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

2023年2月8日,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火車脫軌5天后,工作人員在現場處理污染物。

2月19日,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火車脫軌導致有毒化學物質釋放到空氣、土壤和地表水中。圖為當地社區街道上的空氣質量儀表

2月15日,東巴勒斯坦鎮的居民聚集在一所高中舉行市政廳會議。
火車傾倒導致有毒物質泄漏,身處危機中心的俄亥俄州居民被迫逃離家園……這是美國電影《白噪音》中的故事情節。令人沒想到的是,電影上映一年后,類似的災難竟在真實世界上演。
當地時間2月3日,一列由150節車廂組成的貨運列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附近脫軌并引發火災,導致車廂內裝載的有毒化學物質氯乙烯外泄。氯乙烯被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認定為致癌物質,在室溫下為無色易燃氣體,燃燒時可產生光氣(碳酰氯)和氯化氫等有毒氣體。
災難發生當天,當地政府發布疏散令,約1900名居民緊急撤離。此后,陸續有當地居民報告眼睛有燒灼感,部分人出現咳血和頭疼等癥狀。
2月8日,在當局解除疏散令后,居民埃里克·懷特寧返回了自己的家。他表示,晚上的空氣聞起來就像是“過度氯化的游泳池”,讓他的眼睛火辣辣地疼。
俄亥俄州自然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化學品泄漏事件發生后,已有包括魚、雞、狗和狐貍等近4.4萬只動物死亡。但官方依舊堅稱,沒有跡象表明是化學物質導致河中動物死亡;在對事故發生地的空氣和水質進行檢測后,也未發現有毒物質達到危險水平。
當地居民對此并不買賬,他們提起了聯邦訴訟,要求運營這列火車的諾福克南方公司為事故發生地附近的居民設置健康監測系統,并支付醫療檢查和相關護理費用。諾福克南方鐵路公司執行長表示,目前已向事故現場周邊居民們支付了650萬美元賠償金。當地相關部門也表示,將會繼續監測環境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質。

2月6日,部分脫軌的火車發生爆炸,東巴勒斯坦鎮上空升起濃煙。

2月25日,東巴勒斯坦鎮,有毒化學物質漂浮在萊斯利河水面上。

2月25日,東巴勒斯坦鎮,當地居民領取飲用水、食物和清潔用品。

2月19日,當地居民在遠望火車脫軌的殘骸。

2月7日,技術人員準備進入事故區域,用“輕型充氣去污染系”統評估剩余的危險。

2月15日,清潔人員在流經東巴勒斯坦中心的溪流中放置了欄柵。

2月22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抵達“毒列車”事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