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志澤 王鑫 王淑秀 高靜 戚威


摘 要:本文概述了電線電纜國際標準體系及我國電線電纜相關標準現狀,通過對比的方式展現了我國電線電纜相關標準的定位及不足。然后從標準體系缺失、部分企業利用企業標準逃避監管、電線電纜標準管理產品在生產、設計、采購、施工環節存在脫節現象、標準實施存在定位偏差4個方面分析了我國電線電纜標準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根據相應的問題,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發展實際情況,在標準、認證、監管、監督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電線電纜,標準,現狀,建議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20.015
0 前 言
電線電纜產品作為現代社會基礎建設物資,廣泛用于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是現代經濟和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礎保障,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相關產品按照應用的領域不同分為裸電線、繞組線、電力電纜、通信電纜和光纜、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等5大類。
當前,國際上較為通用的電線電纜產品標準管理體系主要有3個:(1)IEC標準體系。國際電工委員會(The IEC System for Conformity Testing andCertific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是由多達173個成員國共同認可的國際電工標準化組織,其標準體系適用于全球市場,大多數參與CB體系(ECEE電工產品測試證書互認體系)的國家均采用IEC標準[1];(2)EN歐盟標準體系。其覆蓋范圍主要在歐盟地區,由于該地區工業化水平較高,電纜的相關標準要求通常高于IEC標準;(3)UL(UnderwriteriesLaboratories Inc美國安全檢定實驗室公司)標準體系,其標準體系與IEC及EN體系存在較大差異,是北美地區用于電線電纜產品的安全性能檢測和認證的產品標準體系。
CB體系是IECEE建立的一套全球性互認制度,IECEE各成員國認證機構以IEC標準為基礎對電工產品安全性能進行測試,其測試結果即CB測試報告及CB測試證書在IECEE各成員國得到相互認可,目前有34個國家的45個認證機構參與這一互認制度[2]。
1 我國電線電纜產品相關標準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電線電纜領域相關國家、行業標準總計約729項。其中涉及裸電線、電力電纜(含電纜附件)、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銅芯電纜、繞組線等產品的現行國家標準246項,包括產品標準179項,試驗方法標準67項;機械行業標準258項,包括產品標準201項,試驗方法標準57項;能源領域行業標準8項。涉及光纖、光纜及其材料的現行國家標準87項,行業標準113項,國家軍用標準17項。
以我國現行電線電纜產品國家、行業標準技術水平看,我國電線電纜標準體系是以IEC標準技術為基礎,結合國內應用需求實際自主制定,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品標準體系。表1列舉了常用電線電纜標準及與IEC標準的對照情況。
就目前我國電線電纜相關標準來看,處于國際中游水平,暫時沒有體現高端制造業所對應的相關標準,標準發展相對封閉緩慢。
2 我國電線電纜標準體系存在的突出問題
標準是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準,是檢驗相關產品質量是否合格的標尺。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和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山東省質檢院)在近年的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發現,我國當前電線電纜行業在標準管理及實施方面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極大影響了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安全,不予盡快解決和扭轉,甚至會制約我國電線電纜產業高質量發展。
(1)標準體系存在缺失,與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相關的電線電纜強制性國家標準較少。電線電纜相關標準眾多,但強制性標準目前只有涉及阻燃性能的GB 31247-2014《電纜及光纜燃燒性能分級》和XF 306-2007《阻燃及耐火電纜塑料絕緣阻燃及耐火電纜分級和要求》,其余均為推薦性標準。而電線電纜產品與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直接相關的重要質量安全項目包括導體電阻、成品電纜電壓試驗、絕緣線芯電壓試驗、絕緣最薄處厚度、單根垂直燃燒試驗、成束阻燃性能等,上述質量安全項目所依據的產品性能、試驗方法標準均為推薦性標準,其中成束阻燃性能執行標準為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18380-2022《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與強制性國家標準GB 31247-2014《電纜及光纜燃燒性能分級》不存在隸屬關系。而電線電纜中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的橡皮絕緣電線電纜及聚氯乙烯絕緣電線電纜被認監委納入強制性產品目錄中,需要CCC認證,并標注認證標志后,方可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而該2類產品所依據的標準均為推薦性標準,我國2017年修訂實施的《標準化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對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3]。”新版《標準化法》至今已實施多年,與廣大人民群眾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密切相關,且可能影響國家電網運行安全的電線電纜產品標準體系仍然存在缺失相關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問題,亟需有關主管部門重視。
(2)部分企業存在利用企業標準逃避監管的惡劣問題。盡管《標準化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制定高于推薦性標準相關技術要求的團體標準、企業標準[3]。”但從我國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實際情況看,企業發布實施的企業標準高于相關推薦性標準技術要求的情況極少,大多等同于相關推薦性標準,部分企業為逃避監管,存在制定實施的企業標準低于相關推薦性標準技術要求的問題,甚至有少數企業公布實施的企業標準存在重要技術要求缺失或無相關技術參數要求的惡劣情形。2019年,山東省質檢院作為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機構,對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所公示的全國幾千份控制電纜企業標準進行評估,高于推薦性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不足5個,比例僅有千分之一左右。依據認監委發布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描述與界定表(2020年修訂)》中的表述,不包括阻燃電線電纜、耐火電線電纜。許多企業利用漏洞,僅僅在型號前添加ZR(如ZR-BV)。
(3)電線電纜標準管理在生產、設計、采購、施工環節存在脫節現象。電線電纜產品標準的起草單位為全國電線電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基本為生產企業組成,現有的電線電纜產品標準基本能指導生產,但當前設計、采購、施工環節的標準應用與生產環節脫節較為嚴重,例如山東省質檢院在接受部分建設項目的見證取樣委托檢驗時,發現許多電纜產品型號與明示的執行標準中所規定的型號存在差異,如ZR-YJV(應為YJV),YJ(F)E(應為YJY)等,經與生產企業溝通后得知,電纜采購方要求的電纜規格型號是工程建設單位依據工程設計圖紙標注的電纜規格型號確定的,而工程設計圖紙上標注的電纜規格型號是工程設計單位依據《工程設計規范》進行標注的,如采購方采購或工程建設單位使用的電纜規格型號與工程設計圖紙標注的規格型號不一致,就無法通過工程的竣工驗收。為適用采購方的上述要求,生產企業只能根據采購方要求標注產品規格型號,而違反產品標準關于電纜規格型號劃分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電線電纜市場亂象紛生。
(4)對標準實施存在定位偏差。《標準化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明確規定“企業應當按照標準組織生產經營活動”,這意味著相關企業應當按照其明示執行標準的相關要求組織從原材料進貨把關、生產過程管理控制、成品檢驗、儲存運輸、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全過程的生產經營活動。但在實際操作中,多數企業僅把標準定位為判定生產產品質量是否合格的“標尺”,而沒有把標準做為組織其生產經營活動的技術規范,從而未將相關標準的具體要求實化為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規章制度、生產條件、崗位規范、臺賬記錄等。換句話講就是:如果企業切實有效地按照明示執行標準(前題是該標準的制定、實施及內容均符合《標準化法》的要求)組織自己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其生產銷售產品質量安全就有了根本性保障,不會存在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3 對策與建議
(1)加快電線電纜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及國際先進標準的引進轉化工作。基于電線電纜產品諸多技術要求直接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電網運行安全,以及近年來發生的招遠金礦“8.6”電纜起火事故、西安地鐵劣質電纜事件帶來的慘痛傷害和深刻教訓,建議有關主管部門按照《標準化法》和《國家標準管理辦法》關于“對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要求,積極做好電線電纜相關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盡快構建完善有效的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技術屏障;同時針對國際先進標準要及時進行引進轉化,在標準先行的今天,要盡快跟進,以指導高端制造業的落地實施。
(2)強化標準制定的指導和監督。《標準化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法定職責,對標準的制定進行指導和監督。”因此,建議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電線電纜企業標準制定工作的指導和監督,采取切實措施審查監督相關企業標準內容,督促相關企業在制定標準時應當滿足《標準化法》提出的科學性、規范性、時效性的要求。同時,國家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利用企業標準逃避監管違法行為的懲處打擊力度。其次,建議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對電線電纜強制性產品認證進行重新調研、修正,將聚氯乙烯絕緣電線電纜及橡皮絕緣電線電纜徹底納入認證目錄,不能因為在基礎型號上稍加變形,就移出了認證范圍。同時,針對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的聚烯烴絕緣電線電纜也應考慮納入強制性認證目錄,防止監管缺失造成人民生命財產及健康受到損害。
(3)加強電線電纜標準體系頂層設計,實現標準管理的統一規范。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按照《標準化法》的要求,加強對電線電纜行業標準化管理的統一領導和頂層設計,根據分類和層級現狀,整合優化與補充完善相結合,避免多頭交叉管理,互不統屬的情況。加強電線電纜生產、設計、采購、施工等上下游環節相關標準、規范的協調統一,避免生產與設計、采購、施工等環節的標準、規范等存在脫節情況,使相關標準在指導生產的同時,服務于更多的行業和領域。
(4)積極做好標準宣貫和實施監督工作。標準是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有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相關標準技術委員會要積極組織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宣貫和推廣工作,督促相關企業切實按照標準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牢固樹立“標準是企業健康運營的技術規范”的經營理念。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還要依據法定職責,積極履行好《標準化法》賦予的“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檢查”的法定職責,積極加強對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實施相關標準的監督檢查,保障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安全,推動電線電纜行業高質量發展。
4 結 論
本文通過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及山東省質檢院在近些年的風險監測、監督檢查及監督抽查中發現的電線電纜產品標準存在的問題,通過梳理相關國際標準體系,對我國標準現狀及在國際標準體系中的地位進行了研究,并對電線電纜標準體系中存在的標準體系缺失、部分企業利用企業標準逃避監管、標準使用脫節、標準實施存在定位偏差4個突出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該建議從標準,認證、監管、監督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為我國電線電纜產品進一步質量提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