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艷,楊蘊芝,李金光,陳麗玲,崔樂樂,羅 寧,段紅艷
(1.昆明醫科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婦產科學具有特殊性,為醫療糾紛高發科室,風險大,專業性強,實習學生對實習目標高期望,但因學識儲備和經驗不足以應對臨床工作,尤其面臨臨床緊急情況時,難以正確應對和處理,容易產生畏懼感,給婦產科臨床實習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1]。情景模擬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其核心是角色理解和自由發揮,先進行知識輸入,融匯理解后再進行知識輸出,倡導沉浸體驗互動式教學,從而讓知識學習印象深刻且靈活應用,能培養提高醫學生的診斷技能、溝通技巧和各項操作技能[2]。近年情景模擬教學備受醫學教育關注,本研究注重臨床知識在臨床實踐中的正確落地應用,教案設計從臨床真實案例出發,在婦產科臨床技能教學中應用臨床常見案例結合情景模擬教學實施,再現臨床場景,從醫生接觸病人、評估、采集病史、體格檢查、??茩z查、輔助檢查、初步診斷,并隨著病情進展引導學生做各種決策,學生沉浸式體驗臨床工作氛圍,讓紙上談兵變為實戰演練,進一步強化了婦產科臨床技能教學,對這一階段臨床醫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提升意義重大,實現了臨床醫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授課對象為大三醫學生,對醫學知識已有系統的理解和認識,現進入醫院實習前的準備階段,學生對醫學臨床知識、技能、診療過程的學習興趣濃厚,自身也迫切希望快速進入臨床,但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學識儲備和經驗不足以應對臨床工作,容易出現病史采集疏漏,病情觀察不夠細致,醫護醫患溝通不到位,技能操作手忙腳亂等情況,從而引發醫患糾紛,也容易對學生的臨床實踐產生消極影響,這些問題是常規理論教學無法解決的。本研究選取昆明醫科大學大三臨床醫學學生600 名,實際595 名學生參加課程調查,帶教內容均為婦產科基本操作實驗,由相同的教師按照昆明醫科大學制定的臨床技能課程質量標準授課,目的在于把學生導入臨床,增強學生對臨床診療操作的興趣,從而樹立學習醫學的專業思想,為將來的學習樹立信心。
1.2.1 課前知識準備
據教學大綱,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婦產科典型病例,針對臨床病例進行設計,列出由易到難的問題。教師提前1 周將病例及問題通過對分易平臺發布給學生,學生自由結組,4 名學生一組,通過文獻檢索查閱相關資料,并對病例和問題進行討論、學習、記錄,為課程教學做理論知識鋪墊。
1.2.2 教學時長及教學運行
教學時長為5 學時200min。教學運行:講解實驗相關知識,留白(15min),按操作流程分解示教,隨后連貫規范示教(30min),觀看臨床實操教學視頻(10min),學生獨立練習不做指導(50min),學生分組進行疑點交流并形成問題(20min,此環節每組4 名同學,學生相互間討論形成4 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教師按組答疑、糾錯(25min),按照教學設計隨機選取4 名同學到婦產科診室進行教學情景模擬演練并錄像(30min,此環節1 名學生扮演產科醫生,1 名學生扮演護士,1 名學生扮演孕婦,1 名學生扮演孕婦家屬),復盤(15min,此環節教師與學生一起邊看情景模擬錄像邊進行參與式反饋),教學評價(5min)。
1.2.3 情景模擬演練評價
本案例情境模擬教學場景設置為婦產科診室,根據案例和教學目標布置模擬情境,采用高端模擬人模擬孕婦的生理病理學特征,讓學生根據“模擬孕婦”的表現,做出診斷和處理,同時由標準化病人扮演孕婦及家屬向醫生提供病史,并進行有效溝通,過程中利用checklist 評價表對關鍵技能進行評估,共15 個項目,60分為合格,分值越高教學行為表現越好,最后進行復盤,教師給予討論方向的引導、總結和點評,查漏補缺。
1.2.4 教學滿意度調查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要求設置問卷調查內容,課程結束微信掃描問卷星二維碼進行課程評價,教師進一步統計分析調查結果(表1 至表3),給課程教學做出客觀性評價,從而指導教學。

表1 595 名臨床醫學生對情景模擬教學的滿意度評價

表2 595 名臨床醫學生對婦產科臨床技能不同教學模式的調查

表3 婦產科臨床技能教學中引入情景模擬教學在教學中的缺憾之處
從表1 至表3 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在婦產科臨床技能教學中對臨床案例引入情景模擬教學持滿意態度,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更加喜歡教師在教學中引入新的教學法。學生認為通過課堂營造貼近臨床和更符合醫學倫理方式的模擬情景教學使學生從中體驗,進而主動吸納新知識和培養實踐技能,逐步改善了婦產科技能操作和相關理論知識、臨床思維能力的綜合運用,是高校探索實踐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之一。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技能的傳遞,學生失去主動性創造性,容易形成不積極思考的懶惰心理,進而學生實際處理問題能力無從學之。然而,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在現今醫療環境中,由于患者對醫療服務要求提高、維權意識增強,醫療環境的惡化、實習醫生自身的問診及查體操作技巧欠缺、擔心患者方的投訴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臨床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使得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受到了制約。醫學教育反復強調,理論要與實踐緊密結合,卓越醫生的培養旨在精煉的專業知識、豐富的經驗技能、典型的病例案例、真實的臨床情景、縝密的思維培養、生動的實操訓練上下功夫。因此單一的傳統教學方法在臨床醫生實踐能力培養中面臨著一定的困難,不能引導醫學生全面認識醫學,全面提高醫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推行高校實踐教育,培養大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為社會輸送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兼備的復合型人才,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勢在必行。
首先,實習前醫學生臨床技能強化學習、訓練是連接課堂知識與臨床應用的橋梁環節,是培養醫學生應用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最好時機[3]。在臨床實踐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設計臨床案例,通過情景模擬演練扮演不同的角色,與同學配合,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此身臨其境,深刻理解知識內容,對實現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起到直接影響的作用,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前期基礎知識的強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踐技能,更加善于觀察,綜合分析,理論聯系實際,將所學知識與技能有效運用于婦產科診療工作。
其次,本研究集標準病人教學、模擬醫學教學和情景演練的有機結合[4],發揮了各自的優點,互相補充,克服缺陷,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了學生對婦產科臨床工作的感悟。
再次,該教學方法臨床還原度高、無風險、允許犯錯、可重復操作,讓學生直接參與“婦產科臨床工作”,有效訓練了醫學生的臨床思維、團隊協作和醫學人文等非技術型技能(NST)能力,真正實現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最后,教學中以案例教學為主線,依托情景模擬教學,堅持在實戰中強化人文精神,注重學生人文實踐技能的提高,在仿真的臨床場景中將案例展示出來,學生規范了婦產科臨床技能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5]。情景中也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政教育,情景模擬與實戰點評中,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言傳身教作用,同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職業熱情,使學生真切感受醫學人文素質,從而內化為自身的執業素質,有效推動了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的落地。
據研究顯示,情景模擬演練應用到教學中,學生一般能夠記住自己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交流討論內容的70%,親身體驗內容的80%。醫學的情景模擬演練設計可達到逼真的效果,在臨床技能教學中讓“病人”與“醫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接觸,看似簡單的“一出戲”,不僅要求臨床醫學生有一定的表演技能,更要求雙方對婦產科疾病的臨床表現和診療思路有系統的認識,通過這種角色的互換,可以培養學生優秀的臨床思維、規范的產科操作技能、默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個人隨機應變的能力??梢?,參與和體驗能夠促進記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將情景模擬演練法運用到婦產科技能教學,對促進學生思維、學習和探究知識有積極意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