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翠
(山東省臨沭縣青云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臨沭?276712)
伴隨農業技術持續進步發展,溫室草莓的高產栽培技術應用成熟度不斷提升,為確保溫室草莓實現優質高產,積極落實溫室草莓的高產栽培相關技術工作較為重要。
溫室草莓的高產栽培對其環境有著特定要求,通常情況下要求其栽培區域呈優良的空氣質量,栽培地應遠離于城市及其交通要道,且土質肥沃、松軟、有極強保肥保水能力,最適宜的是呈微酸性沙壤土;在灌溉水層面,要求其pH為5.5~6.8,所選水質應達我國無公害作為生產現行質量標準;針對地塊選擇,需參考著前茬作物,盡可能避免和草莓有著相同病害如茄子、番茄等為前茬作物,把控好農藥用量,便于更好地對溫室草莓實施高產栽培。
溫室草莓的施肥技術操作,需堅持以基肥為主,化肥輔助,即為基肥施加充足、化肥少施加。有機肥對土壤可起到改良作用,且呈優良透氣性及保肥保水、土壤溫度提升等能力,故基肥應當多選用商用類型有機肥及農家肥。使用復合肥750公斤/公頃、優質類型有機肥為7500~90000公斤/公頃。待施肥完畢,需實施深翻土壤及耙碎整平處理。
溫室草莓適宜選定高畦栽培,畦寬通常是80厘米,其上口寬度應為40厘米,且畦高為30~50厘米。應注意畦的高度切勿過低,以免對草莓根系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選用硫黃粉實施高溫消毒處理,注意硫黃粉與助燃劑依照著1∶1比例混勻后制作成一定量的混合粉,通常為30公斤/公頃。對溫室大棚內部分多點實施消毒處理。中午閉棚,棚內溫度>50℃情況下實施消毒處理,且消毒12~48小時之后便可通風。
應選定抗病、耐旱、單果大、休眠淺、結果穩定的一類品種實施高產栽培,如章妃、甜查理、豐香等,需結合地區具體情況差異予以合理選用。
栽培苗可從外部進購,也可自行培育。高產秧苗為溫室草莓實現早熟高產的關鍵。溫室草莓的壯苗標準即為4~6片葉,葉柄短粗、葉子鮮綠、較大面積且肥厚;短縮莖的直徑>1.5厘米,根色乳白且鮮亮,其全株鮮的質量均>35克,花芽呈高分化質量。若自行育苗,則需注意假植期應當早,通常為每年的7月上旬至8月上旬;假植育苗具體地點選擇上不可選定過肥地塊,盡量減少其基肥用量,應施加優質的有機肥,避免對花芽分化產生影響。
草莓進入到休眠前期定植,通常是9月上中旬實施移栽。栽培前期,在種植畦上面將滴灌帶鋪設好,栽植前2~3天實施澆水造墑操作。過早栽培,則氣溫會相對較高,影響幼苗的成活率;反之,過晚栽培產量穩定性無法保證。全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且定植密度12萬~15萬株/公頃。那么,為保證栽后成活且高產,需選定葉柄短、新根多、莖粗短、無病蟲害類的壯苗,在早晨或是傍晚實施移栽。要求栽培深度把控于6~7厘米范圍,達到深不埋心且淺不露根這一標準。栽苗過程,可定向實施栽植,也就是苗莖弓背應當朝向于兩側畦溝,確保果穗后期抽向于畦的兩側位置,對通風及采收較為有利。為確保葉面蒸發得以減少,栽前務必剪處過多葉片,確保每株心葉留3~4片。種植后,高畦務必澆透水,待2~3天后再實施1次灌水,確保土壤維持濕潤狀態,實現高成活率,此外,栽植過后初期幾日若是遇到了高溫晴天,溫室大棚上面可覆蓋遮陽網一層,對幼苗成活較為有利。
覆蓋地膜可避免泥土沾污到草莓果實,對鮮果的商品價值起到提升作用,田間濕度也可降低,減輕病害,病果及爛果可以減少,實現草莓高產及優產。覆蓋地膜時間適宜選定白天<20℃。為了避免周邊生長雜草,可覆蓋不透明類型黑色地膜。應當于晴天在苗上平鋪地膜,按照苗開口,把苗提至地膜上,利用細土封實其口部與植株的底部。適時落實閉棚保溫工作,屬于溫室草莓實現高產栽培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夜溫降至10℃,及時落實閉棚保溫,避免低溫條件下草莓葉片逐漸變黃或莖節縮短,發生養分倒流等。閉棚保溫適宜時間為每年10月中旬。
栽培成活過后,每月實施1次,及時摘除掉老葉病葉,便于減少病害。摘葉應隨著植株旺盛生長,大量生出甸旬莖,多余甸旬莖務必及時摘除,對通風透光總體條件可起到改善作用,營養消耗得以減少。若開花過多,則營養消耗大,其結果必然變小,故晚開高級次的小花應當疏去。留果數量需結合品種結果實際能力、植株的健壯度來確定。
溫室草莓通常處在密閉環境當中,若缺乏溫濕度的管理,則病蟲害極易大肆傳播蔓延。對此,加強對溫室草莓的溫濕度有效管理屬于重要的一項技術手段。溫室草莓,其白日溫度需把控于28~30℃,夜間12~18℃;果實進入到膨大期后,白天溫度需把控至20~25℃,夜間6~8℃。草莓生長發育整個過程空氣濕度最適宜為50%~70%。
溫室草莓進入采收期,確保每隔10~20天實施一次追肥,每次每畝要求追加10公斤氮磷鉀的復合肥,且務必配合著灌溉;選取0.3%磷酸二氫鉀的溶液,確保每隔10天施一次,對葉子的光合作用可起到提升作用,促進溫室草莓植株健康且茁壯的生長。待進入到結果旺盛期,病殘老葉務必及時摘除,便于節約養分,維持田間通風透光良好的條件。
溫室環境下,因授粉動物匱乏,為確保坐果率,大棚內需要釋放一些授粉動物,如放養蜜蜂,便于對溫室操作實施授粉處理,其間應將密封工作落實好,防止蜜蜂逃逸情況出現。
溫室草莓高產栽培期間,常見灰霉病、白粉病等病蟲害。那么,在防治病蟲害階段,應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對田間植株實際生長情況予以合理調控,確保種植密度科學合理,強化水分管理及通風換氣。對癥防治上,白粉病害的發病初期選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防治;灰霉病害的發病初期選取70%甲基托布津噴霧的800倍液連續2~3次熏蒸處理等,結合具體病蟲害類型,選用針對性的防治藥物及各項措施。
草莓漿果在有2/3著色后便可開始實施采收。采收果實的高峰期,確保每1~2天實施1次采收,采收過程應帶果柄,切勿傷到尊片,分級堆放好,堆放及搬運時嚴禁擠壓。此外,要求每次采收均需確保成熟果能夠采凈,且輕摘輕放,畸形及病蟲果隨時剔除,分級包裝過后便可上市。
綜上所述,對于溫室栽培草莓,只有把握及運用好各個階段栽培技術,才能夠更好地發揮高產栽培各項技術優勢,確保溫室草莓實現優質、高產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