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詩歌當作語言的煉金術和靈魂最微妙的熔爐,每當運作想象的機芯時,意識游走于真實和虛構的邊界。在詩歌的世界里,我可以重新聯結時間和空間,于瞬息之間獲取靈感的電火花。文字在不斷的耦合中,置換幻想的薜蘿和真實的月光之間的能量。我的文學興趣來源于小說以及戲劇,從大仲馬、契訶夫、狄更斯以及莎士比亞等大師那里,我獲得了啟蒙,并在往后的閱讀與思索中不斷完成屬于自我的新系統。我總認為詩寫的過程不是文字的一場機械編碼,而是與自己的無數張面孔交流,更是對未來無數種可能的構建。當然,最迷人的詩歌語言應當來源于生活,但又不僅僅限于生活。文字唯有忠于真誠的自我,忠于深刻的生活,才能燃放出最絢爛的光芒。成為“自我” 的同時,也應該努力突圍“自我”。我知道,我的詩歌在某些向度上還未達到圓滿。換句話說,“自我” 的標志性仍不是那么地明顯,某些詩歌的完成度也尚未達到足夠令我感動的地步。未來的日子里,希望自己在詩作上能變得更為成熟并且真摯。年歲漸長,我越來越喜歡親近真實的生活,同時以深度的思考去對抗生活的固封與僵化。對我而言,格式化的生命模式是一種巨大的災難,詩歌使我獲得了一種額外的清醒。我將在這種慣性里,長久地思索下去,期待在生活中的每個時刻,都能碰撞出嶄新的美妙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