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華
孔乙己這個形象帶有更多的“喜感”,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往往容易從“搞笑”的角度展開分析,而不能結合特定的語境分析人物。立足場域,讓學生走進情境,與人物展開交流,自然會產生無限的“滋味”,讓學生在盡情悅讀中建立學習觀念。
江南小鎮在魯迅小說中多次出現,這里有濃重的人間煙火氣息,為小說制造了最鮮活的背景。教師引導學生展開閱讀學習時,要注意讓學生對人物生活環境做分析。環境描寫屬于側面描寫,對人物形象塑造有輔助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人物特定的生存空間。
“……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這是孔乙己出場帶來的效果,可見這個形象帶有更多特殊性,這樣的場景無疑帶有鮮明的侮辱性??滓壹菏钦局染贫╅L衫的唯一的人,這個外形特點,突出了人物的不同之處。教師指導學生鑒賞這段話時,要指導學生做深度思考,為什么魯迅要將孔乙己塑造成“另類”形象呢?學生給出解讀:孔乙己是讀書人,在封建社會,讀書人的身份更高,因為孔乙己受到太多封建思想的毒害,他整天幻想自己是高貴的讀書人,而忘記自己的地位還不如短衣幫,這種認知偏差,讓這個人物出現了扭曲的表現。教師繼續追問:為什么眾人要將孔乙己作為取笑的對象呢?那些短衣幫,其地位并不比孔乙己高多少,也要看不起孔乙己呢?有學生認為,孔乙己不僅穿著特殊,其言談舉止都與眾不同,特別是說話總要加進之乎者也之類,以顯示其讀書人身份,自然成為大家關注的對象。
一個特定的場域,酒店里有不同的角色同時出現,孔乙己亮相可謂不同凡響,這個場景帶有極強的諷刺效果。我們可以想象到,當時孔乙己的心態是何等的悲哀。
孔乙己是特殊的形象,小說中有不少對比的場景,短衣幫、穿長衫、孩子們、店老板等人群,都是需要關注的對比點,通過對不同人群的描寫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以此來襯托出孔乙己形象的獨特。教師在人物鑒賞環節,要做出更多指導,讓學生從理性的角度展開思考,對悲劇性人物的命運致因展開討論,讓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的“人情味”。
作者在塑造孔乙己形象時,重點抓住了外貌、語言、動作、細節等環節做詳細描寫。學生閱讀這些片段時,很容易找到一些出彩的細節。如孩子們吃他的茴香豆時,他的言語和動作都顯得很傳神。教師要求學生找出相關片段,從動詞運用的角度展開思考和鑒賞,說說這些動作描寫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學生找到這些內容,并鎖定一些典型的動詞,從動作連貫性、準確性等角度展開鑒賞分析。如從他伸出五指、彎下腰去、直起身來、罩住碟子等環節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恐懼的,害怕孩子吃光他的豆。這些動詞很典型,將人物的心理呈現出來。再如孔乙己外形描寫也有不少看點,穿長衫站著喝酒、高大身材、清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等,其特點是極為鮮明的。學生在鑒賞分析時,大多會從身份、命運對接角度展開思考。
學生對人物賞析比較熟悉,教師在具體指導時,要強調對接思考,讓學生結合當時背景和場景做具體分析,這樣才能獲得最有價值的認知。
孔乙己這個人物與其他角色有比較多的互動,在閱讀鑒賞這些環節時,教師有意識安排一些課堂演繹任務,讓學生借助創編機會,現場展示人物活動場面,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鮮活的感知和體驗??滓壹哼@個人物很搞笑,但我們笑過之后,自然會產生更多的“悲涼”的感覺,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怪物”,當然是封建社會造成的。教師引導學生在演繹中感知人物,通過布設場景,體會歷史背景的重要性。
學生大多對演繹活動充滿期待,自然出于“好玩”的心理,教師在具體組織時,不能為“搞笑”而演繹,如何才能讓學生回歸理性,需要做好鑒賞指導。如孔乙己和店老板的對手戲,教師要先讓學生對這兩個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展開分析,一旦對人物地位有了準確定位,學生會形成直感,也無意“取笑”了。如演繹孔乙己最后一次進店場景,孔乙己狼狽相是慘不忍睹的,教師要求學生先觀摩一些圖片,對人物外形做規劃。雖然在幫助飾演孔乙己角色的學生打扮時,很多學生會忍俊不禁,但這種笑已經不是針對角色的,學生對孔乙己命運給予了更多同情,而不是嘲諷?!八樕虾诙沂荩呀洸怀蓸幼?;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边@是孔乙己當時的模樣,學生圍繞這段描寫開始設計人物形象,由開始的好笑到最后的心酸。課堂演繹正式開始,學生觀看熱情很高,對人物的解讀也更為深刻。
教師指導學生對孔乙己形象做形象展示,要求學生飾演這個情節,讓孔乙己和店老板做直接交流,其目的是很清晰的,就是要讓學生對孔乙己命運做直觀感受,現實的殘酷、社會的無情、人情的炎涼,都要這個角色妝扮上體現出來。學生鑒賞角度不斷矯正,進而形成系統性鑒賞認知。
在延伸閱讀訓練設計時,教師要做好對接處理,讓學生借助更多信息渠道,搜集一些鮮活的素材,在觀看和研讀中建立鑒賞認知。如一些影視片段,以及圖片、繪本、文本內容,都關涉到人物鑒賞。這些直觀信息有更豐富背景因素,教師要求學生結合歷史社會背景做鑒賞分析,在更廣泛的閱讀體驗中建立鑒賞認知。
《孔乙己》是最為經典的現代短篇小說,教師引導學生鑒賞核心人物時,要借助場景描寫內容,對人物心理、行為展開解讀和分析,結合小說背景進行延伸設計,讓學生在閱讀體驗中成長閱讀能力。教師設計人物鑒賞訓練任務時,要注意延伸思考的視野??滓壹菏欠饨ㄖ贫认碌臓奚罚涿\是凄涼的,學生在深度閱讀和思考中逐漸建立共識。為激發學生閱讀思維,教師推出鑒賞訓練任務:如果孔乙己能夠活到現在,他的命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不妨圍繞這個假說展開想象,寫一篇《孔乙己新傳》,準備參與集體展示交流活動。學生對這個訓練任務比較敏感,都能夠主動進入想象環節,對人物命運做規劃。教師不時做出提示:孔乙己生活在不同年代,其命運自然會大不相同,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想象要合理,人物描寫才有可信度,演繹不能超出一定范圍,這樣的想象小說才有審美價值。學生開始熱議,教師與學生對話,了解學生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一些建議,不妨從教師、作家、學者、品酒師等職業角度展開思考和規劃,確保延伸訓練順利展開。學生利用多種信息渠道,搜集一些輔助材料,為小說構思提供信息支持。
《孔乙己》是中學教材保留內容,說明其鑒賞價值極高,我們對“孔乙己”這個形象也最為熟悉,凡是閱讀過這篇小說的人,都會對這個人物產生深刻的印象,教師要做好正確引導,讓學生在閱讀鑒賞時,能夠獲得最科學的解讀,并學習到人物鑒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