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劍

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滿江紅》2023年可謂紅遍大江南北。紅,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人心的必然。中華民族千年以來,一直被岳飛“精忠報國”之愛國氣節所感染、所熏陶。
電影的故事是曲折甚至是離奇的:南宋紹興年間,抗金名將岳飛死后,宰相秦檜率兵欲與金國會晤。會晤前夜,金國使者橫死在宰相駐地,所攜密信不翼而飛。效用兵張大(沈騰飾)和親兵營副統領孫均(易烊千璽飾)甥舅倆機緣巧合被裹挾到一場巨大的陰謀中。秦檜限兩人一個時辰之內找到兇手。伴隨危機四伏的現場查勘,案件背后一場場更大的陰謀被逐一瓦解。其間,可謂是步步驚心、變幻莫測……
影片所有曲折的情節和故事,似乎都是為了呼出將士們齊聲復誦的《滿江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當滿場南宋軍士高聲朗誦《滿江紅》時,家國情懷、匹夫之志,剎那間,元氣淋漓地充盈天地之間。
片中,一群受岳飛抗金的民族大義所感召的小人物,前仆后繼、視死如歸。從舞姬瑤琴、馬夫劉喜、更夫丁三旺,到親兵營副統領孫均,再到小卒也是主角的張大,他們都義無反顧地投入了鋤奸行動——刺殺奸相秦檜,以及尋找岳飛遺作(《滿江紅》)使之重見天日的“生死之旅”中。丁三旺死了,劉喜死了,瑤琴死了,張大死了,秦檜的替身也死了。要知道,秦檜的替身,終究不是奸相,他也是一個彼時無可奈何被用作人肉盾牌的小人物,他也有自己的是非和情懷,否則怎會在交代岳飛遺作《滿江紅》時動容……他們的死,似乎都是為了踐行張大刺在后背用假皮遮掩的那四個字:精忠報國。
抗金,是為了擁有紅櫻桃般生機勃勃的靜好歲月——影片中,瑤琴嘴里那一顆櫻桃,是那樣的鮮艷奪目,它所傳達的喻義、象征的意蘊,便是無數民眾冀望的“生的安穩、愛的喜樂”。
所以,當岳飛被冤死、秦檜要賣國,即便丁三旺、劉喜、瑤琴、張大這樣的小人物也會站出來;他們前仆后繼,為的就是像劉喜女兒桃丫頭那樣天真無邪的孩子“生的安穩、愛的喜樂”,為的是擁有櫻桃般明亮的人生,而不像張大與瑤琴那樣隱藏真愛、陰陽兩隔。
本片的節奏緊湊,情節不斷反轉,不到最后根本猜不到謎底。武義淳(岳云鵬飾)、何立(張譯飾)等人大快人心地被了結,張大、瑤琴、劉喜、丁三旺們一個個出人意料又感人肺腑地舍生取義……正是忠奸難辨的孫均,親手殺了自己的外甥張大,為獲得秦檜信任布下了最后的障眼法。他這步棋為那些為了同一個信仰前仆后繼、慷慨赴死的小人物做了最后一件事——脅迫秦檜引領全軍復誦《滿江紅》。
所以,影片一開始的基調是晦暗的;然后,隨著迷局逐個解開、陰謀逐個瓦解;色調逐步由暗轉明,直到最后出現了“滿屏紅”。最后的滿屏紅,也就是岳飛《滿江紅》的底色——無數民眾的一片丹心!
是的,滿江紅的紅,是岳飛的鮮血染紅的,是血染的風采。這碧血丹心,使《滿江紅》千年以來,一直激勵著無數的愛國志士。這紅,紅得那么壯懷激烈、紅得那么如歌如泣、紅得那么勾魂攝魄!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