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夢


摘 要:目的:評價醫保檔案管理中標準化管理策略對提升其管理質量的價值。方法:隨機抽取安徽省阜陽市第五人民醫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間280份醫保檔案,按照管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常規管理)及試驗組(標準化管理策略),對比管理效果差異。結果:試驗組上級領導對檔案管理工作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職業態度與意識、職業知識及技能、職業素養、職業行為習慣四個維度的績效考核分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檔案管理質量指標不良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將標準化管理策略運用于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中,既可提高上級領導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滿意度,也可降低醫保檔案管理不良情況發生率。
關鍵詞:標準化管理策略,管理質量,醫保檔案,影響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20.048
醫保檔案是參保單位及個人能夠享受醫保待遇的重要依據,可以實現“記錄、跟蹤、服務、保障一生”,該檔案真實記錄了患者醫保過程[1],所以醫保檔案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但是醫保檔案的管理現狀不容樂觀,有些單位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有些單位雖制定了相關管理機制,但并未嚴格執行,檔案管理只存在表面形式。導致檔案數據不能得到合理運用,直接影響參保人的利益。在社會實踐中,如科學、經濟、管理、技術等,通過對重復性的事物及概念進行制定標準、發布標準、貫徹標準,最終取得最佳的秩序及社會效益,這一過程稱為標準化[2]。在標準化的管理策略下,完善當前的檔案管理機制,加強管控檔案管理人員,積極開展培訓,提升其綜合素質,使其意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具備更強的職業素養及責任意識[3],對提升醫保檔案管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安徽省阜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醫保檔案管理的實際,研究標準化管理策略應用效果。
1 建立標準化管理措施
1.1 制定醫保檔案管理標準
形成醫保檔案管理機制,明確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等,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制定檔案管理的制度與規范,需遵循一定原則,如明確的職責、有效的措施、清晰的流程、具體的要求。在文件管理方面,明確管理流程、文件的格式要求、如何編號及歸檔要求。單位內部設立檔案管理領導、信息鑒定小組,檔案室責任人直接負責檔案管理工作,明確各管理人員責任,重點關注檔案的信息化建設。
1.2 檔案信息搜集和處理
從根源搜集和處理檔案信息,確保檔案的完整性和規范性。在實際工作當中,做到以下兩點:(1)收集發文,文件材料作為歸檔的重點,必須著重搜集,還需關注文件是否完善,相關信息是否完整等。(2)收集收文,登記文件信息,并與收文登記本對照,做到一一清查,關注辦理情況、有關復文等。
1.3 檔案管理的標準化安全措施
在醫保檔案的管理工作中,必須重視安全保障措施,確保檔案無隱患、無風險。在具體工作上,對于紙質檔案,做到:(1)內部檔案室,增設相關設備設施,如防潮、防光、防火、防偷盜、防塵、防有害生物及氣體等。(2)節假日專項檢查,建立臺賬,登記問題,及時整改。(3)監控室內溫濕度。(4)定期翻閱檢查,如發現有字跡不清、破損或破舊的檔案及時修補。(5)管理人員在接觸實物檔案時,必須有清潔衛生措施。對于數字化檔案,加強管控信息系統,可設置訪問權限、防火墻、系統識別密碼等,來防止黑客入侵,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保存,有效降低管理的風險。
1.4 標準化服務模式
在日常工作中,檔案的利用占很重要一部分,包括制作和發放檔案證明、提供檔案原件及復制件、承接檔案咨詢服務等。為了進一步滿足檔案的利用需求,還需要檢索工具,且這些工具在功能上能夠互補。再將這些工具構建成檢索工具體系,可以不斷提升檢索功能。在建立檢索體系時,需將每一份文件或案卷轉變為一個關鍵詞或一個條目。
1.5 檔案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在醫保檔案的管理上,單位領導應配備具有個人素質及相應專業能力的管理人員。(1)個人素養。管理人員需有較強的責任心,熱愛本職工作,溝通協調能力良好;對檔案的相關資料進行分類、收集、歸納、保管等,如有問題及時修改、糾正,若無法解決,及時上報。(2)專業素養。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方法及流程,如收集、整理、歸檔等;定期參加相關繼續教育培訓,利用信息技術對相關資料、數據進行科學、準確地篩選并處理,實時掌握新技能、新技巧,為檔案的開發利用提供科學、及時的支撐;培養管理人員的標準化意識,對其進行系統的知識培訓,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工作能力,以便更好開展標準化管理策略;要求工作人員務必掌握標準化的原理和方法,并將其運用到檔案收集、整理、歸檔等過程中。
2 標準化管理措施效果分析
2.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本單位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間280份醫保檔案,按照管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常規管理)及試驗組(標準化管理策略)。
2.2 觀察指標
2.2.1 滿意度
上級領導填寫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制度完善、檔案完整、查閱方便等,總分為100分,滿意為≥90分,一般滿意為60~<90分,不滿意為<60分。總滿意度為“滿意+一般滿意”。
2.2.2 績效考核結果
分析統計績效考核結果,主要內容包括職業態度與意識、素養、行為習慣、知識及技能,評價方法為Lokert5點等級量表法,總分為5分,分值越高,說明結果越好。
2.2.3 檔案管理質量指標
分析統計檔案遺漏率、錯誤歸檔率、檔案損壞率、資料錯誤率。
2.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 S S 2 0.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 )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 果
3.1 上級領導對檔案管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分析統計結果,在實施標準化管理策略后,上級領導總滿意度(134例,占95.71%)較前(118例,占84.29%)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0.05);其中試驗組中≥ 90分的有59例(42.14%),對照組有37例(26.42%),詳細數據見表1。
3.2 績效考核結果比較
分析統計結果,在實施標準化管理策略后,試驗組工作人員績效考核結果(職業態度與意識、知識及技能、素養、行為習慣)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0.05),詳細數據見表2。
3.3 檔案管理質量指標比較
分析統計結果,在實施標準化管理策略后,試驗組檔案管理不良情況總發生率(5例,占3.57%)較對照組(22例,占15.71%)明顯降低,差異顯著(P<0.05);其中試驗組中錯誤歸檔率最高(1.43%),對照組中資料錯誤率最高(5.71%),詳細數據見表3。
4 結 語
近幾年來,隨著新醫改政策的推進,我國醫療保險服務亦日趨完善,隨之參保人數呈直線上升,基本實現全民覆蓋,醫保檔案數量與日俱增,這直接導致工作人員超負荷工作[4]。由于醫保檔案涉及每一位參保人的利益,必須對其進行完整保存,而當前檔案管理觀念差、缺乏完善管理體系、投入較少、信息化建設水平低、專業團隊素質較低[5]。醫保檔案標準化管理有統一的管理機制及系統,有完整的組織架構、完善的檔案制度、先進的網絡管理體系等,從而提升檔案管理質量[6]。通過對醫保檔案的標準化管理可更好地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推動標準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為參保單位及個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本研究中,分析統計結果,在實施標準化管理策略后,上級領導總滿意度(1 3 4 例,占95.71%)較前(118例,占84.29%)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0.05);其中試驗組中≥9 0分的有59例(42.14%),對照組有37例(26.42%);試驗組工作人員績效考核結果(職業態度與意識、知識及技能、素養、行為習慣)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檔案管理不良情況總發生率(5例,占3. 57%)較對照組(22例,占15.71%)明顯降低,差異顯著(P<0.05);其中試驗組中錯誤歸檔率最高(1.43%),對照組中資料錯誤率最高(5.71%)。其原因在于,在實施標準化管理策略后,根據相關策略,完善檔案管理機制,對整個檔案管理進行全面梳理,建設標準化陣地,并結合實際工作運用科學來分析、處理問題,從而有條不紊地開展檔案管理工作。同時通過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收集機制,提升檔案信息的收集效率,從而實現高效的醫保檔案管理,在此過程中需不斷創新檔案收集的方式,不僅要確保信息的全面性,還要保證精確性。
在實際工作中,管理人員要合理分析收集到的醫保檔案信息,并做好全面登記。由于參保人員增多帶來檔案管理壓力,建立健全完善的數據庫,由專業人員做好數字化管理工作,將各類信息做好分類、校對、存儲,形成流暢的醫保檔案管理流程,以便參保人員查詢檔案信息。要做好人員培訓工作,培訓內容要全面,不僅要包括檔案管理知識,還要囊括相關的醫保政策。管理人員需積極從多種渠道學習知識、信息技術,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檔案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將標準化管理策略運用于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中,既可提高上級領導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滿意度,也可降低醫保檔案管理不良情況發生率,進一步提高醫保檔案服務水平,值得積極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