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彥棋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 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和機構等通過財政撥款或注入土地、股權等資產設立,承擔政府投資項目融資功能, 并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 本文以A、B、C、D 四家平臺公司為例, 結合行業特點, 討論歷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發現的遲延或提前確認收入、 多計或少計費用等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在平臺公司的表現形式新特點。 檢查全程遵循風險導向, 以分析平臺公司資產構成為突破點,查問題、找原因、強措施,力求達到以查促改、以改促優的目的,督促平臺公司不斷完善內部控制, 提升風險防范能力,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強化運營管理,夯實發展基礎。
長期以來, 特別是自2010 年以來, 我國不斷規范融資平臺公司的融資行為,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是尚未全面實現剝離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目標。 而社會經濟發展實踐中, 平臺公司長期承擔著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任務, 多數項目前期投入大但回本周期長,產權移交程序復雜,導致平臺公司負債總額居高不下, 影響了地區債務。 基于上述政策背景和行業特點, 檢查組對4 家平臺公司的資產負債、營收利潤進行了具體分析。
A 平臺公司成立于2010 年,經營范圍主要為土地開發利用、 安置性住房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等,2019 年主要經營來源為政府回購公司承建的公益性項目等。 截至 2019 年底,A 平臺公司總資產 190.22 億元, 總負債110.55 億元, 資產負債率 58.12%;營業收入4.82 億元,營業利潤-0.025 億元, 凈利潤 1.45 億元, 營業利潤率-0.53%,凈利率30.07%。
B 平臺公司成立于2015 年,經營范圍主要為交通設施及配套設施投資經營管理、 房地產開發經營等,2019年主要經營來源為房地產銷售收入、建設工程等。 截至 2019 年底,B 平臺公司總資產 181.79 億元, 總負債111.23 億元, 資產負債率 61.19%;營業收入5.58 億元,營業利潤0.4 億元,凈利潤0.27 億元,營業利潤率7.15%,凈利率4.87%。
C 平臺公司成立于2003 年,經營范圍主要為資產資本運營、 房地產開發、 土地開發與整治等,2019 年主要經營來源為工程代建、物業、房地產銷售等。 截至 2019 年底,C 平臺公司總資產 356.02 億元, 總負債 203.08 億元, 資產負債率 57.04%; 營業收入29.60 億元,營業利潤-1.53 億元,凈利潤-1.52 億元,營業利潤率-5.17%,凈利率-5.13%。
D 平臺公司成立于2007 年,經營范圍主要為房地產開發及物業管理、木材采運等,2019 年主要經營來源為收取租金等。 截至 2019 年底,D 平臺公司總資產35.94 億元,總負債30.08 億元,資產負債率83.69%;營業收入0.02 億元, 營業利潤-0.67 億元, 凈利潤-0.67 億元。
檢查組在對平臺公司財務報表進行整體分析時,發現有3 家公司處于虧損狀態,唯一一家處于盈利狀態的平臺公司的營業利潤率也低于10%。 同時,4 家平臺公司的資產總額均有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元,但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不高, 資產周轉率均低于10%,總資產收益率均低于1%, 反映出平臺公司對資產的利用效率和綜合利用效果較差, 資產質量可能較低,這引起了檢查組的注意。
近年在對平臺公司的檢查核查、 日常管理中發現, 平臺公司普遍存在沒有完全剝離政府融資功能、市場化轉型進程較慢問題,日常運轉部分依賴于政府補助,自身造血能力較差,大部分平臺公司“大而不強”。針對平臺公司的運營特點,此次檢查在重點關注會計信息質量的同時,還要摸清平臺公司資產質量和債務風險,為下一步推動平臺公司轉型政策措施提供參考意見,突出檢查實效。具體來看,主要是分析是否存在虛增資產虛減負債、未正確核算政府補助、人為調節收入費用等情況。
圍繞檢查目的和重點, 檢查組提前組織籌劃,以資產和收入為切入點,采取多項措施,積極尋找突破口。
1.提前設計工作表格,主動強化溝通交流。 一是基于平臺公司承接政府項目多的經營特點,圍繞檢查內容,檢查組提前設計平臺公司債務明細表、承擔公益性項目情況表等工作表格發公司填寫,督促公司全面梳理債務和項目情況。 此次檢查中,檢查組通過比對工作表格和財務報告,發現平臺公司將部分公益性項目作為固定資產核算,提前鎖定了檢查線索,提高了現場檢查效率。二是基于平臺公司與地方債務存在錯綜復雜關系的特點,檢查組遇疑難問題、不決問題積極電話溝通債務管理對口處室,避免錯判、漏判等。三是基于此次檢查抽取的平臺公司分布在不同市、縣的空間特點,各檢查組定期通過QQ、微信、電話等方式互相通報檢查結果,溝通檢查思路,拓寬檢查視野。
2. 善于利用第三方審計報告和政府債務監測平臺。 一是基于年度審計時間比較長,審計事項較為全面,而專項檢查時間比較少,審計事項較為集中的特點,檢查組充分利用審計報告快速審閱了平臺公司的資產情況、債務情況和或有事項,發現平臺公司普遍從經營活動中獲得的資金不多,但在建工程多、資金需求大,可能存在未披露的或有負債,快速地定位了疑點事項。二是基于平臺公司的信貸融資納入監測平臺反映,形成政府隱性債務的特點,檢查組對比債務監測平臺和審計報告、財務報表數據,核對平臺公司在債務監測平臺上錄入的債務數據是否準確、 完整,對遺漏的部分及時督促平臺公司如實補充上報。
檢查發現平臺公司普遍存在將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公益性資產、國有資產作為公司資產核算的問題, 例如:D 平臺公司將縣文體局等行政事業單位的辦公樓、綜合樓等國有資產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將縣行政事業單位的土地、縣人民政府已收回或劃轉的土地作為無形資產核算, 虛增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33552.45 萬元;B 平臺公司將代管的、 不承擔后續管護損耗的M 鐵路涵洞改造工程等公益性基礎設施作為固定資產核算,虛增資產300932.15 萬元。
企業會計準則具體準則雖然對其他應收款等往來款項的壞賬核算比例無具體規定,但基本準則里對會計信息質量有謹慎性要求。 檢查發現,平臺公司普遍存在對應收款項沒有充分預計信用損失、計提壞賬準備比例過低的問題。 例如:B 平臺公司子公司對某廠有一筆應收款項,但該廠已經改制,且改制后沒有遺留的房屋土地等資產,收回可能性較低;購入的不良債權資產多年未能順利處置,收益與損失具有較大不確定性,但上述資產均沒有計提減值準備,涉及應收款項3341.02 萬元;A 平臺公司沒有嚴格執行公司其他應收款科目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分類標準,導致少計提壞賬準備670.54 萬元。
企業會計準則對政府補助制定有具體細則,但平臺公司出于調節收入等目的在核算政府補助資金時不按準則執行。 例如:A 平臺公司在相關項目的成本費用未結轉的情況下,定期將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政府部門撥入的專項用于委托建設項目的補助資金從“資本公積”科目結轉到“營業外收入”科目,涉及損益金額23508.32 萬元。
平臺公司傳統融資方式包括銀行借款、 發行債券、股權質押等,新型的融資方式有融資性租賃、兼具債權和股權性質的投資入股等。檢查發現,股、債權利混合融資方式的一種現有表現形式是平臺公司聯合資產管理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將出資資金投資給平臺公司成立的合營公司,合營公司再將資金用于平臺公司項目建設;合伙期間平臺公司不參與投資分配,按年支付一定比例的轉讓溢價款或固定收益,并在一定年限后回購社會資本方在合營公司中所占的股權份額。 在會計核算中,平臺公司通過在往來款項核算有息負債的方式隱藏部分費用, 例如:B 平臺公司自2016 年以來在預付賬款科目核算向各資產管理公司或基金公司支付的轉讓溢價款或固定收益,也未反映合營公司替B 公司支付的固定收益,負債信息披露不完整,涉及損益金額94953.71 萬元。
四家平臺公司普遍以承接政府部門公益性項目建設為主,商業化項目較少,受限資產規模較大,資產流動性和盈利性不強,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難以覆蓋債務本息,整體資產質量不高,債務壓力較大。 例如:A 平臺公司67.92%的資產為擬開發土地、安置小區等公益性項目, 并且已將59.87%的擬開發土地進行了抵押, 但是2017—2019 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為負數。 由于資產運營能力不強,為了不形成逾期借款, 借新賬還舊賬的情況較為普遍,互相擔保提高成功率也屢見不鮮。例如:A 平臺公司與另一家平臺公司互相擔保;C 平臺公司對外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涉及平臺公司或有債務金額1074305.42 萬元,增大了系統性風險。同時,平臺公司融資承建的公益性項目仍存在較大資金缺口,四家平臺公司預計仍需為在建公益性項目籌集資金1244468.23 萬元,未來債務壓力還將持續加大。
平臺公司目前普遍存在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部分原因可歸咎于會計人員對企業會計準則理解不深刻、把握不準確,內部控制體系有漏洞,內部監督缺位。 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平臺公司應健全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監督,加大內控制度貫徹落實力度,明確責任分工,壓實人員責任;督促會計人員按時參加會計繼續教育培訓, 嚴格會計核算和內部審核,提高會計人員和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和職業水平。
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第三方,按照審計準則要求獨立執行鑒證工作。 注冊會計師要堅持風險導向,保持職業謹慎和應有的職業懷疑, 提升專業勝任能力,嚴格遵守審計業務準則,切實發揮審計鑒證職能在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財政部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強化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的行政監管和自律監管,倒逼會計師事務所提高審計質量,加強質量監管和風險防范。
平臺公司會計信息失真主要表現為虛增資產和所有者權益、未如實披露負債、未規范核算收入和費用,以達到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營業利潤率的目的,最終達成提高貸款通過率和債券發行成功率的目標。這反映了平臺公司因資產變現能力差,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少,在建項目又存在大量資金缺口,外部融資需求迫切的經營困境。只有加快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步伐,加快資產流轉,提高資產運營效益,才能從內部解決平臺公司資金需求, 減少外部融資需求,提振市場對平臺公司的信心,形成良性循環。
平臺公司融資壓力的主要來源是多個公益性項目同時鋪開,已完成項目又沒有及時移交導致資金回籠不及時。 根據債務性質和分類,平臺公司債務已成為政府隱性債務的重要載體。為緩釋風險、盤活資產、規范管理,加快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工作,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各主管部門要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健全債務風險監測機制,加快厘清資產產權歸屬,合理安排項目投資計劃,分類處置平臺公司承建的公益性項目,多渠道提升平臺公司市場競爭力,提升企業經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