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蘭 梅笑薇


[摘 要]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既給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帶來了促進效應,也帶來了抑制效應。為分析金融科技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綜合影響,利用2012—2021年我國八家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十年年報數據,構建面板數據模型,進行實證分析,進而得出結論,金融科技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影響顯著且呈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金融科技;股份制商業銀行;盈利能力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3.041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3-0136-03
0? ? ?引 言
2022年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供了未來階段金融科技的發展方向及建議,以及金融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思路、工作任務、發展目標和政策保障[1]。因為金融業與科技不斷融合發展,所以商業銀行無法繼續依賴宏觀經濟高速增長,科學技術對金融業的作用日益增強,先進技術在金融行業的運用不斷增加。而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業的主體,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商業銀行。如何在新金融模式中借助科技的力量實現轉型升級,提高經營效率來增強自身盈利能力,是商業銀行亟待解決的難題。
目前股份制商業銀行在發展金融科技的商業銀行中更具有代表性,而上市銀行的信息數據更加完整,同時為保證信息披露完善,提高研究結果準確性,本研究選取在2011年前上市的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作為研究對象。
1? ? ?股份制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現狀分析
1.1? ?資產收益率下降,資產規模卻不斷增加
如表1所示,八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其中六家的總資產收益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八家凈資產收益率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尤其在2020年下降趨勢明顯。但分析銀行的資產規模,八家商業銀行均呈現上升趨勢,資產收益率和資產規模的變動呈現兩極化。
1.2? ?不良貸款率略有下降,但資產質量仍需觀察
不良貸款率反映了商業銀行風險水平,從而會對其盈利能力產生影響[2],整體來看近兩年的不良貸款率與2020年相比略有下降。但在2021年,民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79%,浦發銀行為1.61%,華夏銀行為1.77%,其中民生銀行和浦發銀行與2012年相比,漲幅超過1%。
1.3? ?成本收入比略有上升,成本控制仍需關注
成本收入比反映了商業銀行為獲取每單位收入所需支付的成本。該比率越高,說明銀行的盈利能力越弱,為獲取同樣的收入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在2021年,所選商業銀行中有六家的成本收入比呈現上升趨勢,兩家有下降趨勢但不明顯,由此可見還需要進一步控制成本。
2? ? ?金融科技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影響的理論分析
2.1? ?金融科技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競爭效應
首先,需求端客戶選擇偏好變化會導致客戶流失。金融科技不斷發展,客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隨著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增強,收集信息能力及信息處理能力逐漸變強,因此對個性化和定制化的金融需求上升,第七次人口普查報告顯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 836萬人,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但是目前商業銀行的產品及服務缺乏個性化,吸引力低。在金融科技發展的背景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提供多樣化服務的競爭者大量出現,搶占銀行現有客戶和未來潛在客戶[3],導致銀行市場份額下降。
其次,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受到金融科技的沖擊。存款業務作為核心部分,為銀行的資產和中間業務提供基礎。當下第三方支付平臺和互聯網理財產品增多,消費者開始使用手機和網絡支付等方式進行交易,而非傳統的銀行卡支付,金融科技為其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務,同時提供了更多個性化存款產品,而且手續費更低,這使得銀行的存款業務面臨競爭壓力。同時,目前銀行的貸款門檻較高,更偏好于采用抵押擔保的信貸模式,信用貸款的準入條件更加嚴格、貸款流程更長,對借款人的責任追究也更加嚴厲。然而,金融科技公司憑借自身的優勢迅速發展了貸款業務,借助科技手段縮短了等待時間,大大擠壓了銀行原有的客戶群和潛在客戶。
2.2? ?金融科技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技術溢出效應
從商業銀行視角出發,一方面金融科技可以有效降低銀行的運營成本。金融科技可以幫助銀行實現自動化流程,采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可以幫助銀行實現智能營銷,分析行內、交互和外部數據,利用相關算法對客戶進行畫像,準確分析客戶需求,從而降低人工交易成本,同時提高交易成功率。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借助區塊鏈點對點技術簡化貸款審核流程,構建智能且便捷的業務程序,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審核的準確性及可靠性,同時降低流轉成本。
從消費者視角出發,主要關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以及適配性,而傳統的銀行業務主要提供同質化產品,無法切實滿足客戶需求。金融科技的加入,能夠大力發展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性,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產品及服務,打造受眾更加廣泛的產品。同時金融科技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深入挖掘客戶的需求和偏好,為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4],同時金融科技還可以通過提高客戶的使用體驗,可以通過移動支付、在線開戶等技術手段,提高客戶的使用便捷性和體驗感,使客戶更加愿意選擇使用商業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增強客戶的黏性和忠誠度,從而增加商業銀行的收益。
3? ? ?金融科技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影響的實證分析
3.1? ?數據來源及說明
本文被解釋變量為商業銀行盈利能力,選取資產報酬率(ROA)作為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標。解釋變量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水平,以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課題組所編制的《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作為衡量金融科技發展水平的基礎,但是所選商業銀行大多覆蓋多個省市,而總公司則設置在一個發達城市,所以如果采用各省分公司所在地數字普惠金融指數評價,則會使各個股份制商業銀行金融信息化程度差別更小。因此,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搜索有關機構的金融許可證情況,并以分支機構在各城市的分布情況為權重,加權取對數得出金融科技發展水平指數[5]。控制變量為資本充足率、存貸比、不良貸款率、成本收入比、資產規模。數據主要來源于商業銀行年報、中國統計年鑒和Wind數據庫。
3.2? ?模型設定
ROA為商業銀行資產報酬率;FINTECH為加權取對數后的數字普惠金融指數;CAR為資本充足率、LDR為存貸比、NPL為不良貸款率、CR為成本收入比、LAR為資產規模;ε為擾動項。
3.3? ?實證檢驗及結果
3.3.1? ?單位根檢驗
因為所使用的面板數據包含2012—2021年的時間序列信息,因此對其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在一階差分后均通過ADF-Fisher和llc的單位根檢驗,因此可繼續進行分析。
3.3.2? ?模型選擇
面板數據模型分為混合效應、固定效應、隨機效應三類。F檢驗和Hansman檢驗結果顯示,F統計量為12.92,P值接近零,hausman檢驗中P=0.043 0<0.05。因此結論得出:不同變量之間的關系利用固定效應模型能更好地表達。
3.3.3? ?回歸結果及分析
如表2所示,金融科技指數回歸系數為0.288 4,且在1%的統計水平上顯著,由此可見金融科技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影響效果明顯。理論機制分析顯示,金融科技對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產生競爭和技術溢出效應,實證結果證實總體產生技術溢出效應,因此商業銀行應重視金融科技的應用。
4? ? ?促進股份制商業銀行盈利能力提升的建議
4.1? ?深化發展金融科技,提高客戶滿意度
當前金融科技的應用出現在金融機構的各個方面,同時也是服務客戶,提高客戶滿意度的重要工具。因此應從源頭關注金融科技發展,拓展跨界業務。首先,應該成立金融科技領導小組和研發應用部門,以培養復合型高科技人才為重點,設立金融科技研發基金,鼓勵內部人員自主研發,并與金融科技企業保持同步發展,使金融科技更好地融入到銀行的日常經營活動中,提高金融科技在銀行日常業務中的應用程度,讓金融科技真正為銀行服務。其次,應充分利用自身客戶及信息資源,結合大數據,建立數據分析系統,深度發掘潛在價值,為客戶提供定制性產品,提高客戶忠誠度。最后,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開展跨界合作,將金融服務與其他領域的服務、產品融合,打造創新型業務,提高盈利能力。
4.2? ?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機制,提高留存率
金融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為使金融科技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實現良性互動,應該充分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商業銀行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優勢逐步下降,對金融科技人才的留存率不高[2]。因此,應采取相應措施,構建合理的人才培養機制,增加對人才的吸引。首先,商業銀行應該建立一個多元化的人才隊伍,積極招聘具有跨學科背景的人才,以推動金融科技和其他領域的融合創新。其次,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應該提供合理的培訓和發展計劃,這些培訓計劃應該涵蓋金融科技的基礎知識、前沿技術和應用案例,以幫助員工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最后,應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機制,促進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和協作。銀行還應該加強內部溝通和協調,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作戰,以實現銀行金融科技的戰略目標。
4.3? ?加大金融監管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為了打擊金融犯罪,首先應該營造法治環境,通過細化執法標準、統一證據要求,完善執法和司法之間的聯系,加強與審計監督等部門的協作,以提高違法成本;其次,應加大金融監管數字化轉型,加強金融監管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網絡架構和運行維護體系,完善監管數據治理,打通信息孤島,有效保護數據安全;最后,應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實現更精準的風險評估和預警,從而有效控制不良貸款率,提高信貸業務盈利能力。同時應完善金融風險防范機制,化解深化金融科技應用的后顧之憂。
5? ? ?結束語
本文以理論機制分析為基礎,應用銀行資產報酬率、普惠金融指數等數據,分析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可得出以下結論:金融科技與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存在正相關關系,因此股份制商業銀行應重視金融科技的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1][作者不詳].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
(2022—2025年)》[J].中國金融家,2022(增刊1):14.
[2]王偉,吳俊飛,王俊濤.數字經濟背景下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與政策建議[J].創新科技,2022,22(7):21-33.
[3]熊健,張曄,董曉林.金融科技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擠出效應還是技術溢出效應?[J].經濟評論,2021(3):89-104.
[4]于波,陳紅,周寧.綠色信貸、金融科技與商業銀行盈利能
力[J].統計與決策,2021,37(14):161-164.
[5]邱晗,黃益平,紀洋.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行為的影響:基于互聯網理財的視角[J].金融研究,2018(11):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