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芳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珠寶學院,廣東廣州 510800)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嚴進嚴出是人才培養的方向和趨勢,也是提高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2019年,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珠寶學院在學校的統一組織下開始構建學業預警機制及幫扶實施辦法,通過對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增進學校、學生、家庭三方面的溝通與協作,引導和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確保培養高質量的人才。
“學業預警”是指學校依據學生管理規定、學籍管理辦法及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對學生每學期的學業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可能或已經產生學習問題、或有學業困難的學生進行警示,告知學生本人及家長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補救和幫扶措施來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一種危機干預制度。[1]
本文主要分析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珠寶學院實施學業預警及精準幫扶機制以來的成效,并通過問卷星調查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實施效果等內容,分析了學業預警的原因,指出高校學業預警工作存在的問題及不足,為完善學業預警及幫扶工作提供相關建議。
本文主要運用對比實驗數據的研究思路,分析實施學業預警及幫扶機制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本文通過數據對比分析檢驗實施學業預警及幫扶機制前后學業預警人數的差異顯著性,以此驗證學業預警及幫扶機制的成效。[2]
本文以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珠寶學院為例,以受學業預警的171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本文選取相鄰兩個學期(2019-2020-2、2020-2021-1)的學業成績數據進行對比,并通過問卷星調查的方式收集了2018級、2019級共171名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來驗證分析的結論。
筆者對學校正方教務管理系統的后臺數據進行了計算和統計,并對比最近兩學期的學業預警人數及學業預警學生被精準幫扶前后的學業情況,發現受預警學生基本都能解除預警,幫扶成效明顯。
從表1可以看出,精準幫扶后,幫扶生學業進步明顯。2018級掛科門數由14減至4,平均成績由55.16分提高至66.02分;2019級掛科門數由55減至11,平均成績由67.48分提高至79.62分。

表1 相鄰兩學期學業幫扶前后的平均成績及掛科門數
為了解學業預警產生的原因及學生對學業幫扶的滿意度,筆者在2021年5月對2018級和2019級共171名學生進行了問卷星平臺調查及訪談,收回問卷共171份。
1.學生學習動力及被預警的原因
調查學習動力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積極性。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學生均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所學的專業感興趣,并且愿意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及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努力學習。學生學習動力調研結果詳見表2。

表2 學生學習動力調研結果
2.學生認為造成學業問題的原因調查
了解學業問題產生的原因,學校可以對預警學生進行分類引導。圖1的調研結果顯示,學生認為造成學業問題的主要原因分別為:53.8%的學生對專業前景不了解;35.67%的學生對老師授課不滿意;31.58%的學生的學習動力不高;30.99%的學生認為是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29.24%的學生認為是學習方法不當、學習吃力;22.81%的學生對所學專業無興趣。學校要開展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背景、發展前景及社會需求,提升他們的專業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圖1 學生認為造成學業問題的原因調研結果
3.學生對學校實行學業預警的態度
通過調研學生對學校實行學業預警所持的態度,學校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有的放矢。
圖2的調查數據顯示:33.92% 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實行學業預警;35.67%的學生認為較有必要;26.32%的學生認為一般;3.51% 的學生認為較無必要;只有0.58%的學生認為完全沒必要實行學業預警。由此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學生對學業預警制度是認可的。絕大部分學生希望通過學業預警的警示時刻警醒自己,以便順利完成學業。

圖2 學生對學校實行學業預警的態度調研結果
4.學業預警及實施幫扶的作用
圖3的調查數據顯示:31.58%的學生認為學業預警及實施幫扶非常有用,能讓學生及時了解學業并改進學業;50.88%的學生認為學業預警及實施幫扶比較有用,能警示學生加強學習;16.37%的學生認為學業預警及實施幫扶有警告作用,但無實質性幫助;只有1.17%的學生認為學業預警及實施幫扶沒有任何作用。由此可見,絕大部分同學對于學校實行學業預警及幫扶機制的作用持肯定態度,認為學業預警制度實施得當,就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圖3 學業預警及實施幫扶的作用
5.誰最能幫到學生學業問題的調查(自身努力改變和調整除外)
學校通過調查學生認為誰最能幫到學業的問題,能夠幫助學校、學院制訂有針對性的幫扶機制,以確保學業的幫扶成效得到提高。
圖4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遍認為專業老師(任課老師)、同學或朋友最能幫到自己的學業問題,占比分別為81.29%和72.51%;學生認為輔導員老師能幫到自己的學業問題的占比為19.88%;學生認為家長能幫到自己的學業問題的占比為11.11%;學生認為黨員及學生干部能幫到自己的學業問題的占比為6.43%;有10.53%的學生認為沒人能幫得上自己。由此可見,學生對于任課老師、同學、朋友的學業幫扶信任度高。因此,學校要發揮專業任課老師和朋輩輔導的積極作用,建立有效的學業幫扶機制,以使學業幫扶取得更好的成效。

圖4 學生認為最能幫到學生學業問題的調查結果
自2019年實施學業預警以來,珠寶學院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的淘汰機制,制訂完善的學業預警程序和學業預警幫扶實施細則,確保結果準確無誤,預警措施落實到位,處理結果能得到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接受。學院在加強“剛性約束”、構建學業預警機制的同時,也注重預警后的“柔性幫扶”。在對學習成績落后、受到學業預警的學生進行幫扶的過程中,學院要注重發揮班導師和助教生的積極作用,通過精準的結對學業幫扶與學生一起認真分析學業落后的具體原因,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上述數據對比分析和調研結果表明:學業幫扶措施對學業困難的學生是有效的。通過班導師和助教生的幫助,大部分掛科同學能夠很快地適應學習生活,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對于橙牌預警學生,學業幫扶措施的效果相對較差,主要原因是部分橙牌預警學生涉及的心理問題是長期形成的,僅通過學校幫扶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結合心理輔導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目前的學業預警是在教學過程結束之后,針對學生上個學期的學業完成情況進行學業預警并開展學業幫扶,屬事后干預,缺少對當學期學習過程的跟蹤處理和預警,無法做到事前預防、事中控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業問題。學業幫扶主要由班導師和助教生對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的指導。學校應該讓具有教學經驗和有較強責任心的任課老師參與進來。學業預警程序及預警后的學業幫扶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
1.完善學業預警程序
“學業預警”顧名思義是對學業進行預防警示,因此,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全過程管理尤為重要。學校應按照學期開展學業預警工作,由學校教務處負責布置,各二級學院負責落實到位,學院對受到預警的學生進行談話、教育。班導師、輔導員、學院領導、學生家長共同對出現學業問題的學生進行引導、警示教育和管理,并明確各方職責,加強信息溝通。在學業預警工作開始前,教師要告知學生不按時完成學業的后果,比如會被降級、強制退學,以致無法按時畢業,讓學生充分知曉學校的相關制度。學校可以通過加強新生的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認知和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在學業預警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學校要充分發揮專業任課老師、班導師、輔導員、班長和助教生的作用,及時發現問題,對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學生予以重點關注,生生攜手、師生攜手、學院與家長攜手、一對一幫扶,幫助學業預警學生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困難。
2.多管齊下,構建行之有效的幫扶機制
學業預警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因此,學校應構建行之有效的幫扶機制。學校可以通過加強新生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認知和興趣;通過提高課外活動的學術含量,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通過加強宿舍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等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3]
首先,學校需對受到學業預警的學生進行根源分析,以便分類引導。學業困難的學生一般有以下幾個類型:(1)暫時性學習困難學生:這類學生需要學校給予正面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其學習熱情;(2)能力型學習困難學生:這類學生學習上的主要障礙是學習能力差,學習努力但學習效果不好,如果其學習狀況長期沒有得到改善,將會影響學生的自信心,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3)動力型學習困難學生:這類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態度消極,思想渙散,學校需要及時對這類學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4)消極型學習困難學生:這類學生經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在解決學習問題之前,學校首先要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積極面對生活,由此方可解決學習問題;(5)適應型學習困難學生:新生在適應大學環境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多種心理矛盾和沖突,從而出現學習學業問題,學校需重點加強對這類學生的教育引導。
其次,學校要高度重視學業困難學生的成長,確保幫扶計劃責任到人、措施得力、執行到位。學校需制訂學業幫扶工作方案,為每類學習困難的學生制訂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在幫扶過程中,學校要建立學業預警學生學習檔案,如學業預警通知的存根與回執、幫扶學習手冊、學生成績單等材料。在幫扶過程中,教師要保護學習困難學生的自尊心和個人隱私。學校在學業幫扶過程中做到多管齊下,方能構建行之有效的幫扶體系。
(1)生生攜手:實行助教生幫扶機制,學校遴選成績優秀、責任感強、熱心服務的優秀學生加入助教工作,與學業預警學生結對子,實行“一對一”“多對一”等多種幫扶形式。為充分發揮助教生的積極幫扶作用,學校可給助教生發放一定的助教獎學金,并對幫扶成效排名靠前的助教生頒發“優秀助教生”證書,以此激勵助教生。學校也可按課程建立學習小組,發揮朋輩輔導的作用,讓學業困難的學生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提高和進步。
(2)師生攜手:學校要指派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較強責任心的專業老師與學業困難學生建立聯系,并形成制度。班導師要充分發揮“導學、助學、督學”的作用,對幫扶生的思想、學業、生活等多方面進行了解和鼓勵,每月做好記錄(班導師談話/輔導記錄表),以便掌握班級每名學業困難學生的情況,在學生的學業和生活上對其進行指導。
(3)學院與家長攜手:建立健全學院—家長—學生聯動制,學院需及時將學習困難學生的在校表現、學業成績上報給學生家長,協助學生家長共同幫助學業困難的學生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困難。
最后,學院要實施幫扶成果導向考核,對班導師和助教生分別給予不同的激勵機制。在學期初,學院要對受預警學生的幫扶成效進行分析總結,對班級受預警的學生人數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分析,將學業幫扶的效果與班導師的考核進行掛鉤。學院要對幫扶效果好、成績提升快的助教生進行表彰,給幫扶成效排名靠前的助教生頒發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