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彤 李琪彤 許多國 劉俊宏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旨在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義及可行性,以國家政策為引領,結合沈陽于洪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人才戰略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等策略。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核心目標,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文化傳承等方面都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要素。
一、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義
黨的二十大立足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局,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行了新的戰略部署。實施農村振興戰略,旨在解決人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助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對國家具有重大意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嶄新起點上,黨和國家領導人發表了重要講話,明確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任務、重點和方向,為農村“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助力加快農業強國建設及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步伐。
振興農村,位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任務之首。在今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農村將承擔最為艱巨的使命,成為最廣泛、最深刻的基礎。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征程,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必須積極認真推進鄉村振興,堅定不移地貫徹“科技興農、強農、強國”的發展策略,全力推動我國高質量農業農村的現代化進程。本文提出新發展階段下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對策建議,旨在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決策參考,具有深遠現實意義。
二、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可行性分析
1.以國家政策為引領。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堅定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加速建設農業強國,切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這為新時代新征程的“三農”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和堅實基礎。我國鄉村發展長期滯后于城市,空心化問題日益突出。因此,為實現鄉村振興,務必關注人才短板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將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定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嚴格落實糧食生產任務,積極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此背景下,農業經濟保持穩定增長,農產品供應充足,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成果顯著,農村面貌和人居環境大幅改善,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壓艙石”作用。
2.從現實維度來看,鄉村振興的必要性。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實現了飛速發展。在總體經濟穩步增長、社會和諧穩定的背景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在于如何應對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為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的根本途徑。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離不開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持。因此,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顯而易見。
三、沈陽于洪區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策略
1.加強頂層設計,明確鄉村振興目標
為了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我國沈陽市于洪區正在積極開展鄉村振興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明確鄉村振興的目標和路徑是首要任務。為此,于洪區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和規劃,旨在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確保鄉村振興工作有序、高效推進。在制定鄉村振興目標和路徑時,于洪區堅持以人為本,以農民為中心,充分聽取農民的意見和需求。通過調查研究和數據分析,明確了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向,確保各項政策和發展規劃符合實際、切實可行。于洪區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區政府與農業、財政、國土、環保、交通等部門緊密合作,確保鄉村振興政策落地生根,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通過召開座談會、研討會等形式,積極吸收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
2.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農業競爭力
沈陽于洪區在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已經緊緊抓住了這條主線,并加大了科技創新的力度。為了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區內的農業部門積極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這包括但不限于高效節水灌溉、精準農業、生態養殖等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也有效提升了農產品的質量。在此基礎上,于洪區還致力于發展特色農產品。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積極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如綠色蔬菜、優質水果、特色養殖等。通過打造特色農產品,提升農業的品牌效應,從而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市場價值。
3.推進人才戰略,助力鄉村振興
沈陽于洪區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農業農村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為了推動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不僅要發掘和培養本土優秀人才,還要創造有利條件,吸引外部優秀人才回鄉創業,以人才引領鄉村振興。為了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沈陽于洪區可以通過組織農業技能培訓、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等方式,培養一批具備創新意識、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熟悉市場運作的農業農村人才。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農民的生產經營能力,另一方面也能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通過培訓,可以使農民掌握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從而增加農民收入。
4.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打造美麗鄉村
沈陽于洪區在近年來高度重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致力于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區政府加大了污染防治力度,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使之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在這個過程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被視為關鍵環節。通過不斷完善農村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為農民提供便利的生產生活條件,助力農村經濟發展。此外,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也是區政府關注的重點。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得到加強,讓農民享受到更加均等的社會福利,提高農村居民的幸福感。為了打造美麗鄉村,于洪區加大了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強化污染防治,落實綠色發展理念。通過治理農村污水、生活垃圾、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為農民創造宜居、宜業的良好生活環境。
四、結語
在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于洪區的實踐經驗凸顯出一個重要原則: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全方位加強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以及鄉村文化傳承等多個方面的工作。這不僅為全國其他地區的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也揭示了鄉村振興道路上的諸多啟示。
【參考文獻】
[1]劉希海.淺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兵團農業農村現代化[J].新疆農墾科技,2023,46(05):69-71.
[2]馬彬.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路徑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23,46(04):52-58.
[3]陳世超,江芫,李錦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11):105-106.
作者簡介:王欣彤(2003-),女,遼寧朝陽人,沈陽工程學院經濟管理與法學院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生。
基金項目:2023年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X20231163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