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梓,高昌俊,肖 穎
(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陜西 西安 710061;2.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麻醉科,陜西 西安 710038)
慢性鼻竇炎是臨床耳鼻喉科常見疾病之一,嚴重時會引發神經系統疾病,影響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1-2]。臨床上對于輕癥患者多進行藥物干預,重癥患者需進行手術治療[3],但手術治療易產生并發癥,且創傷面積大,預后不佳[4]。臨床研究表明,功能性內鏡鼻竇手術(FESS)雖安全性較高、臨床療效較顯著,但仍存在大出血的風險[5]。經皮穴位電刺激(TEAS)是以經絡理論為指導,將經皮神經電刺激與針灸穴位相結合的新療法[6]。研究發現,與藥物全身麻醉相比,TEAS 復合藥物全身麻醉對機體重要臟器損傷更小,但臨床對于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研究較少,需開展深入分析[7]。為此,本研究探討在FESS 中采用TEAS 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22 年1 月至6 月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收治的79 例進行FESS 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麻醉方式的不同分為TEAS組(40 例)和對照組(39 例)。TEAS組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齡29~54 歲,平均年齡(43.08±14.42)歲;身體質量指數(BMI)18~28 kg/m2,平均BMI(23.13±4.23)kg/m2。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9 例,女性20 例;年齡28~57 歲,平均年齡(43.21±13.67)歲;BMI 19~28 kg/m2,平均BMI(23.45±3.36)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FESS 指征并進行FESS 治療[8];②美國麻醉師協會(ASA)分級[9]Ⅰ或Ⅱ級且手術過程均進行全身麻醉;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存在理解、交流障礙及心理障礙、神經障礙患者;②孕婦、哺乳期婦女;③有飲酒史及鎮痛藥物應用史患者;④經皮電刺激禁忌者;⑤嚴重心、肝、腎臟器障礙患者;⑥術前血壓≥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及糖尿病患者。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建立靜脈通道后入室,麻醉誘導前給予5~7 mL/kg 平衡鹽溶液(哈爾濱三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0018,規格:500 mL/ 支)。監測患者的基線生命體征,于全身麻醉下手術。麻醉誘導前可給予10 mg 地塞米松(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035,規格:1 mL∶2 mg)預防術后惡心嘔吐。全身麻醉誘導采用0.015~0.03 mg/kg 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71,規格:5 mL∶5 mg)、0.4~0.8 μg/kg 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格:1 mL∶50 μg)、1.5~2.5 mg/kg 丙泊酚(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571,規格:20 mL∶0.2 g)、0.6 mg/kg 羅庫溴銨(福安藥業集團慶余堂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105,規格:2.5 mL∶25 mg),待腦電雙頻指數(BIS)值達到45~55 時,采用視頻喉鏡行氣管插管。術中麻醉維持采用靜脈輸注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5,規格:2 mg/支),注射流速為丙泊酚4 mg/(kg·h)、瑞芬太尼0.25 μg/(kg·min);并根據BIS 對輸注速度進行實時調整,必要時追加適量羅庫溴銨。術中發生低血壓時靜脈注射6 mg 麻黃堿(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598,規格:1 mL∶30 mg)或50 μg 去氧腎上腺素(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75,規格:1 mL∶10 mg)。術中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實時監測,鼻腔填塞結束時靜脈注射舒芬太尼注射液0.1 μg/kg,術畢時靜脈注射肌松拮抗藥[1 mg 新斯的明(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2269,規格:2 mL∶1 mg)+0.5 mg 阿托品(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323,規格:2 mL∶1 mg)]。TEAS組患者在常規手術麻醉基礎上,選電針針灸儀(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型號:華佗SDZ- Ⅱ型)進行TEAS 治療:穴位選擇合谷穴、神門穴,并于術中給予持續TEAS,術中麻醉期間頻率為2/100 Hz,刺激強度為30 mA。手術結束前30 min 結束針刺,可預防性給予司瓊類藥物,適時減量并停止丙泊酚靜脈輸注。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指標包括手術時間、麻醉時間、蘇醒時間及拔管評分(1 分為平穩拔管,無嗆咳;2 分為嗆咳 1~2 次;3 分為嗆咳3~4次;4 分為嗆咳 5~10 次;5 分為拔管困難,喉痙攣或嗆咳>10 次)[10]。②比較兩組患者入室時(T0)、誘導前(T1)、插管即刻(T2)、誘導后30 min(T3)、拔管即刻(T4)及拔管后3 min(T5)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收縮壓(SBP)及舒張壓(DBP)。采用多功能監護儀(PHILIPS,型號:MP40)監測SBP 及DBP 的變化情況,計算MAP[MAP =(SBP+2×DBP)/3]。③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二次填塞,竇性心動過緩及高血壓。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同時間點結果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TEAS組患者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拔管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麻醉時間及蘇醒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注:TEAS:經皮穴位電刺激。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麻醉時間(min)蘇醒時間(min)拔管評分(分)TEAS組 40 65.30±28.53 79.53±31.08 11.40±2.77 1.03±0.16對照組 39 79.36±33.18 93.36±33.42 11.69±2.58 1.92±0.66 t 值 2.021 1.906 0.485 8.313 P 值 0.047 0.060 0.629 0.032
2.2 兩組患者HR 及MAP 變化情況比較TEAS組患者HR 在T1、T2、T4、T5低于對照組,MAP 在T1、T2、T3、T4、T5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T0時刻相比,對照組患者HR、MAP 均在T3時間點顯著降低,T4時間點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R 及MAP 變化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HR 及MAP 變化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HR(次/min)T0 T1 T2 T3 T4 T5 TEAS組 40 74.03±10.71 70.28±7.31 70.43±7.70 67.00±6.99 78.25±7.72 69.83±7.09對照組 39 77.21±11.78 76.72±12.62 80.21±12.19 66.59±8.83* 83.49±13.97* 75.85±12.95 F 時間,P 時間 29.900,<0.05 F 組間,P 組間 6 008.048,<0.05 F 時間×組間,P 時間×組間 5.196,<0.05
2.3 兩組患者SBP、DBP 變化情況比較兩組患者SBP、DBP 在T3、T4、T5時間點均低于T1時,且TEAS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BP、DBP 變化情況比較(mmHg,x)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TEAS組患者惡心、嘔吐和二次填塞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高血壓、竇性心動過緩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續表
術中出血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直接影響手術療效,而維持血流動力學的平穩是麻醉技術中的關鍵點,圍術期血流動力學若波動過大可增加出血,引起血液反流至咽喉部,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0]。同時,患者因手術產生的焦慮情緒、不同麻醉藥物作用、手術產生的應激反應均會影響血流動力學,臨床治療中主要通過加大麻醉藥物劑量或使用血管擴張藥物來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的穩定[11]。但有研究顯示,圍術期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會隨麻醉鎮痛藥物及血管活性藥物劑量的增加而增加[12]。
近年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結合成為了研究熱點,經皮穴位電刺激作為典型代表在臨床應用愈加廣泛。TEAS主要是通過刺激相關穴位,進而促進神經遞質的釋放,抑制痛覺信號傳遞,來達到鎮痛療效,此外,還能夠改善機體炎癥反應,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13]。手術中常見的降壓手段為控制性降壓,容易對其他組織器官造成影響,降低灌注壓,進而引起缺血損傷,影響預后。由于行FESS 手術治療患者病灶區域組織豐富,應用麻醉藥物不能夠完全避免血流動力學的波動。
本研究結果顯示,TEAS組患者手術時間明顯縮短,拔管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降低,且TEAS組患者HR、MAP、SBP、DBP 均有顯著改善。TEAS 能夠調節神經系統,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擴張血管進而降低心肌耗氧阻力,減輕應激反應,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在本研究中,TEAS 選取的穴位為合谷穴和神門穴,刺激合谷穴能夠起到調節血氣、鎮痛散熱的作用;針刺神門穴一方面能夠間接降低心臟的負荷、達到調理心氣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刺激神經通路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此外,本研究發現治療中會發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與張維亮等[14]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在對慢性鼻竇炎患者行FESS 治療過程中,采用TEAS 能夠對機體圍術期血流動力學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顯著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對提高麻醉質量管理發揮重要作用,值得臨床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