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羽
(南京報恩圣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江蘇 南京 210000)
博物館是社會發展歷史的縮影,反映社會各方面的變革與更新,是國家與民族記憶的載體,儲存和講述著社會發展的美好與坎坷、失落與希望。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形式和社會職能不斷變化,社會對博物館功能需求也隨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與發展不斷提高。21世紀是高速發展和融合推進的時代,信息傳播方式的快速變化也推進博物館各個方面迅速發展,公眾不斷對博物館提出新需求,促使大型博物館在餐飲、對外活動組織、場所提供等方面的綜合發展日趨成熟,博物館文創產業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形成并快速發展起來的,它以多樣的產品種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逐漸成為博物館文化一個新鮮而生動的展示窗口。
博物館作為一種文化概念和文化行業在近代才真正意義上出現,而博物館意識和形式卻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公元前三世紀,統治者索托在亞歷山大城創立了一座專門用來收藏戰爭中獲得的各種精美珍貴藝術品和稀有物品的神廟—繆斯神廟,這是公認的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我國最早的“博物館”是山東曲阜孔子廟堂—用來存放和陳列孔子生前所用書籍、車馬等器物的孔子故居。由此可見,早期博物館創立意識源于藏品儲存、陳列和先賢紀念。在中世紀歐洲和封建時代的中國,類似博物館的場所成為貴族和富人收集、收藏與研究文物珍品的地方。文藝復興之后,真正意義上為大眾服務的博物館思想才慢慢成熟和發展,博物館場所逐漸向公眾開放,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開始出現。到了今天,博物館不僅是存放和展示珍品的場所,它已經融入社會生命中,成為城市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促進城市歷史文化研究與發展,擔負起社會文化教育責任,豐富和滿足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
在我國一些文化資源豐富的城市比如北京、南京等,通過建立不同類型的博物館來搭建城市的文化框架,這些博物館不僅具有文物收藏、文物保護和陳列以及科研和教育作用,更能夠體現城市的整體歷史文化發展脈絡,豐富人們對本地歷史文化的了解,增強人們的歸屬感和文化認同。隨著經濟和信息的迅速發展,人們對歷史文物文化的理解和欣賞不再停留在文字表面和玻璃柜里冰冷的文物上,而是希望能夠以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貼近日常,甚至讓歷史文化成為潮流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館文創產業就是在這樣的文化需求影響下誕生并迅速發展成為博物館架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對博物館實力的評判標準之一,被業界學者稱為“博物館的最后一個展廳”。
從體現的形式來說,如果說文物展覽是博物館將歷史文化直接鋪開呈現給參觀者,那么文創則是利用各種介質將文化融入不同種類和形式的產品之中。這些產品可能是快銷日用品,包括裝飾品、文具、首飾、玩具等,也可能是用于饋贈的禮品和紀念品,它們以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將其蘊含的豐富文化內容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體現的內容上來說,文創產品不僅展現本館的文物文化元素,在設計風格、制作工藝、制作材料方面也會融入當地獨特的民俗元素和傳統工藝。博物館開發和展示的文創產品能夠綜合體現博物館自身文化、所在地文化、民族文化特色。為提升文創產品的接受度和影響力,一些文創產品會結合當下流行文化元素。因此,博物館文創也能體現地區民族的文化特色與文化發展。
博物館里的每一件文物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歷史。博物館文創最主要的一類是具有本館特色的文創產品,它是以本館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藏品的直接形象為主題設計產品,比如最常見的以文物造型為內容設計明信片、書簽等。這類文創產品價格普遍不高,可接受的群體范圍較廣泛,可以使參觀者長時間地保留對博物館參觀游覽的記憶,不斷深化對文物的直接印象,甚至激起觀眾探究關于文物和其背后歷史的興趣和欲望。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出品的當盧金屬書簽(圖1)就是直接以館藏珍貴文物—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的錯金青銅當盧為原型,利用極其精細的高精度金屬蝕刻技術和陰極電泳高溫烤漆工藝改良材質深度加工細節,在適當的細化花紋細節、調整色調后直觀再現原文物上描繪的寓意,并豐富神物與日月形象,對原文物上紋樣破損斑駁嚴重處進行合理的復原修補與描繪設計,保留呈現其原本蘊意并增加賦予美好的寓意,促使參觀者愿意把“文物”帶回家,讓購買者在不知不覺中了解文物及構成元素的歷史和意義,帶來心理上滿足感的同時也能了解一段歷史文化。當他們日常翻閱書籍的時候,偶然看到夾在書中的書簽,就會不由地回憶起在海昏侯館游玩經歷和了解到的文物歷史,文創產品就是這樣在不經意間悄無聲息地對人的精神世界產生影響,發揮著呈現館藏文物載體的作用。

圖1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金屬當盧書簽
一個地區的文化會體現在其整體文化發展史、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民俗文化特色等方方面面,而這些也正是博物館文創的必要元素。
第一,文創產品體現當地整體文化發展史。一個城市或地區的博物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當地的博物館文化鏈中,也存在于當地的整體文化環境中。以南京為例,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是江蘇和南京文化的綜合體現,六朝博物館展示南京六朝時期的歷史文化,科舉博物館體現南京明清時期曾經繁榮的科舉文化,近代史博物館(總統府)承載南京近代發展史,渡江勝利紀念館(圖2)描繪南京解放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南京民俗博物館講述南京獨特的民俗文化……這些博物館的組合共同展現了南京的整體歷史文化面貌,各館的文創產品也隨之承擔起鏈接文化脈絡的責任:一種方式是博物館之間會以代銷或者主動采購等合作形式展示彼此的文創產品。比如2019年的新春佳節,南京市博物總館在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開設新春展覽,為配合展覽,其文創產品同時在大報恩寺文創商店念茲堂銷售。另一種方式是博物館文創開發團隊有意識地開發包括本館在內展示城市文化的套系產品。比如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設計團隊推出的“金陵尋夢系列”(圖3),就以大報恩寺本身和金陵第一園瞻園、秦淮河畔才子佳人、帝王之城虎踞龍盤等六個主題形成了一個描述古都金陵風景名勝和文化的文創產品系列,既體現了大報恩寺的文化,也將大報恩寺放置于南京本地的整體文化環境中。再一種方式是與本地文創品牌合作。比如南京本土IP形象文創品牌“阿槑”、本土文創品牌“秦淮禮物”“南京設計廊”等,它們不屬于任何博物館,但是它們的產品設計面廣泛、形式靈活、更新速度快,呈現著南京文化的各方面。

圖2 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

圖3 金陵尋夢系列—百變絲巾
第二,文創產品體現非遺的傳承和延伸。當地的傳統技術文化,最主要體現在具有當地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記憶,由當地人民世代相傳,其中有很多口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容易隨著時代的遷延而湮滅,因此更顯得彌足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地區民間文學、民間文化、民間技藝發展的綜合體現,也是一個地區歷史變遷的見證,是一個地區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博物館文創與非遺的結合既能夠豐富產品種類、提升產品檔次,也能提供一個將傳統文化技術與新興理念、新技術結合的契機,能夠綜合地展示當地的文化和技術水平。南京本土的老字號金陵金箔就將發源于南京、興于明代、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南朝的金箔工藝融入了冰箱貼、書簽、汽車擺件等多種新式產品中。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將與南京金箔同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花絲鑲嵌工藝與大報恩寺琉璃拱門建筑形象結合提煉,設計有幸福之門花絲鑲嵌手鏈、鳳凰于飛花絲胸針(圖4)等。傳統工藝配合文物進行設計,將創意與傳統文化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高度契合,展示了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歷史文化和南京本地傳統文化技術,精致而特別。
如果說博物館的文化屬于當地的整體文化環境,那么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就屬于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環境。縱觀國內的地區博物館,每個地區的發展都離不開從使用石器、陶器的原始時代到打造青銅錫鐵器的生產力上升時期,而后金銀玉器、琉璃翡翠隨同文化繁榮發展而愈發精美,瓷器也從簡單粗糙到四大名窯的驚艷絕倫……這些文化與技術的發展變遷在博物館文物展覽中體現得非常明確,在文創產品中亦然。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的“永樂”多功能茶具(圖5)就以大報恩寺琉璃塔建筑為設計靈感,采用景德鎮高嶺土燒制而成的陶瓷產品;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君子意蓋碗茶杯套裝采用越窯青釉……這些與博物館本館特色和民族傳統文化技術結合的產品是博物館文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類產品展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

圖5 大報恩寺“永樂”多功能茶具
博物館文創以博物館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為基礎,以獨特的創意為核心,成為人們旅途中的一個亮點,消費者愿意在博物館參觀旅游時購買自己喜歡、感興趣的文創產品。當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市場發展方向和需求日新月異,很多博物館也在開發設計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過程中結合了生活和市場發展中的新流行元素,設計出具有特色且更受大眾歡迎的文創產品,更廣泛地將博物館文化通過文創產品推廣進生活之中。2018年,以《秘密森林》為首的成人填色書風靡一時,成為很多成年人解壓放松的首選,同年,“穆夏—歐洲新藝術運動瑰寶”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南京博物院結合成人填色書的形式,開發了同風格的明信片、海報等文創產品,這些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廣泛歡迎,這種帶有流行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既迎合了消費者的喜好,同時也巧妙推廣了其所蘊含的文化因素。再如文創產品與國潮文化結合的故宮博物院的化妝品、敦煌博物館滑板等都是如此。
第一,文創產品將博物館文化帶入生活,打破了文物與現實生活的壁壘。博物館擁有豐富的藏品,這些藏品也承載著博物館龐大的文化體系,在傳統的博物館中,這些藏品冷漠安靜地矗立在玻璃展柜里,或躺在塵封的庫房里,高貴神秘而遙遠,讓人們感受不到傳統歷史文化的溫度與活力。文創產品的出現與發展打破了這種境況,將文化與創意結合,文化與生活融合,賦予這些文物中蘊含的遙遠而神秘文化得以煥發蓬勃的生命力,讓文化真正成為生活一部分,讓歷史真正成為有深度的回憶,賦予其溫度與生命力。
第二,文創產品展示博物館獨特的文化形象和品牌形象。實物性是博物館的基本特征,藏品是博物館的基礎也是博物館文創的根本,每座博物館都有自己的文化主題和特色。文創產品可以將它們各自獨有的文化主題和特色呈現出來。三星堆博物館的文創設計圍繞三星堆出土文物,其中富有特色的面具造型和其相似的具有神秘感的色彩搭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敦煌研究中心將敦煌壁畫的繪畫技法與特點運用到產品中(圖6),甚至與滑板等時尚用品結合,展現獨特的敦煌風格;蘇州博物館則以清雅秀氣的風格展現江南清雅如煙的美感。因此,文創是博物館文化形象和品牌形象的代言人。

圖6 敦煌惜韶華金屬書簽
第三,文創產品攜博物館文化融入當地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下文創產品的銷售早已不禁錮于博物館中,很多城市的火車站、機場等人流集中的地方都有博物館文創品的銷售商店,譬如南京南站的設計廊(圖7)、老門東的秦淮禮物等。除此之外,線上營銷也逐漸成為博物館文創的銷售新陣地,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各大博物館都有自己的線上文創店鋪。除了固定店鋪,還有各種臨時活動店鋪,比如南京的夏季夜市活動中,博物館文創區域獨樹一幟。博物館文化在文創產業的帶動下顯現在城市生活的各個地方,將廣博的文化分析并展現出來。

圖7 南京設計廊南京南站店
從博物館的名字可以看出,其著重點在“物”。物,即博物館藏品,藏品的收集、陳列與研究是博物館工作的基礎。但博物館存在的社會意義遠不止此,現代博物館最重要的社會意義與功能便是教育,通過每件文物背后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講述歷史、展現歷史。博物館文創的飛速發展,讓玻璃柜里的文物鮮活起來,更貼近人們生活需求。文創產品結合了現代技術和傳統工藝,融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對本館和地區乃至民族文化技術的綜合呈現,賦予了博物館文物鮮活的生命力,讓文化真正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展現了地區和民族文化特色與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