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王妍 歐陽可可
派出所名稱:安徽省濉溪縣公安局百善派出所。
建所時間:1980年3月。
轄區概況:轄區面積約260平方公里,有22個行政村,常住人口12萬人,年均接警量3000余起。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14人、輔警48人。
榮譽:一級公安派出所。2007年被命名為“全國青年文明號”,2007年被評為 “全省優秀基層單位”, 2021年被命名為“三零所隊”,榮立集體三等功2次。

所長歐陽可可在警民聯調室調解糾紛
群公告:“社區警務隊駐村啦!”
“咱們百善派出所組建了社區警務隊,以后我們就常駐在這里了。大家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來警務室啦!”
2022年9月,安徽省濉溪縣公安局百善派出所社區民警張志虹在“網上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內發了這樣一條消息,引起了群內成員的關注。消息發出后的第二天,便有村民來到道口村部。果然,遠遠就看見了那“社區警務一隊”的門頭格外顯眼。在門口一側的墻上還掛著一塊告示牌,村民不僅可以通過告示牌了解警務隊工作人員的相關信息,還可以把自己的需求寫在牌子上進行預約。社區民警將會根據村民留下需要辦理業務的時間、內容和辦理方式進行合理安排,既節省了村民前往派出所的路程,又免去了排隊辦理業務的煩瑣,真可謂是既省心又省力。
正如村民看到的一樣,通過社區警務隊開通的公安業務服務窗口,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相關業務。通過“預約服務”,社區警務隊還可以為殘疾人、孤寡老人、軍烈屬或有特殊需求的群眾錯時辦證、送證上門,讓服務“零距離”,讓群眾更方便。2022年9月份以來,社區警務隊共開展入戶走訪403次,錯時辦證34人次,送證上門服務30次。
道口村位于百善派出所轄區中心位置,選擇將社區警務一隊安置在這里,是百善派出所根據周邊地區的實際情況精心研究作出的決定。近年來,百善派出所立足農村地區地廣、人多、警力不足的特點,按照“1+1+N”的模式組建了3支社區警務隊,每隊配備1名專職社區民警、1名兼職社區民警和5至7名有特長的輔警,包括1名人熟、地熟的屬地輔警,1名信息化水平較高的年輕輔警,1名善于調解矛盾糾紛的年長輔警等。除警務一隊就地設置在派出所內,道口村和葦波村社區警務隊的辦公地點均“駐”在村里,設有服務接待、警民聯調、值班備勤等功能室,配備了應急救護、便民服務設施和交通工具,警務隊人員不再參加派出所值班,沒有破案、追逃等任務,真正實現了警力沉在一線、干在一線,切實拉近了與人民群眾的距離。

百善派出所社區警務二隊

警務崗位公示牌

百善派出所5G數字鄉村視頻監控中心

監控中心民警工作常態
“我被人打了!”1月31日,百善派出所接到村民報警,稱有人拿磚頭將自己的頭部打傷。接警后,距離該村民所在的黃新莊最近的社區警務一隊民警迅速前往事發現場進行先期處置,將正在毆打報警人的朱某軍控制,避免其對報警人造成更大傷害。
承擔轄區內警情的處置、就近接警處警是社區警務隊的基本職能之一,警務隊及時介入調解引導,有效避免了“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的發生,實現了管控更嚴密有效。轄區發生案事件,由社區警務隊先期到達現場開展平息事態、保護現場、調取監控、控制嫌疑人等工作,待值班案件辦理隊趕到現場后,“兩隊”協同開展工作。對于現場情節輕微且符合調解程序的違法行為,積極開展調解工作;符合調解規定的治安案件且無法當場調解的,社區警務隊將雙方當事人帶至就近村委會或聯調室進行調解,案件辦理隊留在現場負責證據收集、現場勘查等工作。如當事人明確表示不愿調解或調解不成功的以及其他不適宜調解的行政案件,及時移交案件辦理隊受案查處,后續關注跟進、協助調查化解,避免產生次生案件,落實就近接警處警。對于糾紛、求助類警情,警務隊則全程負責,直至處置完結。
百善鎮村民鄒某煥和鄒某光兩家因宅基地權屬不清發生糾紛,雙方積怨已久且矛盾尖銳。社區警務二隊的民警得知后主動介入,掌握癥結,通過耐心釋法明理,聯調員情理溝通,終于讓二人握手言和并簽訂了調解協議書。
社區警務隊的“警民聯調室”是促進村民和諧的重要紐帶。百善派出所聘請了有豐富調解經驗的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為聯調員,對于老百姓的日常糾紛,“警民聯調室”第一時間進行調處;對于疑難復雜需要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和人員配合調處的矛盾糾紛,“警民聯調室”及時向鎮綜治辦報告,鎮綜治辦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派員參與調解或直接介入調處,最大程度實現“矛盾不上交”;與百善人民法庭聯合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分工聯調”的庭所聯調機制,不斷提高化解效率。
百善派出所以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目標,緊盯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堵心事,把派出所“搬”到老百姓家門口,真正實現了“服務不缺位”。2022年9月份以來,共通過庭所聯調化解矛盾糾紛26起,當事群眾滿意率100%。
社區警務一隊的墻上,赫然寫著“平安與您更近,民警與您更親”12個字。百善派出所積極作為,在鎮黨委的支持下建設“平安鄉村”5G監控點600余個,實現了全鎮鄉村重要路口路段全覆蓋,在社區警務室即可實現視頻巡邏防控,為公安機關治安防范、打擊犯罪、服務群眾提供有力支撐,讓百姓更安心。以社區民警為牽動,依托基層村居組織,充分發動群眾,建立村級治保會、村級巡邏隊、“江淮義警”志愿者巡邏隊等群防群治隊伍7支,健全完善“公安+治保+義警”巡防體系和“十戶聯防”鄰里守望等治安防范措施,構建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村居巡防網絡,有效減少了可防性案件和安全事故的發生,落實巡防“一張網”,讓百姓更踏實。
“警務前置,警力下沉,既是公安改革的重點,也是公安改革的難點。”濉溪縣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宋愛軍說:“百善派出所做強‘兩隊一室’工作舉措,成功破解了這個難點。我們到社區去,到村莊去,到田間地頭去,和老百姓‘融’到一起,共同維護治安秩序。這就是我們自己的模板,具有很好的引領價值。”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百善派出所將一如既往地當好“人員場所的管理員、社情民意的收集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群防群治的組織員、法律政策的宣傳員、便民利群的服務員、各類事故的安全員”,充分發揮好社區警務隊“橋梁紐帶”和“平安前站”作用,全力推動社區警務向縱深發展,著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努力構建警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