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玲
(山西廣播電視臺,山西 太原 030000)
作為媒體報道形式之一的新聞報道,同時也是監督社會、反映社會現象的重要途徑。面對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擔負著報道重大新聞工作內容的新聞工作者,需要以平民化的視角對社會民生問題進行發現與揭示,進而充分展現作為新聞工作者的重要職能。
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形式相對單一,主要是以廣播電視作為新聞傳播的主體,并且受眾的新聞信息接收過程相對被動。實現新聞報道平民化之后,會使以往的重大新聞主題傳播方式發生轉變,可在新聞傳播中有效融合人文關懷理念,摒棄以往強制灌輸式的新聞傳播方式,實現雙向、互動傳播,如此才能充分展現出新聞傳播的本質規律,從而播報更具價值且更加真實的新聞內容。新聞報道平民化的實現,更為契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同時也可驅動電視新聞工作者新聞傳播理念的創新,更加有利于新聞傳播規律的有效體現。
當前,國家提出新聞報道要遵循人本原則,這為新聞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重大新聞主題報道的平民化,本質上是圍繞人這一核心,立足百姓視角進行新聞節目內容的篩選與報道,并運用平民化的語言進行新聞內容的陳述。目前,各地廣播電視臺在以人為本理念的驅動下開辦了多個平民化欄目,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這是新聞報道平民化價值的重要體現。同時,一些電視臺還積極開展記者下基層活動,通過深入基層、實地了解民生,播報出了許多貼合百姓生活的新聞內容,實現了對受眾本位這一理念的有效維護,更能突出以人為本這一新聞節目報道原則。
平視生活、立足百姓視角對新聞事件進行思考與分析是作為一名優秀新聞記者的必備素質。在進行經濟、社會、時政等各類重大新聞報道時,都應盡可能從平民化視角出發,站在百姓的立場篩選新聞報道的主題,盡可能報道契合百姓關注點的新聞事件。如重大會議報道方面,百姓更為關注生活現狀是否會受到政策影響,因而記者需要轉變以往時政新聞播報方式,以平民化視角作為切入點,基于實例分析,幫助百姓了解政策方針的內涵,明確政策發布后對自身生活產生的影響,通過政策方針的深入解讀與正確認識,引導百姓規范自身行為。以平民化視角報道重大新聞主題時,新聞工作者要從百姓的視角出發,結合受眾對新聞事件本身關注度的高低篩選新聞題材,并立足百姓視角衡量新聞價值,從而根據受眾關注的重點,以百姓為核心,融入人文關懷,完成重大新聞內容的報道。
重大新聞主題涵蓋較多內容,如國際經濟形勢、其他國家政治局勢等,雖然這些都屬于重大新聞,但是與百姓關聯并不是十分密切,并且部分內容并不是百姓的關注焦點。因而重大新聞主題報道時,要更多關注我國民眾身邊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要對大量新聞事件展開精心的挑選與深入的挖掘,篩選出與民生更為貼合的重大新聞事件內容,立足百姓的視角,以大事件報道的態度思考新聞報道的內容、價值以及形式,報道出更為貼合百姓生活、百姓更為關注的新聞大事,以此激發百姓對重大新聞事件的關注,提升其對重大新聞內容理解的深度,使之在了解重大新聞事件的同時引發思考或受到啟迪,從而充分展現重大新聞主題報道的重要價值。
電視新聞報道是一種形式直觀的報道方式,在重大新聞主題報道時,需要處理播報內容的畫面,應對重點內容做出標記,合理配置字幕,并做好畫中畫處理,對難理解的字詞添加注釋等等。相較于其他作品,新聞報道要求具備更加精準與真實的新聞畫面,不應做過多的畫面修飾,防止新聞畫面內容失真。新聞畫面不要過度表現攝影方法的藝術性,而應注重于突出重大新聞事件本身,防止受眾轉移關注焦點,從而影響新聞報道的關注率。在重大新聞內容拍攝與后期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增強新聞內容剪輯的緊湊性,但要盡可能降低新聞事件的緊張感,應注意新聞內容要主次分明、中心思想明確。同時,還要注重增強新聞畫面與聲音效果的協調性,并應契合百姓的審美觀念,剪輯出隱私保護性強、與新聞主題相契合、思想正向積極的新聞內容。
新聞報道作為百姓獲取國內外信息的重要窗口,需要把握好新聞的內在價值,基于百姓關注點及新聞獲取需求,采取系列化的形式對新聞主題進行深挖與拓展,從而增強新聞節目與百姓之間的黏性。如2021年拜登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這一重大國際新聞,電視新聞除了要做到新聞內容的及時播報、處理好新聞畫面之外,還應設置專門的報道專欄,對拜登人生簡歷、政治背景等相關內容展開深度報道??纱蛟煲粋€系列化的新聞節目,基于當前受眾對美國新總統的關注度、普及美國大選相關知識,或是點評美國的政治發展狀況,立足平民的視角,系列化報道重大新聞主題此舉有利于百姓更加深入了解國際時事,同時也可促進百姓知識范圍的拓展,提升我國國民的整體文化素養,進而提升新聞節目與百姓之間的關聯度。
新聞內容事件的描述與傳播需要利用語言作為主要方式,由于百姓本身對國際重大新聞事件的理解度并不足,因而在重大新聞主題報道時,應以百姓作為了新聞節目的受體,從百姓的角度出發,運用百姓能聽懂、易于接受的語言形式闡述重大新聞事件,要注意語言描述內容的深入淺出、主次分明、條理有序。利用平實化的語言播報新聞內容,不可使用過于模式化或是相對抽象的語言闡述新聞,也無須華麗詞藻堆砌,需要利用自然、樸實、貼近百姓生活的平實語言,立足百姓角度、運用百姓語言講評新聞事件,如此所展現出的新聞風格才更易被百姓所接受。重大新聞報道語言的平民化要求語言通俗易懂,基于飽含情理的語言構建更加豐滿的人物形象,或是通過富有情感的語言激起民眾情感的共鳴。因而新聞工作者需走進基層,學習與了解百姓的語言方式,盡可能消除官腔與學生腔,要通過自主學習與磨煉,逐步實現新聞語言的平民化。
重大主題新聞報道時,要注重報道視角的創新探索,在大眾情懷的基礎上,建立平民化、平實化、平等化與平視化的新聞報道觀念,將新聞媒體傳統重大新聞報道的核心轉化為以受眾為中心,立足平民的視角對重大新聞主題進行揭示與報道,從而引導百姓關注與深入理解重大新聞主題內容。應對重大新聞主題與百姓關注度較高的民生話題間的關聯性進行深度挖掘,要在對受眾產生引領作用的基礎上提升為受眾服務的品質。應在貼合民生的基礎上適度提升高度,如播報重大方針政策性新聞時,要立足宏觀層面進行分析,報道時要以人或事作為切入點,進引發激起受眾的共鳴。要站在百姓的角度,篩選本地百姓更為關注的人與事,基于百姓生活及生存的視角,篩選新聞主題,找出更加契合重大新聞主題的切入點,進而引導百姓關注重大新聞事件。
1.增強與百姓間的互動性,做好重大會議新聞報道
新聞報道的目的在于為百姓提供豐富的價值性新聞、正向性新聞,因而需要基于平民化視角,對重大新聞主題進行精挑細選。在重大會議性新聞內容報道時,不可局限在陳舊的報道視角范圍之內,而是應立足百姓視角,對重大會議內容與百姓生活的關聯性進行深度挖掘,從中篩選出具有報道價值且更為貼合百姓生活的重要會議內容。同時,還應提升重大會議新聞報道中百姓的互動參與程度,可邀請廣大百姓或網民參與,并對參與的百姓進行采訪,從而突破地域及空間的限制,會場內外新聞媒體及百姓之間的距離,基于新聞媒體平臺將百姓心聲傳遞給上級,并實現會議主題思想向百姓的宣傳,通過雙向溝通互動的實現,凸顯新聞題材與百姓的貼合度。
2.選用百姓易于接受的新聞體裁,加大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宣傳力度
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中,許多工作內容百姓有知悉與參與的必要。在此類新聞內容報道時,需要以百姓更易于接受的新聞體裁為形式,對政府的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作開展原因展開全方位宣傳,引導百姓了解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的價值與意義、對百姓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從而實現黨的聲音向基層百姓的有效傳達,實現廣大百姓與黨組織之間形成共識,并將百姓團結在黨的周圍,實現基層民眾力量的有效凝聚。如重要發展戰略播報時,可開設主題專欄,基于主題專欄的設置,設置專家點評與部門回應模塊,基于發展戰略問題,邀請專家對涉及百姓的問題進行闡述,而后從專業化角度探討戰略實施路徑,并由政府官員總結所實施的服務舉措,從而立足平民化的視角,結合百姓遇到的問題開展針對性報道,著力化解發展戰略推行面臨的難題。
3.基于平實的語言深入解讀重要政策,翔實播報重大社會事件
重大政策及方針是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之一,然而由于一些新聞政策內容復雜、理解難度較高,若是不做加工直接宣讀,普通百姓難以理解,無法把握政策方針的內涵,更難以明確政策發布的價值及意義。因而報道重大政策性新聞內容時,新聞工作者需要邀請專家或專業人士,針對新出臺的重大政策展開深入解讀,但應注意,要從中提煉出普通百姓更為關注的政策點,利用百姓能夠直接理解且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突破政策新聞枯燥、晦澀、難懂的印象,利用平實的語言實現政策內容的深度解析,使百姓的困惑得到有效的解答,從而吸引百姓關注國家政策方針,能夠深入了解政策內容,進而主動踐行、積極配合政策落實。此外,在關注中心工作的同時,還要注重社會重大事件的播報,要構建一個針對重大新聞事件快速反應、高效運行的工作機制,做好重大社會性新聞事件的真實性、積極詳細性報道,并應立足民眾視角發布價值觀念正確的言論,從而實現對社會輿論的正向引導,增強新聞媒體的影響力與公信力。
4.從平民化視角出發關注重大主題活動,宣傳先進典型
作為新聞報道重要內容的重大主題紀念活動,在宣傳的過程中,也要立足百姓的關注點,有效擴大主題紀念活動性新聞的宣傳效果。如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新聞媒體可通過精心策劃篩選出適合的主題,開設主題專欄,可采取連續報道的方式,由百姓以第一人稱視角對新中國背景下百姓的生活變化展開系列化報道,立足百姓的角度展現國家昌盛、人民生活的富足,進而為建黨100周年獻禮。同時,應立足平民化的角度,對先進典型進行宣傳。要用百姓的角度分析典型、展示典型,充分挖掘普通百姓身邊的先進人物與先進事跡,通過提升新聞內容的真實度,引導受眾產生新聞關注欲望,消除新聞報道與百姓之間的距離感,在親切性、熟悉性新聞內容傳播的基礎上,增強新聞媒體的感召力。
重大新聞主題的報道,要引入創新理念,做到新聞內容的創新、新聞形式的轉變、新聞方式的調整、組織方式的優化,從而打造出更貼合百姓、更易于被百姓接受的新聞節目。
1.做好前期新聞策劃
重大新聞主題報道之前,要立足百姓關注的重點及熱點話題,立足百姓生活實際去篩選大事與要事,在新聞節目策劃時,要采取開放性定位方式,要為新聞記者提供一定的新聞角度或新聞內容選擇空間。如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重大主題紀念活動新聞播報時,可確定一個選材范圍,明確具體的主題,并給出題材方向,新聞記者可在大量新聞線索及新聞素材中篩選出具有真實性、生動性及對宣傳背景承載能力更強的新聞故事作為報道內容,從而增強新聞節目的感染力,凸顯新聞主題。
2.分析行業理念,主動創新新聞傳播方式
百姓對重大新聞內容關注度較高,是由于其中涵蓋一些與百姓利益相關聯的政策或措施,會對普通百姓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因而重大新聞主題報道時,要明確新聞行業的工作宗旨,明確新聞報道的重點內容,結合受眾需求點與關注點展開針對性的報道。首先,要明確受眾的新聞信息需求點,不能僅對新聞事件進行簡單的陳述,而應是立足百姓視角,深度解讀報道內容,并對新聞事件本身所蘊含的信息及內涵進行揭示,即需要確保受眾可接收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內容。但這些信息并非新聞工作者故意添加的內容,而是基于新聞形式的創新,是對新聞事件本身深入分析后總結出的信息,需要基于平民視角對新聞內容進行剖析,展示事件掩蓋的深層次內容,通過難點找尋、重點解析,提升新聞媒體為受眾服務的品質。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新聞工作者逐步提升自身對新聞報道的追求,進而主動創新與優化新聞傳播方式。
新聞報道的平民化,是未來新聞行業的主流發展趨勢,旨在打造出更貼合百姓信息獲取需求、更易被百姓接受的新聞報道形式,從而提升新聞節目與百姓之間的關聯度。在重大新聞主題報道的過程中,也要注重于平民化視角的應用,要以百姓的角度作為切入點,以平民化的內容展示報道、以平民化的畫面展現重大新聞內容、以系列化的形式報道新聞、以平民化的語言敘述報道內容。具體做法是以“民生”作為切入點,實現重大新聞主題報道理念的創新、精心篩選新聞題材、立足百姓視角展開新聞播報、引入新型新聞傳播方式、運用平民化視角拓展新聞宣傳廣度與深度,搭建政府與民眾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并提升普通百姓對重大新聞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