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龍泉驛區委組織部
龍泉驛區堅定落實市委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探索“驛企建圈·強鏈共興”黨建模式,以實施“紅色領航”“先鋒攻堅”“黨建賦能”三大行動為抓手,不斷釋放黨建引領“紅色動能”,用黨建鏈串起產業鏈、整合供應鏈、激活創新鏈,聚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紅色領航”行動,織密組織體系,點燃產業“建圈強鏈”新引擎。
一是優化調整產業鏈綜合黨委。以鏈主企業為主體,統籌行業主管部門、屬地街鎮、配套企業,全覆蓋成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產業鏈綜合黨委7個,組建產業鏈、區域性黨組織8個,覆蓋鏈上企業213家。
二是擴大鏈上企業“兩個覆蓋”。實施上市、規上、“專精特新”、中小微四類企業“兩個覆蓋”集中攻堅,針對無黨員或僅有個別黨員的“兩新”組織開展“育苗計劃”,去年以來優化調整35名專職黨務工作者和86名黨建指導員,新建黨組織108個,推動鏈上企業黨組織應建盡建、動態清零。
三是健全兩新黨建工作機制。優化調整“兩新”工委成員單位26個,成立園區、行業、街鎮等綜合黨委23個,健全調查研究、議事協調、分工協作、督查落實、委員述職等工作機制,建立多部門聯動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構建起“黨委統、產業攏、部門促、企業聯”的產業建圈強鏈發展格局。
實施“先鋒攻堅”行動,聚焦項目引育,夯實產業“建圈強鏈”新支撐。
一是招商火線黨員當先鋒。在項目招引攻堅戰中,抽調56名黨員干部成立8個招商突擊隊,2022年共簽約引進重大產業化項目20個、產業鏈關鍵配套項目16個,其中百億級項目2個,創造項目招引“龍泉速度”,相關工作3次進入全市招商引智工作“紅榜”。
二是服務前線黨員擔使命。在產業鏈組建“鏈企先鋒隊”230余支,招募項目建設黨員志愿者2000余人,做實“凝聚鏈能量·驛企創未來”黨建服務品牌,會同發改、商務、住建等職能部門暢通項目促建“綠色通道”,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絡和項目跟蹤機制,為鏈上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三是生產一線黨員作表率。聚焦鏈主需求指定“1對1”專班專員,在鏈上企業生產一線廣泛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區”200余個,引導鏈上企業黨組織成立科技創新先鋒隊、產業服務攻堅隊60余支,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發展,2022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36.2%。
實施“黨建賦能”行動,整合發展資源,培育產業“建圈強鏈”新動能。
一是激活人才賦能發展。聚焦重點產業鏈編制“高精尖缺”引才目錄,打造成都經開區技能人才培育聯盟,創新開展“院士龍泉行”系列活動,建立“校地合作項目”200余個,累計建成市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157個,引育高層次人才363名。
二是黨建搭臺服務發展。圍繞“黨旗領航·聚力發展”主題,開展政企互動主題黨日活動60余次,開展“直播送崗+余姐探崗”就業服務24場,“一鏈一策”“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400余個,推動有關部門將685家企業納入“蓉易貸”白名單,累計兌現“退減免緩補獎”政策資金61億元。
三是健全機制保障發展。建立黨員干部“包鏈興企”工作機制,32名區級領導、26家兩新工委成員單位黨員干部全覆蓋包聯鏈主企業、重點企業178家,推行黨建工作“清單考核+結果運用”機制,對在服務產業“建圈強鏈”、助力企業發展表現突出的鏈上企業黨組織補助黨建經費477萬元,全力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互融共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