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煥
(北京中油公交石油銷售有限公司,北京 102308)
焊接是管道連接最為常用的一種方式,而管道的焊接大體上可分為無縫管和直縫管兩大類,且對材料的要求相對更嚴格。然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盡管許多單位都采取了相應的防腐措施,進行了隔熱處理,并充分考慮了各種材料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但仍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這是當前安全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運輸管線是通過連接的手段進行連接貫通的,在管線的連接過程中,管線的材質是油氣管線的核心與基石,材質的選用是保證運輸平穩、安全、高效的根本因素。但是,還是有一些施工單位沒有對材料問題予以足夠和充分的重視,對材料的選擇和購買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所選取的材料質量不夠好。同時,人為的因素,如工作人員施工的專業性、熟練程度、靈活性等也都會直接影響到焊接的質量和效率,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例如容易出現熔蝕、未焊透、錯位等工藝問題,進而引起泄漏,造成安全隱患。有的管道工程建設單位在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忽略了社會責任和利益,采用了不符合國家有關質量標準的材料,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此外,由于市場條件的變化,廠商的產品質量問題時有發生,也是一個影響因素。
油氣管道的建設工程龐大,設計和施工都需要考慮自然地理環境和現有技術水平等多種因素,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工程的建設和質量。但是,在建工實踐中,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由于設計者事先未能充分了解地質環境,造成對工程后期風險的預測和評估不足,導致工程建設受阻,進度延誤。最終,施工單位為了趕工期,又忽視了安全管理,致使工程質量不達標。
科學合理的選址是管道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一般情況下,管線建設往往會選在偏遠地區進行。一方面,偏遠地區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另一方面,還可較好避開地形對管線產生的不利影響。然而,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原本偏遠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也正在逐步完善,有的地形隨之改變;有的原來偏遠的地方已變得不偏遠。這必然會對石油、天然氣管線的布設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泥石流、地震、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也會給石油、天然氣管線帶來不確定性的風險。
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運輸是一個長期的發展產業,它的建設和營運周期很長,所以它的質量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施工和維護管理是油氣管道運輸質量和效率的根本保證,由于油氣管道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對其管理和監督本身存在較大難度。例如,由于其埋設在地下的特殊情況,難以對其進行實時監測與管理,檢修等也有難度,檢測與維護的工作均較為復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管理部門沒有嚴格執行好安全責任體系,整個工作過程嚴格規范操作,安全管理未受到真正重視,管道安全就很容易出問題,出了問題也難以得到及時處理。再如,由于有的管線存在著管線管理與分區不明確等問題,如果出現了安全事故,就很容易發生各種推諉責任的現象。從當前的情況看,有的建設單位的確存在著對管理問題的認識不夠深入,相關的規章制度缺乏科學性和完整性,須予改善的問題。
管道數據作為管理的重要依據和憑證,對進一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然而,就目前的現實情況而言,盡管在工作中相關數據庫做了大量的數據統計和數據記錄,但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提高效率。例如,由于數據庫共享的不足,使得各相關部門在使用、調查數據時,整個工作流程比較復雜,難以及時獲取數據、處理實際問題。再如,由于有的數據庫中缺少安全事故的詳細記載,出問題后就很難了解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未能給相關部門和企業提供足夠的參考。
油氣管道的施工建設是一項存在著較大安全性和危險性的大工程。因此在油氣管道工程施工的初期就必須樹立超前的風險管控意識,盡可能通過詳盡的調查,排列出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并及時制訂排除、應對處置預案。
油氣管道的安全管控首先必須從油氣管道的危險源辨識開始。油氣管道的施工單位和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強烈的風險意識,能準確辨識出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從某種意義上講,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要比培養和增強職業意識更為關鍵,更能反映一個公司和個人的安全素質和能力。
以油氣管道自身的質量控制作為風險管控的出發點,工程建設單位作為承建方,如果發現油氣管道的材質存在質量問題,一定要及時反映到材質的生產單位,要求生產廠家“亡羊補牢”,妥善處置,并加強對材質質量的監測與控制。同時應向質監機構反映存在的問題,敦促其加強監督,強化查處能力。在油氣管道的工程設計環節,工程建設及相關單位如發現問題,應根據設計項目的具體內容,向設計方反映情況,并在仔細分析設計方提出的建議后,做出相應的設計調整。管道內部的焊縫是確保油氣管道不出現滲漏的關鍵環節,施工單位應及時預判焊縫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和問題,予以妥善處置。與此同時,施工單位也要針對自身的實際狀況,進行技術培訓,選擇優質的焊接技師,投入難度較大的天然氣管線施工作業中。油氣管道的焊接準入規范也需強化技術考核和標準要求,提升油氣管道施工單位的市場準入門檻,避免不合格的施工單位混入。
油氣管道的后期養護是保障其安全穩定工作的關鍵環節。只有對油氣管道定期實施維修保養,才能延長油氣管道的使用壽命。下面就油氣管道的安全管理、突發性事件應對、油氣管道預警監測體系的運用,養護工程人員素質的培養等加以闡述。
首先,油氣管道后期養護安全制度的建立,是保障油氣管道安全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石。油氣管道的施工單位應建立完善的作業標準,并在實施的過程中嚴格進行監管,規范作業。要嚴格實行持證上崗制度,杜絕無證作業。同時要對應急預案開展實訓,進一步健全針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考核。在實訓時,施工單位必須保證應對預案的整體性,在進行定期演習實踐中突出重點,反思演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應對措施,把應對措施變成油氣管道安全運營的第一道堅固屏障。其次,是油氣管道安全報警體系的建立,油氣管道往往延伸幾百公里或數千公里,但油氣管道的維修保養人員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工程部門應充分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包括5G等前沿科技,嘗試通過監測裝置對油氣管道實現二十四小時的實時監測,將其運用于環境惡劣的管線經過部位,以協助養護管理維修人員,監測依靠人力不能探測到的問題。最后,是提高施工管理單位內部人員的素質,每個作業人員都需要具有相關執業資格的認證方可上崗,而針對員工的培養,施工單位還需要探索與大專院校等科研單位的合作,通過聘請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參與在一線養護中的考察交流,就養護管理單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開展溝通,助力油氣管道養護管理單位,更好落實其施工管理人員的職能。
為了保持油氣管道良好的工作狀態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必須高度重視管線防腐技術的使用,特別是要重視處理銹蝕問題。石油管線在遭到嚴重腐蝕時極易出現各種安全事故,是管線安全管理上的一大難題。因為原油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腐蝕性,加之石油管線還受到自然界、地質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嚴重腐蝕的問題。當管道受腐蝕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出現穿孔、破裂等情況,造成各種嚴重安全事故。因此必須在石油管道的管理上高度重視防腐技術的使用,對石油管線及時檢查和維修,防患于未然,包括及時修復損壞的管線,杜絕風險隱患的發生。確保石油管線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狀況中。
比如,當某區域發生油氣泄漏情況時,必須先正確定位油氣管道損壞部位,并進行充分、詳細的技術檢測。在管線檢測時采用電流的陰極保護技術,這種管線損傷檢測技術通常被較多運用,這樣可以把油氣管道損壞部位迅速確定下來,以便有針對性地制定修復方案。運用電流的陰極保護技術,主要是通過加強流量的分析,收集油氣管道的陰極保護信息,對各處的差別進行比較和研究,以便準確找出腐蝕的位置。當然維修部門也可以運用其他先進技術,對油氣管道加以檢測,以便盡快把管線內腐蝕位置、銹蝕原因找到并固定下來,為修復的開展打下基礎。
近年來,隨著我國石油事業的蓬勃發展,油氣管道建設規模也在快速增長。隨著國家油氣管道施工范圍的拓展,加強油氣管道的防護就變得尤為重要。油氣管道所處地質條件和氣候環境通常比較復雜,大大增加了油氣管道運行管理和維護的難度。因此,有關企業應從自身情況和實際出發,不但要改進建設、施工方法,還要科學合理地選用油氣管道的材質,精進施工建設水平,建立切實可行的維護、檢查方法,這樣才能切實發揮防護油氣管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