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強
(遼寧省錦州濱海新區產業服務中心 遼寧 錦州 121007)
刺槐也叫洋槐,是錦州地區常見的落葉喬木。由于刺槐有較強的適應性,耐旱和耐貧瘠能力較強,具有生長迅速、成林較快等特點,在荒山綠化造林中應用較多,也常被選為公路和城市街路綠化樹種。近年來市場上對刺槐苗木的需求量較大,刺槐育苗也成為農民致富的一個新途徑。
刺槐育苗要選擇地勢平坦、具有較厚土層、中性或弱酸性砂質壤土地塊,并且要有灌溉和排澇條件,交通較為方便,車輛和作業農機具進出方便。選地時還要考慮上茬作物的種植情況,刺槐育苗不能重茬。
2.1 深翻,施基肥。對選好地塊在前一年秋季秋收凈地后進行深翻整地,翻耕深度在30 cm 以上,深翻前畝撒施腐熟有機肥2 m3,深翻后旋耕耙壓。
2.2 起壟。播前7 d 左右起壟,起壟時選用2%吡蟲啉顆粒劑、1%噻蟲胺顆粒劑、0.5%噻蟲嗪顆粒劑等,防治地下害蟲的同時可兼治蚜蟲、薊馬等刺吸式口器害蟲,施用量2~3kg/畝。并施入硫酸亞鐵10kg/畝,高磷硫酸鉀復合肥25 kg/畝。一般壟距為50 cm,壟高15~20 cm。起壟后可適量灌水,保持相對濕度在70%~80%的土壤墑情狀態,準備播種。
刺槐種子種皮較厚、硬度強,且含有果膠,通透性較差,吸水能力較弱,播種前進行人工催芽。催芽一般在播種前3 ~4 d 開始。先把開水倒入較大容器內,然后緩慢倒入種子,不斷進行攪拌降溫,水溫達到30℃時停止攪拌,浸泡24 h 后把膨大的種子撈出,置入盆等容器內,用濕麻袋、濕草簾等覆蓋,放在向陽背風的室外催芽,1 d 內翻動種子2 次,用溫水保持覆蓋物濕潤。有1/3 以上的種子吐白時播種。
4.1 合理選擇播種時間。刺槐播種過早,出苗后易遭受晚霜危害,過晚易遭受日灼。適合的耕層地溫為8℃以上。錦州地區以4 月下旬~5 月初為宜。
4.2 播種。當地一般采用壟播,播種前使用犁具沿壟臺破臺開溝,溝深5 ~7 cm。在溝中均勻撒種,播種量控制在5 kg/畝,播后覆土1 cm,及時鎮壓。如播后土壤干旱,要采取噴灌、滴灌等方式澆水保墑。
5.1 間苗、定苗。刺槐出苗較快,一般播后7 d 開始出苗。刺槐幼苗喜肥喜水,向光性較強,生長速度快,播種密度較大,幼苗在群體內生長競爭激烈,如間苗不及時,會嚴重影響生長。幼苗生長到10 cm 以上時進行間苗定苗,規范的育苗密度為1.5 萬株/畝。一般采取2 次間苗的方法,第1 次在密度過大的地方去弱留強、去小苗留大苗,進行適度間苗;10 d 后進行第2 次間苗,按照標準密度定苗即可。如果出苗較差,有缺苗的地方,結合定苗可以移栽補苗。
5.2 中耕除草。出齊苗后及時進行中耕除草,為幼苗生長提供一個疏松透氣的土壤環境。結合間苗、定苗進行松土除草工作,在幼苗長到30 cm 時使用犁具進行封壟,以后進行人工拿大草即可。
5.3 水分管理。一般出苗前不澆水,保持土壤透氣疏松以利出苗。幼苗長到5 cm 高后如土壤較旱可視情況進行灌溉,后期根據土壤含水量和降雨情況適度灌溉,生長期內以保持土壤相對濕度50%~60%為宜。
5.4 追肥。幼苗長到15 cm 左右時,結合灌水施用平衡型復合肥25 kg/畝,后期根據苗木生長狀況再追施平衡型復合肥1 ~2 次。
5.5 割梢打葉。水肥充足時刺槐苗木生長速度較快,壯苗枝繁葉茂,會影響其它長勢較弱的苗木生長發育,造成田間通風透光條件較差,使苗木大小分化較為嚴重。此時一般采取割梢打葉來抑制大苗生長,促進弱苗生長發育,平衡大小苗生長勢,達到苗木長勢均衡。割梢打葉一般在苗高50 cm 時開始進行,先用割刀除去苗木梢頭,然后用割刀在壟兩側向上割去枝葉,割時掌握大苗多割,中苗少割,小苗可以不割,保證割后的苗木高度不能小于50 cm,割葉量掌握不超過總葉量的1/3。以后視情況每隔20 ~30 d 割梢打葉1 次,在8 月初停止,以利于苗木木質化成熟。5.6 病蟲害防治。刺槐育苗期間的病害主要是缺鐵性黃化病,在播種前沒有施用硫酸亞鐵的地塊表現嚴重,發病時可使用硫酸亞鐵800 倍液莖葉噴霧,7 d噴施1 次,一般噴施2 ~3 次即可治愈。刺槐幼苗蚜蟲為害較為嚴重,可使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 000 ~5 000 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2 000 倍液莖葉噴霧。
由于刺槐全株栽植時頂端枝條容易發生干梢情況,當地一般采用距地表15 cm 左右割干起苗進行銷售。由于刺槐為肉質根,苗木假植越冬成活率較低,一般是隨栽植隨起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