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 | 青島通濟實驗學校小學部
生命中,每個背影都是芬芳的記憶;書本中,每首小詩都記著愛的足跡;回憶中,每張笑臉都承載著幸福的光芒。2014年,我懷著憧憬與期待,第一次踏上三尺講臺,真正感受到了身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與光榮。與此同時,迎接我的是手忙腳亂的班主任生涯。
作為新手班主任,總是會遇到許多“計劃外”的事情,工作起來總是感到忙亂、疲憊、郁悶,經常是還沒解決完學生問題,學校又要召開緊急會議。換座位、選班委、組織學生活動、和家長溝通學生在校情況……學生的一切學習和生活,班主任都要事無巨細地關照。有時晚上回到家,回想這一天,似乎滿滿當當地干了一天,卻又想不出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這讓我明白,如果不能與時俱進提升自己的班級管理能力,那班主任工作就會低效甚至無效。
一名優秀的班主任,能夠區分工作的輕重緩急,能夠有效率、有組織性地開展管理工作。在請教了經驗豐富的優秀班主任后,我開始為自己的工作制訂計劃,分為長期(每學期)、中期(每月)、短期(每周)和當日。例如:將解決某個學生的具體問題、執行某個具體活動等一些實際、可操作的工作目標和任務納入“明日工作計劃”;將座次調整、班級階段性總結、大掃除、班會、家校溝通等放入“短期工作計劃”;將學生學習狀態觀察、科任教師月度成績反饋、閱讀角更新納入“中期工作計劃”;將培優補差、三好學生評選、班干部選舉、綜合素養提升歸入“長期工作計劃”。
對于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來說,我們的角色不僅是老師,還是家長。剛住校的一名學生因為想家每天哭鬧,看著他失落的面龐,我想他需要的是安全感和歸屬感。于是我在班級組織了興趣小組,鼓勵他加入。起初,他不知道該怎么展現自己的才能,于是我建議他在每個小組都嘗試一下,繪畫、唱歌、寫詩、足球、話劇……他玩得不亦樂乎,而對他的每一次嘗試,我都真誠地幫他分析、提建議,漸漸地,他變得開朗、樂觀,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身邊也有了更多朋友。
除了管理好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以外,班主任還需要構建良好的家校共育環境,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2017年,我帶的是足球班,班里33個學生全是男生,剛一開學,我就被家長群里五花八門的“意見和建議”弄得焦頭爛額——不少家長提出了班級沒有女生的問題,有的說沒有女生的班級生活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擔心班里全是男孩子容易產生沖突和矛盾,還有的以各種理由要求換班……總之,大家對我這個班主任的態度十分強硬。多年的經驗告訴我,不管家長現在的態度和想法如何,只要我能夠讓學生們健康成長、變成更好的自己,那就能和家長統一戰線,矛盾自然也就化解了。
我組織班級學生和其他班級開展聯誼活動、體育競賽等,努力擴大他們的交友圈、豐富課余生活;為了彌補班級全是男生的“短板”,我帶著學生為女生多的社團、班級分擔勞動任務,培養他們“男子漢”的擔當,還邀請其他班的“三好學生”來我們班演講。一年下來,班里的學生矛盾屈指可數,學生們也并沒有因為班里沒有女生而出現任何成長問題。無論多忙,我都會抽空為家長發送學生在校生活的照片和視頻。家長們看到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無憂無慮的笑臉,懸著的心也終于放下,對我的態度平和了許多。經過一年的相處,家長們和我建立起了信任,成了教育路上最親密的戰友,班級活動、學校活動都有我們班家長志愿者的身影,班級里洋溢著一股愛的暖流。
為人師者,心存仁愛。優秀的班主任從來不畏懼困難,而是迎難而上、治班有方,用愛滋潤一朵朵正在開放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