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泥泥 宋樂樂 孔令娜


摘 要:目的:研究安羅替尼標準化臨床療效和預后的影響因素。方法:選取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60例,對惡性腫瘤患者采用安羅替尼藥物標準化化療,統計惡性腫瘤患者在安羅替尼藥物化療下的各類疾病的近期療效和遠期生存情況,對比近期療效有效或無效、遠期存活或死亡惡性腫瘤患者的性別、年齡、BMI指數、基礎疾病、TNM分期、ECOG評分、腫瘤轉移情況、甲胎蛋白指標、不良反應各項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并且對影響效果顯著的單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回歸分析。結果:死亡組與存活組、有效組與無效組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性別、BMI指數、基礎疾病、腫瘤轉移情況、甲胎蛋白指標各項影響因素對比結果差異不顯著(P>0.05);年齡、TNM分期、ECOG評分、不良反應各項影響因素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臨床療效、遠期預后多因素Logisti回歸分析結果中,年齡、TNM分期、ECOG評分、不良反應各項影響因素P 值均<0.05。結論:年齡、TNM分期、ECOG評分、不良反應為安羅替尼臨床療效和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關鍵詞:安羅替尼,標準化近期療效,遠期生存情況,多因素Logisti回歸分析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20.049
現在治療腫瘤的有效辦法有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而其中靶向治療因有特殊的優勢,應用廣泛。隨著各類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不斷涌現,為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極大地提高了患者治療希望,安羅替尼就是其中之一[1]。安羅替尼為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能有效抑制VEGFR、PDGFR、FGFR、c-Kit等激酶,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非小細胞肺癌、軟組織肉瘤、轉移性腎細胞癌、甲狀腺髓樣癌治療中該藥物均比較常見[2]。2017 ASCO公布安羅替尼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標準化臨床實驗效果顯著,患者在安羅替尼治療下癥狀情況、預后生存時間均顯著好轉,而且不良反應事件比較少,安全性較高,但是安羅替尼臨床療效和預后的影響因素并未完全明確[3]。因此本文對安羅替尼標準化臨床療效和預后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希望改善安羅替尼治療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和預后生存時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于2 0 1 9 年1月至2 0 21年2月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6 0 例,男女分別占4 0例和2 0例,年齡5 0 ~ 8 0歲、平均年齡(64.72±4.30)歲。
納入標準:經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軟組織肉瘤、轉移性腎細胞癌、甲狀腺髓樣癌的患者;臨床資料完整者;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者;TNM分期為Ⅲb期、Ⅳ期者;病理檢查診斷結果明確者;自愿參與本實驗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安羅替尼藥物過敏者;其他藥物治療者;凝血功能障礙者;臟器功能嚴重不全者;療效評估不詳者;血栓或出血者;藥物不耐受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
1.2 方法
對惡性腫瘤患者采用安羅替尼藥物標準化化療。鹽酸安羅替尼膠囊(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0004,12mg),初始劑量12mg/次,1日1次,持續治療14 d后停藥7 d,21 d一個療程。治療期間患者無嚴重不良反應,則保持該劑量直至患者病情出現有效進展或疾病相關死亡。若患者出現3/4級不良反應,則調整劑量至10 mg,若仍存在3/4級不良反應,再調整劑量至8 mg,直至患者病情出現有效進展或疾病相關死亡。若藥物劑量減至8 mg后仍存在3/4級不良反應則認定為藥物不耐受納入排除標準,永久停藥[4]。
1.3 觀察指標
對近期療效有效或無效、遠期存活或死亡惡性腫瘤患者的性別、年齡、BMI指數、基礎疾病、TNM分期、ECOG評分、腫瘤轉移情況、甲胎蛋白指標、不良反應各項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并且對影響效果顯著的單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回歸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的近期療效情況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的近期療效情況中有效、無效占比分別為78.33%、21.67%。
2.2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的遠期預后情況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的遠期預后情況中生存、死亡占比分別為65.00%、35.00%。
2.3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臨床療效單因素分析
有效組、無效組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性別、BMI指數、基礎疾病、腫瘤轉移情況、甲胎蛋白指標各項影響因素對比結果差異不顯著(P>0.05);年齡、TNM分期、ECOG評分、不良反應各項影響因素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4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遠期預后單因素分析
死亡組、存活組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性別、BMI指數、基礎疾病、腫瘤轉移情況、甲胎蛋白指標各項影響因素對比結果差異不顯著(P>0.05);年齡、TNM分期、ECOG評分、不良反應各項影響因素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2.5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臨床療效多因素Logisti回歸分析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臨床療效多因素Logisti回歸分析結果中:年齡(OR =6.257,95%CI =4.830~10.531,Wald =15.386,P<0.001)、T N M分期(OR =3. 3 74,9 5%C I =1.72 9 ~ 8 .9 4 6,Wald =6.270,P =0.007)、ECOG評分(OR =4.710,95%CI =2.335~9.820,Wald =6.349,P =0.006)、不良反應(OR=2.583,95%CI =1.068~7.430,Wald =5.821,P =0.015)各項影響因素P 值均<0.05。
2.6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遠期預后多因素Logisti回歸分析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遠期預后多因素Logisti回歸分析結果中:年齡(OR =3.842,95%CI =2.185~8.561,Wald =12.261,P<0.001)、T N M分期(O R =2 . 531,9 5%C I =1. 5 6 4 ~ 6 .13 0,Wald =7.357,P<0.001)、ECOG評分(OR =2.864,95%CI =1.723~6.589,Wald =5.140,P<0.001)、不良反應(OR =2.430,95%CI =1.229~5.472,Wald =8.832,P<0.001)各項影響因素P值均<0.05。
3 結 論
本文實驗結果表明: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中:有效組年齡<65歲占比為80.85%、高于無效組的19.15%,Ⅲb期分期占比為51.06%、Ⅳ期分期占比為48.94%,ECOG評分<1分占比為89.36%、≥1分占比為10.64%,發生出血、蛋白尿、手足綜合征不良反應占比為17.02%、未發生出血、蛋白尿、手足綜合征不良反應占比為82.98%,可見年齡<65歲、Ⅲb期分期、ECOG評分<1分、未發生出血、蛋白尿、手足綜合征不良反應的惡性腫瘤患者近期療效更好。有效組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中性別、BMI指數、基礎疾病、腫瘤轉移情況、甲胎蛋白指標各項影響因素占比與無效組占比無顯著差異,可見以上因素對惡性腫瘤患者近期療效影響不大。
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中:存活組年齡<65歲占比為84.62%、高于無效組的15.38%,Ⅲb期分期占比為51.28%、Ⅳ期分期占比為48.72%,ECOG評分<1分占比為89.74%,≥1分占比為10.26%,發生出血、蛋白尿、手足綜合征不良反應占比為10.26%,未發生出血、蛋白尿、手足綜合征不良反應占比為89.74%,可見年齡<65歲、Ⅲb期分期、ECOG評分<1分、未發生出血、蛋白尿、手足綜合征不良反應的惡性腫瘤患者遠期預后存活時間更長。存活組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中性別、BMI指數、基礎疾病、腫瘤轉移情況、甲胎蛋白指標各項影響因素占比與死亡組占比無顯著差異,可見以上因素對惡性腫瘤患者近期療效影響不大。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臨床療效多因素Logisti回歸分析結果中:年齡、TNM分期、ECOG評分、不良反應各項影響因素的95%CI 值>1,P<0.05,可見年齡、TNM分期、ECOG評分、不良反應為安羅替尼標準化臨床療效的獨立危險因素。安羅替尼標準化治療惡性腫瘤患者遠期預后多因素Logisti回歸分析結果中:年齡、TNM分期、ECOG評分、不良反應各項影響因素P值均<0.001,可見年齡、TNM分期、ECOG評分、不良反應為安羅替尼遠期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年齡、TNM分期、ECOG評分、不良反應為安羅替尼標準化臨床療效和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