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致鍵 張雪
(白城師范學院)
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青年大學生應該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的擔當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是高校思想意識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永葆大學最鮮亮政治底色的重要支撐。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如何壓實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是高校輔導員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2016 年11 月,共青團中央和教育部印發的《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推行班級團支部與班委會一體化運行機制,探索實行班長兼任團支部副書記或團支部書記兼任班長的制度。高校輔導員面對著幾百個學生,如何加強學生的思想動態引領和高效推進日常學生管理工作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前高校團學班干部理論知識嚴重不足。理論知識是各類團學活動的“指揮棒”,指揮棒失靈會使活動的各項環節失去意義甚至相互脫節。理論是實踐的先導,然而現階段對于團學干部的理論培養流于表面,部分思想覺悟不夠高的團學干部在聽課時會出現開小差、偽學習等行為,直接導致團學干部培訓課程大打折扣。因而,要對團學干部的理論知識定期進行考查,杜絕各式濫竽充數的行為,將理論培訓變成團學干部吸收“精神之鈣”的重要途徑。
當前高校團學班干部創新思維較為欠缺。學生干部動腦能力較為薄弱,基本都是按照老師的活動策劃執行,很少融入個人想法,導致工作時出現思想僵化、缺乏新意的各式弊端。原本團學干部應該是學生中的代表,他們是最知道同學們喜歡什么樣的活動,怎樣開展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吸引同學們的注意,讓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夠融入其中。然而不同活動的開展方式卻如出一轍,試想這樣的活動怎么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又怎么能達到開展活動的真實目的。
當前高校團學班干部隊伍官僚化現象的存在較為普遍。2021年黑龍江職業學院“張美玉事件”經過多輪網絡輿論的發酵,造成了極為惡劣的負面影響,也把團學干部官僚化、庸俗化的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團學班干部隊伍本應是協助學校與基層學院處理事務、關心服務廣大學生的組織,如今卻成為了等級制度森嚴、尊卑意識嚴重的作風問題集中地。部分團學班干部對自我定位較為模糊,混淆了權利與權力的概念,服務意識淡薄,導致其價值觀念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鑒于當前高校學生干部隊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這種錯誤的“偽行政化”所帶來的系列問題很容易造成大學生人生信仰的崩塌,并嚴重扭曲了大學生的價值認知。今之少年,國之希望,高校學生未來將走向社會各領域的各個崗位,其自身素質與修養可能決定未來社會的整體走向。如何消除團學班干部官僚化的不良現象,打造風清氣正的學生干部培養機制是目前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強化黨史學習。黨史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的歷史,是中華民族走向繁榮昌盛的必由之路。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清晰地看到過去的成績和不足,通過深入學習歷史能夠讓我們在實踐時找到有力支撐,為前行指明方向和道路。要寄厚望于青年,廣大青年要愛國愛民,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對于青年而言,深讀黨史這本“教科書”,用信仰書寫青春,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黨史學習能夠讓學生干部真正理解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優秀青年默默無聞的付出,才可以讓我們在和平年代里幸福地成長。黨史中有許多默默奉獻的杰出人物,他們的英雄事跡催人淚下,激勵著年青一代努力奮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職責和使命,學生干部要做好本職工作更好地服務同學,將黨史學習領會的精神滲透于實踐,為學院的發展貢獻個人的一份力量。
領悟重要講話精神。團學干部應該深入學習國家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精神內涵,突出強化看齊意識。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領悟新時代領導集體的執政方針,能夠使團學班干部明晰扎實工作不僅僅為了賺學分、評獎助,能夠為服務同學指引正確方向。因而,轉變團學班學生干部的思想極為重要,只有每一項活動都扎實落實才能帶動班級和學院創造優異成績,新時代的團學班干部應該肩負起個人的職責和使命,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透徹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學習黨章不僅僅是廣大黨員同志的事情,更是每一位普通同志的必修課。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在黨章中尋找到方向,深入學習貫徹黨章,必須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要求。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一以貫之講忠誠,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必須把堅定不移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作為永恒課題。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做到正人先正己。團學班干部首先必須在思想上入黨,去除功利、浮夸思想,踏踏實實做人、公公道道做事。
2016 年11 月團中央和教育部聯合印發《推進高校共青團改革方案》,《方案》提出改革健全基層組織制度。構建黨領導下的“一心雙環”團學組織格局,在高校黨委領導下,以團委為核心和樞紐,以學生會組織為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主體組織,以學生社團及相關學生組織為外圍延伸手臂。此改革方案明確對團學組織進行分工,避免了管理的重復進行、活動的重復開展,切實提高各項活動的開展質量,在老師和同學中形成了一致好評。團學班組織管理流程見圖1。

圖1 團學班管理流程圖
通過圖1,可以明晰團學班管理將“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既堅持全面統籌,又發揮基層首創,已然形成了上下聯動、合力推進改革的生動局面。因而,輔導員老師應該在班團一體化的管理環境中做到多讀書、常思考、敢創新,為探索現代化團學班管理制度提供創新思路,幫助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團學班一體機制,明白個人在集體中的價值所在,從而實現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自我價值,使整個管理體系渾然一體,不產生脫節。
建立“傳幫帶”學生干部互助體系。學生干部完成體系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各部門負責人更是需要懂協調、顧大局,團隊的優秀才更能說明個人能力的突出。經常開展團學干部工作分享交流會,將個人成功的經驗或者困惑的事情說出來,大家共同交流的不止是工作經驗,還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團學班學生干部是高校學生日常管理的穩定劑。最近常常看到各式學生干部“官威”很大的視頻,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經調查之后,發現存在部分行為是斷章取義的后果。自媒體飛速發展,將高校日常管理模式曝光于陽光下,如何健全管理制度是一個需要管理者思考的問題。我們應該培養團學班干部養成大局和服務意識,服務意識的養成需要學生干部明晰每一個活動背后的意義,所有的方案不僅僅是為了執行,而是需要在執行前有一套完整的計劃,在執行后及時形成總結進行反思。
團學班干部做工作要有深度。不能讓工作流于表面形式,要真正理解工作的實際意義,本著為同學服務的態度進行工作。從做事情的態度上進行轉變,使普通同學明白學校開展的活動有益于個人的健康成長,從而積極參與,既可以保證學生個人的良好發展,又能保證各項活動高質量的完成。
正確的工作方法是工作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輔導員老師應該注重學生干部素質能力的養成。遇見任何事情不要急躁,要積極從問題中尋找矛盾點,并進行合理的矛盾轉化,更要善于發現不同問題之間的聯系與不同。也就是一定要找到解決事情的核心方法,不能思想僵化,要靈活地應變。培養學生干部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從思想意識、工作態度、工作方法等多方面深入探索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對個人進行精準定位,讓學生干部在做工作時能夠產生成就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養團學班干部迎難而上的勇氣。關心團學干部的工作狀態,讓學生干部對自己的長處有清晰的認知,擴大長板效應。更要時刻關注團學干部工作產生的負面情緒,此類情緒的蔓延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否定,不利于學生干部的成長。
經調查發現自媒體盛行的今天,許多學生干部常常感覺到恐懼,感覺一不小心就會被“熱搜”、被“人肉”,他們害怕遭受不明就里的網絡抨擊,可以發現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通過網絡可以揭露一些真實存在的現象,同時也會讓“虛假炒作”和“虛假維權”鬧得人心惶惶。因而,增強保障支持力度十分必要,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維權,以及公開發表不實言論將會遭受道德和法律的評判。鼓勵學生要遵守網絡公約,做守法好網民。
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項工作的受眾對象是全體同學,要讓同學們明白團學班干部是為了大家做服務,要懂得將心比心,不要給學生干部工作制造困難。思想教育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從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入手,從根源上化解學生之間的矛盾與誤會,保證班級整體呈現出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
百年風雨兼程,緊跟領航追夢。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只要奮斗不止,幸福就會來敲門。奮斗的人生最幸福,而持續的奮斗更是一種寶貴的精神。面向新時代的波瀾壯闊,作答沉甸甸的重大命題,共青團將自覺以國家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從領袖關懷中汲取力量,從歷史經驗中把握規律,從時代大勢中找準方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始終當好黨的忠實助手和可靠后備軍,通過系列探索研究,團學班學生干部是輔導員各項工作開展的得力助手,能夠幫助輔導員更好地掌握學生的整體動態。因此,學生干部的政治站位是否堅定對整個學生隊伍的建設有重要影響。高校輔導員應該從思想和行動兩個層面對學生干部進行培養,從學習體系、團學組織、工作能力、服務意識和保障支持五個層面形成合力,使團學班干部緊密的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將凝聚力內化于每一位同學的血液中,做聽黨話跟黨走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團結帶領新時代中國青年向著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