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沛
(1.凱里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院,貴州 凱里 556011;2.貴州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
柯達伊提出,“音樂應該屬于每個人”,他倡導音樂教學要圍繞歌唱來進行,充分利用人聲學習、欣賞并探究音樂本身。柯達伊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國民掌握自己國家的傳統音樂,提高國民綜合音樂素養。柯達伊強調,音樂教育和音樂事業的任務是:第一要讓全民接受音樂教育;第二要讓民族性音樂全面發展。我們可以把柯達伊教學法的理念與我國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相結合,推動學科綜合發展。
柯達伊教育體系十分重視音樂的民族性,教學多選用民間音樂素材。學生在學習和演唱中能深刻了解本民族的音樂文化,起到弘揚和發展民族音樂的作用,同時還激發民間音樂人創作的靈感,他們創作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樂,推動傳統音樂的發展。我國民族音樂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采用柯達伊教學法,將民歌作為教學素材,有助于宣傳民族藝術文化,提高民族音樂的地位,在音樂課堂中加深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柯達伊教學法常以歌唱為主要手段,采用對唱、合唱、表演唱的方式,通過一些簡單的表演和互動交流來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和感悟,同時舒緩學生情緒,激發學生興趣。柯達伊認為,只有積極投入到實踐訓練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節奏、速度和音準的掌握能力,也能更好地幫助他們了解音樂背景,提高音樂學習的興趣。
首調唱名是柯達伊教育體系中的一根紐帶,它貫穿柯達伊教育體系。其實,首調唱名出現的時間甚至早于柯達伊教學法,后來,其成為柯達伊教學法的一種主要手段。
除此之外,柯達伊教學法還強調音樂的讀寫。柯達伊認為,音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就像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它的讀法,更應該掌握它的寫法。學習語言需要掌握聽說讀寫,學習音樂也不可忽視其讀寫。
我國中學生普遍存在升學壓力較大的情況,因此,國內大部分學校較為重視文化課學習,而對音樂教學明顯不夠重視,一些學校即便設置了音樂課,也常被其他學科教師占用。甚至許多學校根本沒有開設音樂這門課程。可見,當前我國中學生的音樂教育是嚴重缺失的,這樣既導致青少年不能全面發展,又不利于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
在中學音樂教育中,本科畢業的音樂教師比例明顯偏低。同時,音樂教師較為年輕,缺少實際的教學經驗。由于一些學校普遍不重視音樂教育,在師資力量上的投入相對較少。
同時,在學校音樂教育中,教師普遍缺乏經驗,教學方式較為單一,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社會對音樂的意義普遍認識不足,導致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因此,在音樂課堂教育中,仍以教師為主,學生僅被動接受,無法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課堂互動,無法實現學習的良性循環。并且,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沒有引進有效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得教學的拓展性相對不足,限制學生的思維發散,嚴重影響當前音樂教育的效率和質量。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剛剛大學畢業的新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較為一致,因此,中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方式較為熟悉,很快產生了抵觸和厭倦情緒,該方式難以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而柯達伊教學法能夠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且符合當前新課標對于學生音樂學習的要求,改變以往機械的教學方式,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得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柯達伊教學法的主要方式包括首調唱名法,節奏讀法、字母譜、科爾文手勢等。柯達伊教學法強調“以人聲為樂器”,提倡教師要創新音樂,以獨特的設計,盡快地幫助學生掌握音準節奏。
首調唱名法又稱“移動Do 唱名法”,與中學生現階段的音樂認知基本相同。其具體特征是音階用輔音開頭,元音為結尾,即用唱名的方式表達音高。該方法能夠較快地幫助學生學習樂譜,包括手指譜、簡譜、五線譜。如果采用該教學法,可以采用唱名的方式表達,主音大小由音調決定。
運用柯達伊教學法開展節奏訓練的時候,可以對不同的音節運用不同的標記發音。柯達伊認為,最契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是節奏。在中學的教學中,可以將節奏單獨分離出來配合身體的律動加以練習,并使用節奏法的標記和讀法。節奏音節法和讀法使得節奏更加符號化,具有可讀性。同時,在中學的音樂教育中,教師不應該枯燥地灌輸知識,而應合理地運用節奏法,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形成自己的節奏讀法,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可以采用教師和學生一起研究相應節奏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其帶來全新的體驗。這也體現了柯達伊教學法中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且增加了課堂的娛樂性。
字母譜,簡單來說就是用字母來記音高的樂譜。其中,字母譜主要包括Do、Re、Mi、Fa、Sol、La、Ti,并且當高音進入低八度的時候,需要在這些字母下加“1”,若需要表達高八度的時候,就在字母右方加“1”,這樣就可以較為直觀地表達這些音樂的特點了。
柯爾文手勢,可以有效避免課堂上的抽象解釋。手勢的高低可以更為具體地說明音階。這樣可以給予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令其印象更加深刻,記憶效果更好。學生音階控制準確,自然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習的質量。同時,手勢教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打拍子,而是對音階高低的直觀表達。
在中學歌唱教學中,學生音樂節奏感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師要結合柯達伊教學體系中的節奏訓練方法來提高教學效果,在實際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節奏感。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象聲詞和動作,讓學生更加容易區分不同的音階。例如,當學生欣賞一首歌曲的時候,將其中的歌詞用有趣的動作代替,既能加快學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建立學生的音樂感。根據柯達伊教學法中的教學案例,老師還可以選擇適合的內容進行教學。例如,將韻母“I”和聲母“L”相融合,把讀音組合成學生更好理解的方法。課堂教學中加入創新節奏讀音是非常有必要的。節奏的練習基本根據課本中的歌曲來展開,分為固定音型和復合型節奏。固定音型是音樂中基本不變的節拍型和律動,有助于加強學生對音樂節奏敏銳的感知。復合節奏是指單獨進行節奏訓練之后加上肢體的配合,加強學生對節奏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不同的節奏型,用肢體拍打并唱出節奏,用ti-ta 讀出變換的節奏型,提升學生對音樂節奏的反應速度。
中學階段為了提升學生的音樂品鑒和賞析能力,一般通過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來提高音樂審美、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讓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實現全面發展。柯達伊教學法認為,民族音樂是校園音樂的基礎,兒童說話從母語開始,學習音樂也應該從母語開始。同時,民族音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承傳統文化。在學習民族音樂的基礎之上,可以對教學活動進行改良。例如,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具有民族音樂特色的活動,同時搜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素材,最終使學生對民族音樂產生深刻的感悟。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展示不同體裁的民歌,擴展學生知識儲備。例如,在《在那遙遠的地方》《牧歌》的教學中,靈活加入首調唱名法和柯爾文手勢,讓學生體會音樂的律動進而把握歌曲的節奏感。同時,這也能增進老師和學生課堂的互動,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
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中學階段最突出的影響就是歌唱教學。根據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發展史,教學選用的教材大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素材。結合我國實際,不同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歌曲,種類繁多。柯達伊音樂教育的理念與我國傳統音樂的發展理念相得益彰,可利用柯達伊教學法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與學生多交流和溝通,通過系統的音樂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在教師和學生溝通的基礎上,探索出最適合學生學習的道路。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內容由單聲部民歌和二聲部合唱組成。單聲部民歌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歌曲的歌唱特點和基本的演唱技巧,幫助學生完成歌曲演唱,體會民歌的獨特韻味。例如,安徽民歌《鳳陽花鼓》。二聲部合唱教學中,可以結合首調唱名法并運用柯爾文手勢進行音準的訓練。因為中學階段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合唱技能,教師可以從興趣著手,引導學生開始合唱學習,例如,混聲合唱《飛來的花瓣》。
要立足于我國的實際國情,將柯達伊教學法本土化。在應用柯達伊教學法時,一定要結合我國的本土文化加以提煉。比如,國內外教學存在差異性。柯達伊教學法中采用字母譜輔助的記譜方式,并不使用數字簡譜。同時,首調唱名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每個音的準確度,并在五線譜中培養音高和節奏的習慣。但是,我國的音樂教學中更多使用數字簡譜,有的學校學生甚至還不認識簡譜。因此,在國家教育層面應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經濟方面的投入。首先,教師不僅要掌握較好的音樂技能,還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相關教育部門應當組織教師長期、穩定地進行專業培訓,并在教學設備上做到與時俱進。最后,學校應該適當增加每周音樂課程的排課量,讓學生意識到音樂課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