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細紅,李 麗,譚素萍,張金瑞,李輝珍,李 琪
[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婦科,廣東 深圳 518107]
原因不明反復性流產(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是指女性與同一性伴侶連續兩次及以上發生自然流產,且與染色體、解剖結構、內分泌、自身免疫異常和生殖道疾病等因素無關,是臨床上育齡女性常見的妊娠疾病之一[1]。目前在臨床上URSA 仍屬難治性不孕癥,給男女雙方造成極大的痛苦,已成為國內外專家共同關注的醫學難題。近期,生殖免疫學觀點認為,正常胚胎不被母體排斥有賴于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而一旦這種格局被打破將導致URSA 的發生[2]。研究發現,在體內抑制細胞毒性T 淋巴細胞相關蛋白4(CTLA-4)可以解除調節性T 細胞(Treg)介導的移植排斥反應的保護作用,表明CTLA-4 的表達可調節Treg 細胞的功能[3]。另外,微小RNA-142-3p(miR-142-3p)是一種長19~24 核苷酸的短鏈非編碼小RNA,調控樹突狀細胞及巨噬細胞功能,并與T 細胞異常激活、維持Treg 細胞穩態及免疫抑制功能有關[4]。因此,本研究通過結合臨床樣本,探究免疫功能失調與URSA 的發病機制相關性,并初步探討其發病的潛在機制,為臨床預防與治療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 年9 月至2017 年12 月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收治的45 例URSA 患者納入流產組,另選取同期于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進行檢查的40 例健康早孕者作為對照組進行回顧性研究。流產組研究對象年齡24~36 歲,平均年齡(29.15±4.29)歲;身高158.39~170.21 cm,平均身高(166.14±5.24)cm;體質量45.83~70.51 kg,平均體質量(64.82±5.76)kg;身體質量指數(BMI)18~25 kg/m2,平均BMI(23.54±2.40)kg/m2;腰圍57.38~78.51 cm,平均腰圍(63.02±1.77)cm;臀圍84.27~108.73 cm,平均臀圍(92.43±4.24)cm;腰臀比0.55~0.73,平均腰臀比0.68±0.04。對照組研究對象年齡23~37 歲,平均年齡(28.28±4.75)歲;身高157.46~168.46 cm,平均身高(165.79±8.06)cm;體質量45.27~70.88 kg,平均體質量(62.9±6.61)kg;BMI 18~25 kg/m2,平均BMI(23.04±3.35)kg/m2;腰圍55.86~76.33 cm,平均腰圍(63.4±1.69)cm;臀圍82.75~105.41 cm,平均臀圍(92.74±4.37)cm;腰臀比0.57~0.76,平均腰臀比0.69±0.04。本研究經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光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流產組產婦納入標準:①符合《復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5]中原因不明反復性流產的診斷標準;②流產在妊娠3 個月內;③自然流產2 次以上;④患者雙方無遺傳性疾病;⑤內分泌正常、無代謝性疾病;⑥封閉抗體、血小板聚集等生化檢測正常;⑦無過敏史。排除標準:①有分泌系統疾病者;②有梅毒等病原微生物生殖道感染者;③臨床診斷資料缺失者;④患者出現明顯病情變化。對照組產婦納入標準:①未經任何臨床治療的自然妊娠孕婦;②封閉抗體、血小板聚集、血常規、肝功能等生化檢測正常。排除標準:①合并臟器疾病、生殖道感染、生殖道畸形者;②臨床診斷資料缺失者;③研究對象出現明顯病情變化。
1.2 檢測方法
1.2.1 一般臨床指標檢測 在流產組治療期間及對照組產檢期間,通過詢問、測量等手段,對人口學相關資料進行記錄登記。
1.2.2 流式細胞術檢測外周血CD4+CD25+Treg 細胞 分別采集研究對象清晨空腹靜脈血于肝素抗凝管中,加入紅細胞裂解液離心、PBS 緩沖液洗滌;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對照管加入FITC 標記山羊抗兔IgG(FITC-IgG)和PE 標記小鼠抗山羊IgG(PE-IgG);實驗管加入FITC 標記小鼠抗人CD4(CD4-FITC)和PE 標記小鼠抗人CD25(CD25-PE)(美國R&D 公司),室溫避光孵育后,離心(3 500 r/min 轉速,時間10 min),取上清液;加入細胞染色緩沖液,采用流式細胞儀(美國BD 公司,型號:BD Accuri C6)檢測。
1.2.3 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Th1/Th2 型細胞因子 抽取研究對象外周靜脈血,離心取上清液。檢測γ 干擾素(IFN-γ)、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10(IL-10)水平,按照ELISA 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使用多功能酶標儀(美國Bio-Tek 公司,型號:Synergy H1)測定各孔的吸光值,進一步推斷計算各個標本中IFN-γ、IL-2、IL-4、IL-10 的濃度。
1.2.4 熒光素酶檢測 培養293T 細胞,取質粒2 μg,野生型(Wild type,WT)/突變型(Mutant type,Mut)psi CHECK2報告載體:miR-142-3p 擬似物(miR-142-3p minic)/miR-142-3p 抑制劑(miR-142-3p inhibitor)=1∶1,與0.5 mL 減血清培養基(opti-MEM)混勻;取5 μL 脂質體200 轉染試劑與0.5 mL opti-MEM 混勻;將質粒混合物與轉染試劑混合物混勻,靜置。將上述混合物均勻滴加到標記好的六孔板中,恒溫培養。將培養基吸除,加裂解緩沖液裂解細胞,移入96 孔板;加熒光素酶測定試劑Ⅱ檢測熒光值。BLAST 生信分析,在Targetscan 官方網站上(https://www.targetscan.org/vert_80/)基因名稱輸入CTLA-4,microRNA 名稱內輸入miR-142-3p,點擊提交。檢索到603 個保守位點的轉錄本,搜索到對應CTLA-4 對應的信息,找到miR-142-3p 與CTLA-4 潛在結合的信息。
1.3 觀察指標①分析兩組研究對象外周血中CD4+CD25+Treg 細胞百分比。②分析兩組研究對象外周血中IFN-γ、IL-2、IL-4 及IL-10 細胞因子水平。③分析miR-142-3p 與CTLA-4 的相互作用。④通過BLAST 生信分析檢索結果,找到CTLA-4 轉錄本,明確miR-142-3p與CTLA-4 結合具體信息。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Dunnett-t法或S-N-K 法。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外周血中CD4+CD25+Treg 細胞百分比流產組研究對象外周血中CD4+CD25+Treg 細胞百分比[(4.06±1.53)%]顯著低于對照組[(7.95±1.1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1、圖2、圖3。

圖1 對照組研究對象CD4+CD25+Treg 細胞流式細胞儀檢測圖

圖2 流產組研究對象CD4+CD25+Treg 細胞流式細胞儀檢測圖

圖3 兩組研究對象CD4+CD25+Treg 細胞百分比比較
2.2 兩組研究對象外周血中IFN-γ、IL-2、IL-4 及IL-10 水平比較流產組研究對象外周血中IL-10 和IL-4 的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而IL-2 和IFN-γ 的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流產組研究對象的IL-2/IL-10、IFN-γ/IL-4 比值分別為(0.96±0.19)和(0.89±0.21),高于對照組(0.43±0.18、0.41±0.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外周血IFN-γ、IL-2、IL-4 及IL-10 水平比較(pg/mL,x)
2.3 miR-142-3 與CTLA-4 相互作用檢測通過BLAST生信分析,明確miR-142-3p 與CTLA-4 潛在的結合位點,發現兩者有較好的結合能力。同時,進一步通過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結果顯示miR-142-3p 與CTLA-4 有較強的結合能力,表明miR-142-3p 對CTLA-4 的表達具有潛在的抑制作用,見圖4。

圖4 miR-142-3p 與CTLA-4 結合位點和結合能力分析
近年來,隨著機體免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URSA與異常的母體系統免疫反應有關,其具體的發病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6-7]。有研究顯示,與正常未孕婦女及URSA 患者相比,正常早孕婦女外周血CD4+CD25+Treg 細胞水平顯著升高,表明CD4+CD25+Treg 細胞在維持正常妊娠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對母胎免疫耐受具有調節作用[8]。研究表明,CD4+CD25+Treg 細胞在細胞免疫功能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9]。在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應中,CD4+CD25+Treg細胞數量減少,CD4+CD25+T 細胞被激活產生細胞毒性,引起免疫損傷,并協助B 細胞參與抗原-抗體聯合反應。在T 細胞受體激活后,Tregs 可抑制CD4+和CD8+T 淋巴細胞細胞中IL-2 基因的轉錄和表達,以抑制T 細胞的增殖和激活,從而調節免疫耐受[10]。本研究發現,流產組研究對象外周血CD4+CD25+Treg 細胞顯著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類似。另外,與正常妊娠組相比,URSA 患者體內Th1 型細胞因子呈遞增趨勢,而Th2 型細胞因子呈下降趨勢,從而導致流產發生,故調節Th1/Th2 的平衡有助于降低URSA 的發生率[11]。本研究結果顯示,URSA 患者的外周血細胞因子IL-10 和IL-4 的表達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細胞因子IL-2 和IFN-γ 的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
CTLA-4 已被證明是T 細胞功能的負調控因子,參與Th1/Th2 細胞的發育和Treg 細胞的功能,在維持免疫系統內穩態方面的關鍵作用[12]。研究顯示,抗CTLA-4 抗體可增強Th1 型免疫和抑制Treg 細胞活性[13]。同時,許多微小RNA(miRNA)在多種病理病例中直接或間接調節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體-1/程序性死亡配體-1(PD-1/PD-L1)的表達[14]。
綜上所述,miR-142-3p 與CTLA-4 具有較強的結合能力,表明miR-142-3p 對CTLA-4P 的表達具有潛在的抑制作用,這可能是導致URSA 發生的可能機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