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明
(遼寧省錦州濱海新區產業服務中心 遼寧 錦州 121007)
近年來玉米除草劑在錦州地區應用廣泛,當地玉米除草劑藥害也常有發生,且逐年嚴重。玉米除草劑藥害可使玉米大幅度減產甚至絕產,用藥過程中除草劑漂移也會危害臨近地塊的農作物。當地農民使用的玉米除草劑種類繁多,使用中稍有不慎藥害就可能發生和加重。當地農技推廣服務人員在田間試驗和調查總結的基礎上,對各種玉米除草劑藥害的癥狀進行歸納分析,并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預防和補救措施。
1.1 苯氧羧酸類。苯氧羧酸類除草劑對玉米造成的藥害特點為葉片扭曲變形、心葉卷曲,呈鞭桿子狀不能展開;植株雌穗不能在正常位置形成,常在植株下部節間長出;臨近地表的下部節間脆硬、極易發生斷稈,根系發育不良,側根較短。玉米上常用的這類除草劑主要有2 甲4 氯鈉鹽和2,4-D 丁酯2 種。該類藥劑屬選擇性激素類化學除草劑,傳導和內吸性能好,用于玉米田主要對闊葉類雜草有效,施藥方式為莖葉噴霧,施藥適期為玉米4 ~6 葉期。施藥時氣溫過低、用藥時間過早過晚或藥量超大會產生藥害。玉米苗期4 葉以下即使低濃度用藥,也會造成玉米莖葉鞭桿子狀畸形,扭曲不能展開;即使在4 ~6 葉用藥適期用藥,用藥量過大也會使玉米莖葉產生畸形。
1.2 苯甲酸類。這類除草劑藥害表現為玉米苗前用藥量過大會造成初生根增多,抑制植株生長,植株變矮;苗后使用量過大時,主根扁化、葉片皺縮變窄、心葉不能展開,莖稈變脆易出現折稈;用藥時間過晚莖稈基部會出現較多短粗的氣生根,植株變矮,易出現倒伏。在玉米上應用時,百草敵是這類除草劑的代表。這類除草劑普遍能夠調節植株生長,傳導性和內吸性較好。百草敵主要用于玉米苗前除草和苗后玉米4 ~6 葉、雜草3 葉前,可有效防治玉米田各類雙子葉雜草。苗前可與甲草胺、莠去津等除草劑劑混用。
1.3 酰胺類。這類除草劑用藥量過大時,種子不能破土出苗(苗前施藥),植株矮化粗壯,抑制生長,葉片變形扭曲生長,心葉不能展開呈鞭桿子狀卷曲,根莖處的莖稈節位變粗腫大。土壤通透性差、含水量高會使藥害加重。玉米田常用的酰胺類除草劑有甲草胺、乙草胺、異丙甲草胺等。該類除草劑在玉米田里使用可防治多種1 年生禾本科雜草,但僅對幼草有效。
1.4 均三氮苯類。這類除草劑在玉米田應用藥害發生較少,相對比較安全,超量用藥或者氣溫過高時可能出現藥害,使葉片前端產生發白發黃,影響植株生長。均三氮苯類除草劑在玉米上應用的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草凈津、莠去津、氰草津等,除草原理是干擾雜草體內的生理生化活動,抑制光合作用使雜草死亡。這類除草劑防治1 年生禾本科和闊葉雜草效果較好。
1.5 聯吡啶類除草劑。這類除草劑為滅絕性除草劑,使用時要避免藥液噴到玉米植株上,否則接觸到藥劑的玉米莖葉會變白失活,嚴重時整株枯死。百草枯和敵草快是這類除草劑的代表,目前我國已全面禁用百草枯。該類除草劑可殺滅所有綠色植物,使用時需定向噴霧,避開玉米植株,但在土壤內會很快失效鈍化,無土壤污染和殘留。
1.6 上茬除草劑殘留。上茬使用殘效期長的除草劑容易出現土壤殘留,特別是使用除草劑后降雨量少的年份,旱田更易出現下茬作物藥害;連續多年使用除草劑的地塊更易出現除草劑藥害;上茬農作物施用了不適合玉米的除草劑,下茬種植玉米藥害會更加嚴重。
2.1 科學選擇玉米除草劑的種類。要認真了解各種除草劑的特點、使用方法、注意事項,根據玉米田間情況、雜草的種類和大小來科學選擇除草劑。
2.2 用藥時期和用藥量的合理選擇。各種除草劑的性能不同,其用藥安全時期、用藥量各不相同,我們在使用除草劑時還要根據溫度、土壤質地、土壤墑情等各種因素科學調整用藥量,防止除草劑藥害的出現。
2.3 防止除草劑對相鄰地塊農作物造成危害。在使用除草劑前,一定要先觀察臨近作物的種類、風向風勢情況、使用的除草劑品種等,嚴防噴施除草劑飄移造成臨近的農作物出現藥害。臨近的農作物即便是玉米,但生育期不同也可能出現藥害。
2.4 避免藥械中除草劑殘留。噴施除草劑的藥械一定要專用,施藥前及用藥后都要進行徹底清洗,防止因前次除草劑的殘留而造成藥害。
苗前除草劑藥害應及時采取中耕松土、灌排水洗田等措施來緩解,施用酸性除草劑還可在澆水的同時適量施用石灰進行中和。觸殺型除草劑藥害應采取松土中耕、適當追肥、葉面施肥、適度灌溉等措施。內吸傳導型、激素類除草劑以及前茬除草劑殘留出現藥害時,可采取玉米幼苗莖葉噴施植物生長激素、葉面肥等進行緩解。藥害嚴重無經濟產量地塊,立即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