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興軒
2023年全國兩會是凝心聚力、共謀發展、共創未來的一次盛會。成都市投資促進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兩會精神,擔當實干、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高水平招商引智新成效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成都篇章。
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建圈強鏈招商引智工程”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發展根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成都市投資促進系統將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全力開展建圈強鏈招商引智系列攻堅行動,做深做實“鏈主企業、公共平臺、中介機構、產業基金、領軍人才”協同招引模式,助推全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一是強化鏈主鏈屬企業招引做大產業鏈。以產業建圈強鏈、保供穩鏈為導向,聚焦集成電路晶圓制造等缺弱環節,分鏈梳理重點目標企業,形成產業鏈招商方案,分級組織拜訪對接。市區協同攻堅在談鏈主鏈屬重大項目,制定項目專案,臺賬式分解市級部門、市屬國企;統籌市區開展分級調度,及時報請“鏈長”等市領導調度協調難點堵點,聚力推動項目加快簽約落地。二是強化招才引智做強創新鏈、人才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落實《成都市“雙招雙引”頂尖科技創新團隊支持辦法》,用好“菁蓉匯·校企雙進”等活動平臺,靶向引進一批產業鏈核心技術團隊;建強用好駐北京、上海、深圳人才工作站,健全專家咨詢、重點人才推薦等機制,及時舉薦一批產業領軍人才;堅持“引項目”“聚人才”有機結合,以重大項目落地帶動領軍人才、創新團隊落地。三是強化產業基金招商補齊資金鏈。落實《關于建立全市資本招商協同聯動機制的通知》,深化重大項目與市級基金、市屬國企的對接聯動,做實聯合會商、聯合盡調,構建全程聯動的工作閉環。依托重產基金、科創投加快促進集成電路等領域重大在談項目落地;支持與“鏈主”、創投機構共建專業子基金,以股權投資撬動產業鏈關聯項目落地,實現基金投資對先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和區(市)縣兩個“全覆蓋”。
聚焦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推進“外資項目提質增量工程”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成都市投資促進系統將搶抓歐洲產業轉移、服務業開放試點等重大機遇,著力做大外資增量、做優存量、提升質量,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一是優化服務保障“穩存量”。圍繞成都重點外資企業,定期組織市區座談會、下沉調研等,建立“兩庫一臺賬”(配套企業數據庫、利潤再投資項目庫和企業問題臺賬),宣介外資政策,鼓勵在蓉再投資。建立跨部門、多元化外資企業問題協調機制,充分利用12345親清在線等涉企服務平臺,統籌協調和解決外資外企困難問題,推動企業深耕成都、做優做強。二是強化靶向招引“擴增量”。挖掘赴境外上市融資、有外資背景的中資企業來蓉投資;引導本土企業在境外開展上市、并購等融資活動,返投成都重點產業。抓好省、市外資政策落地,對新能源、綠色低碳等領域標志性重大外資項目,給予用地、能耗等重點保障。加強與駐蓉領事機構、外商協會、華人華僑、科研機構等合作,多維捕捉外資信息,全面拓展招商網絡。三是深化項目攻堅“提質量”。搶抓歐洲制造業轉移機遇,深度挖潛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對歐產業合作空間,強化歐洲外遷企業及配套中小企業招引。制定鼓勵設立和發展外資研發機構等政策,持續引進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優質外資企業,全力推動外資利用擴量提質。四是搶灘出海招商“增質效”。以結果和需求為導向,會同市政府外辦等市級部門、市屬國有企業、區(市)縣、鏈主企業等開展出海叩門招商,積極拜訪已在蓉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等企業海外總部、歐美日韓等地外資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等,多維挖掘項目信息、推動外資項目進展。舉辦“話機遇、促合作”系列境外推介活動,積極參加境外重點展會,進一步延伸拓展招商觸角。
聚焦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推進“產業綠色低碳招商工程”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政府工作報告圍繞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發展循環經濟等系列舉措。成都市投資促進系統將以產業建圈強鏈和綠色低碳為導向,全面深化重大項目招引預評估,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產業招商,助力全市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一是深化實施項目準入預評估。貫徹“四大結構”優化調整要求,市區分級開展重大項目準入預評估,建立市級部門項目聯審機制,借力專家智庫科學評估項目圈鏈貢獻,確保符合全市產業導向。突出綠色低碳發展,全面評價項目土地、能耗、環保等要求,從源頭上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防止“兩高一低”項目盲目引進。強化結果運用,對優質項目在基金參與、國企參股、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予大力傾斜,有效提升在談項目參評積極性。二是全面開展綠色低碳產業招商。聚焦動力電池、儲能、光伏、氫能等領域,梳理鏈主鏈屬企業、領軍人才及團隊,精準拜訪對接。發揮寧德時代、中創新航等鏈主企業帶動效應,招引電池領域關鍵“鏈屬”企業。依托成都市場規模、綠電、能源保障及價格等優勢,積極招引中科海鈉等鈉離子電池企業和協鑫光電、纖納光電等鈣鈦礦電池企業及領軍人才團隊,提前布局前沿賽道。三是深入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招商。推進“電動四川”行動計劃,繼續深挖與一汽集團等龍頭企業合作空間,全力推動在蓉布局新能源整車項目;圍繞一汽大眾、豐田、吉利等鏈主企業,針對產業鏈關鍵環節,靶向招引上下游配套企業,打造安全可控產業鏈供應鏈;圍繞自動駕駛、動力系統等發展前沿領域,引進一批研發技術中心、聯合實驗室、院士科研工作站,全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聚焦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區域產業協同招商工程”
圍繞建強“都市圈”深入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圍繞打造“經濟圈”強化成都都市圈與重慶都市圈的規劃對接、政策銜接和功能鏈接,是成都今年的重點工作。成都市投資促進系統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都市圈建設等戰略機遇,圍繞構建“五區共興”格局,按照“三個做優做強”部署,全面推進市域協同招商、市州聯合招商、成渝協作招商,更好引領區域發展、服務國家全局。
一是全力深化市域協同招商。貫徹“三個做優做強”戰略部署,做深做實成都高新—郫都等共建園區重大項目招引,推進新建一批共建產業園區。組織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區(市)縣,走深做實結對拜訪、協同投資推介等實質性合作;推動已建立信息流轉機制的區(市)縣,協同招引“總部+基地”“鏈主+鏈屬”等項目。積極抓好重點經濟指標共享申報、審核備案等工作,充分激發區(市)縣協同招商積極性與創造性。二是全面開展市州聯合招商。落實《成都都市圈聯合招商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建立活動共辦、信息共通、平臺共享、項目共引等聯合招商機制。與甘孜、阿壩、涼山等協同開展綠色低碳等領域招商合作,推動優質資源互補共享。支持區(市)縣與兄弟市州強化合作,共同招引“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等項目,形成干支聯動、區域共興格局。三是積極推動成渝協作招商。進一步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招商協同協作,從協同機制建設、協同平臺打造、產業資源整合等方面重點著力,進一步深化產業協作、招商協同,助力構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的成渝現代產業體系。
聚焦項目落地見效,推進“優化全生命周期服務工程”
成都提出,要加大項目投資力度,圍繞“六個一批”高質量抓項目、抓高質量項目,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成都市投資促進系統將持續加強招商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完善招商引智考核體系,加強跟蹤督導和幫帶服務,保障重大項目加快簽約注冊、落地實施、投產運營。
一是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會同市發改委搭建全市招商引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平臺,全力做好重大項目統一入庫、統一移交、統一跟進、服務保障等工作,推動建立重大項目從前期在談、簽約注冊、開工促建到后端運營的全生命周期工作閉環。二是構建全市招商引智高質量目標體系。突出招大引強、制造強市、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區域協同招商等,增設都市工業項目、人才團隊、制造業固投、外商直接投資、協同招引項目等指標。壓實市級部門主體責任,設置市投促局牽頭招引重大項目指標、信息獲取指標,向相關市級部門、市屬國有企業細化分解重大項目協同招引、信息獲取指標。三是強化考核督導和跟蹤服務。突出過程管理和跟蹤幫帶,會同市級相關部門,落實紅黑榜季度考評、月通報等制度,按月對各責任單位項目促進和“一把手”招商情況進行全市通報。堅持督導督幫協同推進,對目標進度滯后的區(市)縣提前預警,指派專人“一對一”上門幫扶,積極開展業務培訓指導,保障項目招引成效和工作落實,確保形成全市招引“一盤棋”。
(作者系成都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