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昌峰(浙江新中港熱電股份有限公司)
原煤等不可再生資源越來越稀少,且成本逐漸攀升,以至于熱電聯產企業生產成本逐漸增高,加上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提高,讓企業背負了更加嚴重的成本負擔。熱電聯產企業作為新時期推動綠色環保能源戰略的重要基礎,在其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成本管控工作,能夠以最少成本獲得最大收益,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基于此,加強對熱電聯產企業成本管控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熱電聯產是一種汽電共生理念,在電廠生產電能的同時通過蒸汽為用戶供熱。利用蒸汽使汽輪機發電,而蒸汽還可以輸送給用戶供熱使用,大大減少了熱能的損耗。與傳統的熱電分產相比,熱電聯產模式能夠控制生產成本,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生產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具有社會、經濟、生態等多重效益。從成本組成方面,熱電聯產企業成本包括三個部分,即原材料、人工、安全環保。其中,原材料成本所在比重最大,原煤、柴油、天然氣等作為熱電聯產主要原材料,它們是不可再生資源,其價格正在逐漸提升,也導致熱電聯產企業生產成本持續增高。加上近年來人工成本、環保投入的增加,讓企業面臨更加嚴峻的成本負擔。因此,要求熱電聯產企業管理者樹立成本意識,能夠加強對生產成本的管控,保障企業的盈利水平。成本管控應該能夠結合企業生產特點,根據經營目標,建立與企業戰略相適應的成本管控體系,尤其是關注對關鍵性項目的成本控制,能夠將成本控制落實到每一個細節,實現責任到崗到人,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熱電聯產企業開展成本管控的意義體現在:第一,有利于企業成本降低,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以盈利為目標,熱電聯產企業供電、供熱都帶有公益性特點,產品價格由政府部門統一制定,而能否控制自身生產成本,就成為決定企業盈虧的重要因素。通過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力求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效益,才能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實力;第二,成本管控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熱電聯產企業強化成本管控,有利于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抵御各類風險的能力。以成本控制為主線,通過成本預測、控制、考核、反饋等,為企業開源節流提供支持,有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在成本管控實施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優化企業整體管理機制,提升整體管理水平,幫助企業管理者準確了解企業經營現狀,設立有效的績效考核指標,為企業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原煤作為熱電聯產企業主要的生產原材料,很多企業原煤供應商較為單一,雙方之間合同協議不規范,導致企業對原煤議價權缺失,很多時候對原煤品質缺乏有效控制。尤其是冬季供熱高峰,熱電聯產對原煤需求數量急劇增多,加上本身企業內部存貨占資考核制度,以至于在原煤采購、庫存管理中未能結合市場行情,一旦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企業不得不選擇高價原煤,導致企業整體生產成本升高。此外,原煤裝運、運輸、入場驗收等都是物流管理關鍵環節,如果管理不當,不僅無法控制原煤品質,同時也會滋生“缺斤少兩”的問題。加上一些企業對原煤存放不規范,存在露天隨意堆放等問題,會導致原煤質量下降,還會造成一部分的損耗,這些問題都會導致企業成本增加。
在熱電聯產企業生產運營中,由于生產工序眾多,一套流程需要設立較多的生產崗位,包括化水、司爐、脫硫、電氣等諸多崗位,需要多位人員共同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行。當前,一些企業管理方式陳舊,內部管理效率低,管理組織結構臃腫、人員多,導致企業人力資源成本不斷增加。與一些新建的企業相比,傳統熱電聯產企業人工成本占比相對較高,加上企業設備陳舊、故障率高等問題,導致設備維護、保養、維修等還需要消耗較大的人力成本。總之,由于熱電聯產企業對用人數量控制不當,對人力資源成本控制不足,增加了企業整體成本,對企業整體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構建綠色生態型社會是我國重要的發展戰略,為了能夠達到環評的相關要求,熱電聯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增加布袋除塵、爐內脫硫除硝等設備,提高企業生產節能減排性能。這些設備無疑會增加企業生產成本。當然,除了環保設備所帶來的成本外,在生產流程中脫硫除硝所造成的材料消耗,以及需要企業上繳的環保稅等,都是企業成本增加的主要選項。很多傳統的熱電聯產企業還未全面實現設備更新換代,設備較為落后,如果人員操作不當則會增加企業排放指標,需要投入更多材料保證脫硫除硝的效果,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的排放,這些問題都是當前熱電聯產企業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隨著我國電力事業改革工作不斷深入,熱電聯產企業在推動電力事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同時也面臨發展困境,尤其是成本困境。如果企業不能強化成本管控,則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環境,因此,要求企業能夠加強對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視,樹立精細化成本管控意識,優化企業成本管控流程。第一,應該做好宣傳工作,認清當前企業所面臨的形勢,建立全過程成本管控、全員參與成本管控的機制,將成本管控目標落實到位,將成本管控目標細化分解到每一個具體崗位中,讓每一位員工認識到成本管控的重要性;第二,加強成本預算管理,建立完善的憑證記錄體系,按照企業月度生產計劃等,制定定率、定額標準,對成本預算的有效執行進行監控,保證各項成本預算能夠落實到位;第三,能夠根據熱電聯產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機制,建立與企業生產流程相匹配的成本管控流程,保證各項成本管控措施都能夠落到實處。
1.原煤成本控制
在熱電聯產企業生產原材料成本體系中,原煤成本費用占95%以上。原煤成本費用對企業整體成本有直接影響,是決定企業盈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強化成本要素管理過程中,必須將原煤成本控制作為核心,以標煤單價為基準,嚴格控制原煤質量品質,對企業原煤采購、存儲、消耗等進行全面監控,對原煤費用成本進行嚴格把控。第一,要求企業能夠量體裁衣,根據生產需求等選擇原煤,并根據原煤熱值等選擇煤礦供應商,可以通過直接選擇合適熱值原煤或不同熱值原煤摻入方式,一切以保證生產安全穩定運行為前提。通過對各種方案預算成本的對比,擇優選擇,控制原煤成本;第二,保證原煤供應商鏈的穩定性。考慮到當前國內外原煤價格處于不斷上漲趨勢中,熱電聯產企業應該改變以往單一供應商的模式,充分利用大數據網絡,構建原煤供應商數據庫,構建穩定的原煤供應渠道,突破市場波動、原煤緊缺等因素,提高企業應變能力,提升企業對原煤價格的議價權以及原煤品質的控制權;第三,所有原煤都必須嚴格開展入場驗收,對原煤品質進行把控。采用自動取樣機取樣檢驗,對原煤發熱量、水分、灰分、硫量等指標進行測量,保證相關指標能夠符合采購規定;第四,對原煤價格結算實施有效監管。通常來說,在合同中規定了原煤價格結算方法,將原煤價格與相關指標聯系起來,磅碼單、化驗單是進行結算中的關鍵依據,要求司磅員以及化驗員等崗位樹立責任意識,通過制度、流程等約束,減少人為因素干擾,確保原煤價格結算準確,為成本控制奠定基礎。
2.燃料儲存成本控制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很多企業逐漸意識到對生產成本進行控制,但對于物流成本,尤其是倉儲管理不夠重視,采用粗放式的燃料儲存方式,不僅無法對企業燃料庫存進行精準控制,同時還會導致燃料供應缺失、堆積浪費等問題,導致企業成本增加。因此,熱電聯產企業應該積極建立燃料存儲數字模型,對企業每天的燃料使用量、庫存量進行精準掌握,同時科學規劃原煤采購時間與數量,能夠根據企業生產需求合理安排人員、資金等,實現資源配備最優化。通過有效的燃料儲存管理,能夠避免燃料存放過程的損耗,降低企業成本。
3.人工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是熱電聯產企業重要的成本組成,切實推行“提質減員”政策,控制企業人工成本。第一,不斷提升員工素質。熱電聯產企業在人員招聘過程中應該適當提高門檻,同時對企業員工強化培訓,通過宣傳教育讓全體員工樹立成本理念。尤其是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要能夠深入到生產一線,了解企業生產流程、關鍵工藝等,了解各環節能耗水平,建立更加切實可行的成本管控制度,保證成本管控制度落到實處。第二,企業應該積極發展高新技術,通過內部設備升級與智能改造,實現相關設備操作、生產流程的集成化控制,實現對人員的精簡,從而達到減員降本的目的。還可以通過勞務外包方式,將企業保潔、設備檢修等工作外包給具有相關資質的企業,同樣可以起到減員的目的,控制企業整體人工成本。
4.檢修維護成本控制
熱電聯產企業必須對現有設備管理制度進行逐步完善,加強企業檢修人員的培訓,確保檢修人員能夠實時掌握設備運行情況。在日常檢修過程中,要求檢修人員每日對相關設備進行檢查,避免對企業生產進度造成影響;每周采用抽查方式檢查操作流程,并將巡檢情況作成審核通報;針對可能出現的事故進行演練,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理方案,盡可能將事故后果控制到最低。同時,為了對企業檢修維護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應該建立檢修工作單制度,對維修機組對象、參與檢修人員、維修時間、維修部位等進行詳細記錄,同時對每次領用的維修材料及時記錄和反饋,避免浪費。
5.機組運行成本控制
熱電聯產模式具有能源節約、環保等優勢,是當前國家大力扶持的項目。熱電聯產企業應該充分利用利好政策,積極建設背壓式熱電機組,以大型清潔熱電機組為核心,逐漸淘汰企業中原本落后、能耗高、產能低的燃煤熱電機組。能夠根據企業發展需求,通過自主技術改造等方式,降低企業機組運行成本,同時對熱電機組運行中各類煙塵、煙氣排放進行控制,滿足國家綠色環保要求。
6.排污成本控制
水處理系統是熱電聯產體系下重要的系統,應該堅持“一水多用”的原則,不斷提升水資源利用率,控制好企業的排污成本。例如,對工業廢水應該開展集中處理,處理過的水可以用以調濕灰、輸煤沖洗等;而企業生活污水經過處理還能夠用于植被綠化、地面灑水等。通過一水多用的方式,嚴格控制污水排放成本,構建水系統循環系統,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企業生產效益。
7.輔助作業成本控制
以企業行政部門辦公室作為輔助作業中心,部門內部應該樹立節能、降本、增效的理念。部門領導人員更應該以身作則,發揮帶頭模范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從細節入手,包括節約電力、水資源、辦公室耗材等,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成本管控意識。同時,設置有效的成本管控考核指標,配合有效的獎懲措施,激勵全體員工踐行節能意識。
熱電聯產企業應該發揮財務預算作用,對各項成本費用支出進行有效控制。第一,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制定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為企業預算工作提供制度指導;第二,逐漸完善企業財務預算指標。將成本費用指標作為企業財務預算指標重點,細化成物資儲備成本、物資消耗成本、運行成本等指標。在各項指標制定中,必須針對企業實際做深入調研,保證指標體系的合理性、科學性;第三,做好財務預算反饋工作,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分析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處理方案,做好信息反饋,及時調整預算方案。
第一,劃分責任中心。考慮到熱電聯產企業作業流程眾多,應該劃分責任中心,根據責任中心具體工作任務、內容,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指標,包括供氣管損、秸稈料消耗、內部生產用電率等指標;第二,確定成本考核基準。結合企業內部原有相關指標,在原有成本指標體系上,增加燃料儲存損耗量、燃料檢運損耗率;第三,建立科學的獎懲措施。改變過去只對管理層進行激勵的方式,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全體員工掛鉤,設定全員參與的獎懲制度,充分激勵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尤其是針對一線生產員工,可以積極開展月度、季度、年度競賽式績效考核辦法,充分調動一線員工積極性,通過相應的獎罰措施,規范員工行為,提高生產效率、安全與質量,同時降低成本。
在科學技術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數字化技術逐漸在各個行業中發揮重要作用。熱電聯產企業成本管控工作也可以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針對燃料費成本過高的問題,可以在作業成本理念基礎上,建立燃料管理信息系統,加快企業成本管理數字化發展進程。通過燃料管理信息系統,能夠對燃料從采購到消耗全過程信息,對相關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實現資源共享,可以為各部門開展成本控制提供依據。另外,在燃料管理信息系統運行中,可以科學分析燃料使用情況,分析燃料效能發揮,進而改進燃料配置方案,從源頭上降低燃料存儲、運輸、使用等環節的損耗,實現成本節約。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我國經濟飛速發展,而經濟發展對環境生態的破壞非常明顯,實施綠色經濟戰略刻不容緩。對于電力事業而言,積極推動熱電聯產模式有利于能源節約,同時還能夠控制環境污染,具有生態、經濟雙重效益。但熱電聯產企業面對原煤成本、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攀升,企業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因此,必須積極開展有效的成本管控工作,構建完善的成本管控制度,以市場經濟為導向,優化企業生產方式,從原料、人工、機組運行、排污等各方面入手,切實控制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熱電聯產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