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珠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三職業高級中學,江蘇張家港 215600)
機械制圖課程是對口單招機械專業的主要專業學科之一,俗稱“工程界的語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在高一高二已經系統地學習完機械制圖的基礎知識,高三面對的是緊張的復習和沖刺。在高三有限的時間里,緊扣對口單招考綱要求,能否進行有效、合理的規劃和復習,對提高學生成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復習方法,完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教學熱情,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分析能力和技能分析能力成為首要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提高機械制圖復習效率的方法。
高三的復習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生通過前兩年的制圖學習,會出現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老師應摸清學情,因材施教,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回歸課本,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于基礎扎實的同學,制定近期目標,提高解題能力,最大化地挖掘學生的潛能,使每個學生的制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做到低起點、嚴要求、高效益。通過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分析,老師也能結合學生的問題開展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問題的解決,而且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活動也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使學生能夠較好地在個性化學習活動中提升自身的制圖能力水平。
老師在復習中應注重知識引導、構建知識網絡,讓學生歸納整理,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知識體系。在知識重點難點上下功夫,經過一系列的反復練習,深化學生對重點的理解,幫助學生尋找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學會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分析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當學生加強對知識體系的理解后,其也能在日常的實際學習活動中更好地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提升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促進自身實踐能力的提升。
在實際教學中,可推廣探究性學習,以學生為主體,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小組討論,相互探索,得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將思路拓展。小組進行有效交流,發動組員積極參與,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根據需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或到實習場地進行專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可形式多樣化,小組討論、學生講解、講練結合,提高復習課整體效率,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有效提高,為后續高強度的訓練打下良好基礎。突破教師一講到底,讓學生死記硬背的課堂教學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也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化發展,使學生能夠更主動地開展學習活動,既能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學生也能結合自身的理解更好地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實現自身的個性化發展,促進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
針對目前對口單招學生個體差異大的現狀,需要采取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可采用基礎教學,制訂相應的復習計劃,到達一定的要求后再進行提升。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提高解題能力。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從而促進學生對制圖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的制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如此也能合理地運用分層教學活動縮小學生之間的基礎差異,進而給予學生針對性較強的指導,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較好發展。
深入研究考綱。將近幾年的對口單招考試進行對比,找出變化的趨勢,吃透制圖的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整合梳理。面對新的變化和知識的重難點,及時地做出相應調整,對應的習題和綜合練習要精挑細選,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提高解題思路和分析能力,更要重視知識點的靈活運用,融會貫通。在此基礎上,分層、分類進行有效整理,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地深入和延伸,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得到全面提高。
第一輪復習以扎實基礎知識為主,圍繞對口單招考綱,進行分解和梳理,制訂復習的具體目標,全面鋪開,將以前沒有學透的知識點進行鉆研、講解,打好堅實的基礎知識。注重練好學生的基本功,對機械制圖課程的概念、規律、方法抓基礎,不為難題所困,考查的著眼點應放在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上。在教學中,面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更應該關注他們的學習動態和思想變化,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在緊張的復習學習中找到學習目標和動力。打好堅實的學習基礎后,學生才能開展進一步的學習練習活動,促進自身學習能力、知識掌握水平、技能水平的提升。而加強對學生的學習動態關注,也能使老師快速發現學生的學習情緒問題,給予學生及時疏導與幫助,促進學生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能夠以更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參與日常的學習活動。
第二輪復習主要以專題訓練為主,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找準“常考點、易考點、必考點”,詳細梳理,將試題進一步提升,將所授知識點進行整合、鞏固、提高,并強調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教師在二輪復習中,可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和平臺,精選精練,針對典型題型,進行總結和拓展延伸。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疑、釋疑,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學會探索。既培養了學生的解題能力、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復習的效率。而且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教師也能從不同角度更好地展示學生的學習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理解效率,使學生能夠加強對重難點內容的理解。
第三輪復習以綜合練習為主,題型與對口單招考試題型一致,提前進入高考狀態,通過幾次綜合練習,提高學生在正式考試中的自信心,同時針對暴露出的問題,進行解決和改進。往往學生對于真正的考試會有怯場情緒,通過模擬訓練,調整自身的心態,提高在考試時的應變能力和解題能力,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績。結合第三輪復習活動教師能夠進行多次考試模擬,學生提前適應考試模式,減輕學生的考試緊張情緒,使學生能夠沉著冷靜地應對考試,提升學生的考試狀態。而且學生也能通過模擬考試活動提前做好考試準備,既能加強對考試題型的理解,也能提升學生的應變反應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展現自身的實力。
從最近幾年的對口單招考試題型來看,考試越來越多地趨向于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和相應學科之間的有效聯系。這就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制圖的分析能力需要提高,也更加強調專業學科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機械制圖課程可根據對口單招題型進行分類,理順制圖學習要點,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第一部分為知識基礎部分,主要以填空、選擇為主。
第二部分是投影作圖部分,主要以補圖、補線的形式出現。重難點是圖樣的表達方法,包括了掌握基本視圖、向視圖、局部視圖、斜視圖的畫法和標注規定;掌握剖視圖、斷面圖的分類和剖切面的種類,掌握剖視圖、斷面圖的畫法及標注;了解局部放大圖畫法和常用的簡化畫法。這些都在組合體的基礎上展開進行。組合體由基本體組成,基本體由點、線、面構成。這樣在復習時就形成了一個知識脈絡,一步步深入進行。抓住基本體的特征,分析組合體的構成。運用正確的分析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圖和繪圖能力。
第三部分技術要求讀圖部分,這部分的內容知識點多且碎,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反復強調、練習、鞏固。不僅熟練掌握螺紋、螺紋緊固件及其連接的規定畫法、簡化畫法,掌握螺紋的規定標注方法,掌握直齒圓柱齒輪及其嚙合的畫法和了解鍵、銷和滾動軸承的畫法;而且對于零件圖能正確分析、讀解零件圖上的公差與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符號和代號含義。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識讀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掌握裝配圖的識讀方法,能看懂中等復雜程度的裝配圖。
將書本知識分類復習,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能力,針對重難點,突出強化、鞏固、提高,使學生掌握得更加牢固。
根據考綱的新變化,及時作出復習調整,制訂新的復習計劃,吃透考綱中的重點和難點,做好三輪復習工作,把握好教學進度,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學情,做到低起點、嚴要求、高效益。
復習課不同于新授課,更加強調知識間的聯系,復習中要能形成知識的完整體系,能夠讓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以網絡的形式存儲起來,使學生對于易錯點的掌握更加靈活,深入本質。培養學生對制圖學習的興趣,能積極提問,對疑點探究,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和解題思路,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與此同時,老師也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內容,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加強對知識體系的理解和應用,構建科學化的知識體系。有了明確的知識體系,學生也能加強對相關學習內容的理解,并能較好地掌握基礎知識理論,更好地運用基礎知識開展拓展練習活動。思維導圖不僅能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還能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練習的理解,既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也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學生也能結合思維導圖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不少學生制圖學習缺乏主動性,感覺制圖缺少趣味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研究教材,探尋規律,試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一些重點知識,講解有新意,以便于學生記憶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在練習中能扎實基礎、舉一反三。高二是學生進行機械制圖課程的第一輪復習。第一輪復習是回歸基礎,突出對主干知識的溫故知新。將以前沒有理解和不會做的題在第一輪復習中逐個擊破,注重練好學生的基本功,對機械制圖課程的概念、規律、方法抓基礎,不為難題所困,考查的著眼點應放在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上。選題以基礎題為主,進一步加大題目的難度,有梯度地進行做題。力爭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得到提高,增強學習制圖的自信心。
進入高三第一學期將進行第二輪復習,第二輪復習是專題強化與鞏固記憶階段。復習模式:專題強化、歸納規律、測評結合、評析為主;復習方式:前后聯系、以主帶次、查漏補缺、專題補償、鞏固記憶、強化規范。
認真研讀《考綱》和歷年高考試卷,找準“常考點、易考點、必考點”,詳細梳理。在不斷練習中,學生掌握解題思路和技巧,面對不同的題型,能做到心中有數,下筆不慌,從而提高學生解題時的自信心。
最后一學期是第三輪復習:綜合訓練與模擬測試階段。緊扣考綱、全面梳理,理清思路,組織學生整理錯題集、好題集,教師加強考前心理指導,進一步強化答題技巧指導,以最佳狀態投入高考。通過多次仿真模擬考試的檢測方法,試卷內容比例、題型、難易比例等均嚴格參照往年單招試卷,將考試日常化,大大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考場應變能力,在正式的考試中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面對市面上許多對口單招復習資料,需要教師精心挑選所需的參考資料。根據復習的需要和學習的實際情況,做出最佳選擇。筆者認為“練”要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選好題、精選題。有利于適當延伸,深入多方面的知識,具有典型性、針對性,面對學生知識的薄弱點,講透、講全、講深。考綱對截交線的考查,主要是平面與平面、平面與回轉體、回轉體與回轉體的截交線。教師應由簡到繁,分類型進行復習講解,最終掌握截交線的畫法。老師及時對解題思路、方法及步驟,進行歸納總結,能以點帶面,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如此學生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升對不同題目類型的理解,提升自身的解題能力,而且學生也能結合老師的教學講解更好地鍛煉自身的解題思維能力,促進自身綜合素養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第二,抓住疑點題。在復習過程中,學生的疑點需要反復講解,直至學生完全理解,配合機械軟件加強聯系,找出關鍵點進行多方位訓練,將疑點最終化解,并能靈活運用。
第三,重視錯題整理。通過有計劃地整理常犯的典型錯誤問題,讓學生分析、思考、更正,從而避免再次出現類似情況,加快解題速度。
第四,正確對待各種練習題。制圖的題目很多,千變萬化,學會抓住典型題型進行拓展練習,舉一反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加強基本功的訓練。作業盡可能面批,既省時間,又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通過當面的講解與指導,老師也能給予學生更有針對性的幫助,使學生能夠較快解決自身的學習問題,并能夠把握問題的關鍵,能夠從解題思維角度入手,加強對同類問題的理解。
教無定法,復習課的教學更是如此,機械制圖沒有高深的理論,也沒有復雜的公式,但卻有一定的抽象性。復習時找準方法,對癥下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切實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和完善復習方法,從而推進機械制圖對口單招的復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