人為其提供指引。同時,采用各種營銷策略,如發行贈送各種代金劵、推文推廣等,根據現在的消費市場狀態,運用會員營銷的形式來把市場打開。
(二)服務質量的優化
1.物流配送的優化策略
建設農產品供應鏈服務平臺,供應鏈服務平臺應分三步來建設:第一步先實現農產品物流虛擬平臺化運營;第二步推進農產品物流標準化;第三步實現農產品物流智慧化發展,發展物流智能化,可以有效提高物流運送效率,能夠更好地保證農產品的品質[2]。
鼓勵有條件的電商物流企業加快發展“大數據+倉配”一體化模式,持續提升末端配送能力。通過物流規劃軟件等工具,綜合考慮訂單量、距離、交通狀況等因素,合理規劃配送路線,以最短路徑和最低成本配送訂單。同時,要加強與農產品生產方的溝通,根據農產品的采摘時間、保鮮期等因素,合理安排配送時間窗口,確保農產品在最佳時機送達消費者手中。農村電商物流發展需不斷借鑒相關的經驗,完善農村物流網點建設和配送模式。
2.售后服務的優化措施
首先,需不斷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支持,對農民進行移動互聯網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農民網絡意識,教農民合理利用網絡,規避網絡風險[3]。商戶網絡意識的提高,可以熟練的、合理的運用網絡,才能更好的為消費者服務,更快、更合理的處理好一些商品售后問題。
制定明確的售后服務政策,包括退貨、換貨、維修等服務的具體流程和要求,確保售后服務的一致性和公正性。除了傳統的退換貨和維修服務之外,可以提供更多增值的售后服務,如商品回收、二次銷售等,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其次,建立健全客服和投訴機制,消費者在選購商品的時候能夠有效地和賣家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到商品的相關信息,提供多種聯系方式,如電話、在線客服、郵件等,方便用戶隨時隨地獲得售后支持。作為電商平臺,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智能客服系統,能夠自動識別和解答常見問題,提高售后服務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定期向用戶發送問卷調查或邀請用戶參與評價,了解用戶對售后服務的滿意度和建議,及時優化和改進服務。
四、結論與展望
(一)主要研究結論總結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電商助農的實現奠定了基礎,是電商助農成功開展的關鍵因素。我們的項目是一款應用廣泛的農產品銷售小程序,既滿足農戶便捷地售賣農產品,也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的農產品信息質量要求。本次“果樂”應用程序項目的研究目標主要聚集于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通過小程序、公眾號、抖音、視頻號等形式滿足用戶的需求,服務于用戶,更服務于大眾。
(二)研究的不足與局限性
與以往相比,消費者消費習慣、消費意愿均發生了巨大改變,不僅關注產品本身,同時也注重自身消費體驗,故對電商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本次項目的研究過程中,遇到許多技術性、競爭性、資金性、行業性、管理性等問題:
1.技術問題
(1)在技術更新風險方面,本程序面臨著被國內外其它軟件趕超的可能以及技術人員創新積極性不足的問題;在技術競爭風險方面,一旦本程序向市場推廣,可能會有同類產品商家進行模仿改造,與本軟件進行競爭。
(2)軟件信息技術系統發生技術障礙,導致行情中斷、交易停滯;在容量、運作等方面不能保障交易業務正常、有序、高效、順利地進行;
2.競爭問題
本程序屬于初創軟件,剛剛起步,市場對本產品和服務的認可度不高,市場份額較小,且競爭者相對較多,想要得到迅速地發展和搶占市場份額有一定的阻力。
3.資金問題:
(1)本程序尚在起步階段,資金需求規模大,可能面臨現金短缺;
(2)本程序尚開始運營,農商注冊的數量不多,資金收入也不多;
(3)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可能會增大賒銷的比率,會導致應收賬款的回收風險。
(三)后續研究的方向與建議
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環節,隨著黨和國家對鄉村振興事業的重視程度持續提高,各地政府都積極主動地參與鄉村事業的發展中,為鄉村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府、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為鄉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項目后續的研究方向可以跟政府取得相應的聯系,達到共贏。結合“果樂”應用程序項目,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幫助農民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進行創新,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的生機。
【參考文獻】
[1]叢穎.供需融合角度下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的價值與策略[J].商展經濟,2022(07):46-48.
[2]何偉祿,陳鑫,劉浩,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商助農體系的建設實施及優化研究[J].中國商論,2024(01):165-168.
[3]王晉省.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電商助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30):72-73.
[4]陳亞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河北省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12):69-71+68.
作者簡介:蔡雅旋(2003.02-),女,漢族,廣東汕尾人,學生,本科,廣州工商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黃玉華(2002.07-),女,漢族,廣東普寧人,學生,本科,廣州工商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徐家熙(2003.06-),女,漢族,廣東佛山人,學生,本科,廣州工商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基金項目:廣州工商學院2022年度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與農同樂——果樂:零距離銷售的探索者》(立項編號:x j20231371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