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等十部委《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農漁發〔2019〕1號)有關要求,大力推進漁業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快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組織開展了2023年重點推廣水產養殖品種(主導品種)和重點推廣水產養殖技術(主推技術)遴選工作。經省級水產技術推廣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共遴選出18個重點推廣水產養殖品種和14項重點推廣水產養殖技術。
18個重點推廣水產養殖品種為:異育銀鯽“中科5號”、大口黑鱸“優鱸3號”、雜交黃顙魚“黃優1號”、福瑞鯉2號、長豐鰱、翹嘴鱖“廣清1號”、斑點叉尾魚回“江豐1號”、大黃魚“甬岱1號”、大菱鲆“多寶1號”、羅氏沼蝦“南太湖2號”、凡納濱對蝦“海興農2號”、綠盤鮑、長牡蠣“魯益1號”、三角帆蚌“申浙3號”、刺參“參優1號”、“三海”海帶、壇紫菜“閩豐2號”、中華鱉“珠水1號”。
14項重點推廣水產養殖技術為: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池塘流水槽循環水養殖技術、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陸基圓池循環水養殖技術、“集裝箱+生態池塘”集約化養殖技術、多營養層級綜合養殖技術、近海新型網箱設施化養殖技術、深遠海桁架式養殖技術、無環溝稻蝦綜合種養技術、稻蝦繁養分離技術、“小龍蝦+水稻+羅氏沼蝦”輪作與共生技術、“以漁降鹽治堿”鹽堿地漁農綜合利用技術、連片池塘養殖尾水人工濕地生態處理技術、池塘養殖尾水“三池兩壩”生態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