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俊燕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共云南省委為了有步驟地整頓全省黨員干部思想作風,提高干部的思想政策水平,進一步加強黨的戰斗力量,以便更好地領導全省人民完成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的中心工作和土地改革的艱巨任務,1950年8月,中共云南省委作出開辦黨校,大力整訓干部的決定。自1950年下半年至1951年下半年,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的號召,走進黨校,投入到全面系統的黨性黨風教育中。
新中國成立后,黨從過去領導武裝斗爭掌握局部政權,到執掌全國政權,領導人民建設新社會、新國家,在這個劃時代的歷史進程中,黨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但是,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卻面臨新的問題。在思想上,黨內一些黨員干部在取得革命勝利后產生了驕傲自滿和居功自傲的情緒,丟掉了艱苦奮斗的傳統。在組織上,由于黨員發展過快,客觀上存在考察不嚴的情況,很多人思想作風不純,沒有來得及給予有計劃的教育培訓。在作風上,官僚主義、命令主義作風有所滋長,為完成工作采取蠻橫態度,引起人民不滿。黨內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存在的問題,嚴重削弱了黨的戰斗力,影響到黨的執政能力和新形勢下黨的任務的貫徹落實,嚴重影響著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威信。對黨員隊伍進行全面系統的黨性黨風教育已勢在必行。
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在全黨全軍開展整風運動的指示》,要求各級黨組織堅決執行中央指示,在和各項工作任務緊密結合而不是分離的條件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6月,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就整風運動作出了具體部署,這次整風運動的目的是讓黨的干部明確階級立場與群眾觀點,端正思想,加強黨性,密切與群眾的聯系。主要任務是通過整風運動,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驕傲自滿情緒和官僚主義、命令主義作風,改善黨和人民的關系。
根據中共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1950年7月,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一次代表會議作出在全省整訓干部的決定。會議決議提出:“各級黨委大力整訓干部,通過學習文件檢查工作,總結經驗,掌握批評與自我批評,克服嚴重存在的官僚主義、命令主義,批判和克服地富思想與一切非無產階級觀點,樹立堅定的無產階級觀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思想上、政策上提高干部水平,并大量培養工農干部,進一步密切黨與人民的聯系”。時任云南省委第一書記宋任窮在會議總結講話中強調,要利用黨校大力整訓干部,結合整風“適當批評地富思想”,明確階級觀點,以此作為云南整風運動的中心。
11月13日,在中共云南省委擴大會議上,宋任窮就云南省黨組織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他指出:云南的黨、干部包括原“邊縱”部隊是在反美反蔣中發展起來的,外來干部對云南的歷史缺乏研究,或存在著經驗主義的毛病。綜合來講,云南黨組織存在著組織上、思想上、作風上的不純,要有計劃地進行整頓,必須加強整風,提倡群眾觀點、群眾路線。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一次代表會議“關于征收公糧的總結”中也對云南黨組織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由于黨的組織迅速發展,造成黨員干部成分不純,思想不純的情況。加以部分地區組織生活松懈,教育薄弱,忽視思想領導和思想教育,以致干部工作作風極為不純,官僚主義、命令主義普遍存在和發展。”
此后根據省委關于整訓干部的指示及省委組織部關于整頓組織的工作步驟,全省各級黨組和黨員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和云南省委的號召,投入到整訓黨員干部的整風運動中。云南的整風運動自1950年下半年開始,經過分批整訓,于1951年底結束。整風的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干部。整風的主要方式是閱讀指定文件,總結工作,查找問題,分析情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整個過程大致分三個階段:一是進行組織動員,查找各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二是結合實際,著力解決問題,三是進行個人思想的總結和反思。
根據中共中央和西南局整訓干部的指示和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一次代表會議的決議,1950年8月7日,中共云南省委制定了《云南省委關于開辦黨校的決定(草案)》,決定利用黨校大力整訓干部。
《決定》明確了省委開辦黨校的目的和宗旨是有步驟地整頓全省黨員干部思想作風,提高干部的思想政策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加強黨的戰斗力量,以便更好地領導全省人民完成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的中心工作和今后土地改革任務,爭取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省委黨校第一期于1950年9月1日開學,學習時間1 個半月,以后續辦第二期、第三期。黨員干部進黨校學習的內容,重點是加強群眾觀點,明確階級立場,提高政策思想水平,糾正官僚主義與命令主義,一切要與當前實際工作相結合,以檢查剿匪、征糧、統一戰線、接管城市、群眾運動等入手,結合閱讀文件與聽取報告,從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找出政策執行得正確或不正確,思想作風為什么有好有壞的原因,以便吸取經驗教訓,得出結論,作出鑒定,達到政策水平與思想作風進一步提高的目的。
《決定》中規定了黨員干部進黨校要學習和參考的書籍和文件。其中必讀文件有:斯大林“論自我批評”、毛澤東“論自我批評”;斯大林、毛澤東“論共產黨員要善于和非黨群眾團結合作”,劉少奇“關于黨的群眾路線問題”;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決議第十條,毛澤東“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毛澤東在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的閉幕詞,宋任窮在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一次代表會議上的總結及貫徹減租退押、土地改革等相關法律法規。參讀文件包括:劉少奇“五一”報告,《人民日報》及《云南日報》“七一”社論,中共中央西南局“七一”告全區黨員書,鄧小平、宋任窮在“七一”大會上的講話。學習方法以閱讀文件、小組討論、聯系實際互相結合,以啟發、反省、總結及提高思想為主。

1950年8月7日,《云南省委關于開辦黨校的決定》(草案)(節選)
為做好整訓干部的組織保障工作,《決定》明確黨校校部設校長一人,教育長一人,秘書科、組教科、總務科各若干人。校部之下按學員人數及工作性質分設三班,班之下設支部,支部之下設小組。為達到黨組織與行政組織及學習組織的統一,保證領導一元化,規定黨的正副小組長應即為生活的及學習的正副組長;黨的支部應即為學習支部,即基本的生活單位。班委員會應即為總分支委員會,由各班班長(總分支書)和校部教育長及各科科長組成校務委員會。校務委員會按校長意旨處理內外事務,并接受黨總支委的領導。總支委以校長為書記,教育長為副書記,以各班班長及校部主要科長為委員。總支委員會直接由省委領導。
省委在《決定》中要求各級黨委應積極做好黨員干部進黨校的準備工作,在干部中進行廣泛的宣傳動員,督促參加黨校學習的同志在開學前收集各項有關文件,認真自學。各級黨委要收集有關整風時檢查工作的材料,每個地(市)委總結一、二個典型鄉或村的材料,在開學前報送省委。
經過省委黨校的緊張籌備,1950年9月1日,第一期黨員干部進黨校整訓學習班開學,全省范圍內的黨員干部進黨校整訓活動拉開帷幕。從1950年9月至1951年6月,中共云南省委在省委黨校先后舉辦了3 期以全面系統的黨性黨風教育為目的的學習班,先后輪訓地方縣級以上黨員干部、工人黨員共1036 名。
此次黨員干部進黨校活動的方針是:“著重對學員進行思想教育提高,在思想覺悟提高的基礎上再進行組織整頓。”并結合干部在減租退押、清匪反霸及未來的土地改革中的正確立場與思想作風進行整訓,為云南省減租斗爭和土地改革工作做好干部的思想準備。每期輪訓班學習時間為1—3 個月。第一期、第二期學習班以縣級黨員干部為主要對象,干部整訓班主要是地方縣級以上、部隊營級以上黨員干部。第三期增加了工人黨員班和組織員培訓班,工人黨員班主要是各工廠和企業生產積極,與群眾有密切聯系的工人黨員。組織員訓練班學員每縣1 個名額,由縣委選送,地委推薦。根據省委的要求,黨員干部進黨校學習的任務主要是通過閱讀文件、總結征糧或城市工作經驗,展開從上而下與從下而上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達到明確階級立場與群眾觀點,提高思想政策水平,糾正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的整風目的。
省委黨校將各學習班的學習任務分四個單元進行,對學習內容和要達到的目的都作了具體的要求。第一單元,時間1 周。以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三中全會上作的報告及領導整風運動的基本環節,斯大林、毛澤東“論自我批評”為主要學習材料;以省委關于加強干部整風的補充指示等文件為參考材料。要求學員要充分認識當前國內外形勢及全國的總任務,深刻了解整風的意義,端正學習態度,打破思想顧慮,為檢查工作及個人反省作好準備。第二單元,時間2 周。農村工作干部以斯大林、毛澤東“論共產黨員要善于和非黨群眾團結合作”、劉少奇“關于黨的群眾路線問題”及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一次代表會議總結第二部分為主要學習材料,以“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等相關文件為參考材料。要求學員要認識群眾路線是我黨的階級路線,明確群眾觀點,批判剝削階級對待人民群眾的反動觀點,認識什么是官僚主義與命令主義以及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從而聯系工作檢查個人思想作風,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達到端正立場、加強群眾觀點、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的目的。而城市工作干部,除學習關于群眾路線的相關報告及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一次代表會議總結外,還需要以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第(三)、(四)、(六)各節為學習重點,并以陳云《為什么要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和劉岱峰《西南財政工作的報告》等文件為學習參考材料。要求學員學懂弄通在城市為什么必須依靠工人階級,為什么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等問題,聯系檢討個人脫離工人階級的思想作風。第三單元,時間3 周,學習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決議第十條等文件,進行思想總結,作出個人鑒定。第四單元,時間1 周。以劉少奇關于土地改革的報告,劉伯承關于“西南區的工作任務”,鄧小平在“向西南軍政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報告”為主要學習材料,并以減租報告、農協章程等文件為參考,要求了解農村中土地關系和階級剝削等情況,進一步提高階級覺悟,認識減租退押對土地改革工作的重大意義;學習掌握黨在減租退押工作上的基本政策,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思想認識。

1950年8月省委黨校第一期學習計劃

1950年11月30日省委黨校第二期學習計劃
學習方法上,根據省委關于加強干部整風的補充指示和省委組織部關于整頓組織的指示要求,學員以閱讀文件,小組討論,領導作報告等形式互相結合,在學習中充分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聯系實際進行反思。要求省委黨校要發現典型,掌握典型,并在典型教育中啟發學員的思想自覺性。在領導上采取“啟發自覺”的基本方針,但必須結合“組織督促”,注意掌握重點,逐步解決問題。
中共云南省委高度重視此次黨員干部進黨校活動,規定了整訓的方針政策,并隨時了解整訓的情況,抓好整訓運動的每個環節。在學習過程中,省委黨校堅持黨的原則,逐漸形成骨干團結中間,中間帶動落后的良好態勢,使整訓黨員干部成為群眾性的思想自覺運動。廣大黨員干部在整訓中認真鉆研文件,切實聯系實際體會文件的精神實質,提高了正確掌握政策的能力和思想水平。同時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坦誠地談心交心,查找問題,改進了工作作風。此次黨員干部進黨校的輪訓,達到了教育黨員,提高思想政策水平,糾正和端正黨風的目的。
新中國成立后云南黨員干部進黨校活動是中共云南省委成立后首次對我省黨員干部進行全面系統的黨性黨風教育。通過為期近一年的活動,使云南廣大黨員干部認識到人民政權的建立并不是革命任務的結束,而是新的更艱巨工作的開始,給全體黨員干部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