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周志
(山東省東明縣劉樓鎮人民政府,山東?東明?274503)
科技發展是推動林業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唯有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運用創新的開發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動林業建設。林業建設是一種基礎,是一種能夠改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的重大建設活動。科技進步是林業事業向前發展的重要保證,只要注重科技進步,林業事業就會迅速發展。
林業技術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在推動過程中會對林業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盡管在新時期,我國的科技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林業技術的發展進程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為了加速林業技術的發展,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技術發展在林業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改變思維方式,進行戰略規劃,從而促進我國的林業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林業建設牽涉的領域較廣,工作內容也比較復雜,這就給我國森林資源的開發與經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將先進的科技手段應用到林業建設中,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林業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還能夠提升林業工作的效率,有效保證工作質量。發展林業技術既能對林業害蟲進行有效防治,又能從根本上解決林業工程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因此,林業技術是我國林業事業發展的基礎,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充分地將相關技術運用起來,發揮出技術的多重優勢,進而保障林木健康,并逐步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最終將我國的林業事業推向另一個高峰。
林業科技的不斷開發可以節省林業工程所需的人力資源,因此應把精力放在林業工程的革新與發展上。我國林業建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這就需要將林業相關工作與信息化技術相互融合,進而有效地促進林業建設的信息化進程,并積極轉變傳統的林業工作模式,進一步推動我國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林業建設過程中,舊裝備和相關技術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要大力發展林業技術,就必須不斷地創新,引進先進的裝備、技術。另外,在發展技術的過程中,要用先進的設備逐漸淘汰陳舊的設備,將林業建設工作中的相關數據和檔案能夠被長時間的保存下來。在信息時代,林業建設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會變得非常關鍵。所以,發展林業技術要與信息化技術發展結合起來,運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推動林業建設。
林業部門要強化林業科技創新觀念,借鑒現階段林業市場化和社會化的成果,把科技創新作為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指導思想;建立健全林業建設的相關制度,健全災害預警、防災減災和全過程的跟蹤管理機制,為林業技術的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推進林業生態工程的建設,在林草融合、農林融合的思想指導下,形成多元產業結構,實施林業環境綜合治理。與此同時,利用并引入轉基因、生物工程等新興技術為代表的林業技術及設備,完成對現有木材、花卉品種的改良和培優,并對單一的種植模式展開調整,在結構調整和豐富的種植品種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對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
一是增加對林業的科學、技術、教育、研究等方面的投資,建立專門的資金,推動林業科學研究的發展。與此同時,國家財政應該積極地支持林業科研機構和有關高校開展林業科技人員的培訓,加大投資,為社會培育出更多的高質量的林業科技人才。二是在林業建設中,要加大對現有林業技術的宣傳力度,推動林業技術成果轉換,使林業技術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提高林業管理的服務質量,讓林業管理者意識到林業技術對于林業建設的重要意義,唯有依靠林業技術進步,才能持續提高林業管理水平,增加收益。三是以林業科技為導向,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充分調動職工利用林業技術的熱情,從而推動林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林業企業或者林業經營個人為對象,對林業技術補償進行強化,或者向其提供適當的補貼,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林業經營者對林業技術的投資熱情,促進林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在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與許多國外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在國家逐步強大、林業科技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很多先進的林業技術仍然沒有被廣泛地運用到林業建設中。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林業工作者的技術創新意識不足,在林業建設中對林業技術的創新發展方面沒有充分的理解,不重視對林業技術的更新和發展,林業建設還停留在傳統的技術模式上,極大地阻礙了林業現代化的發展。為此,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強對林業科技的宣傳和教育,進一步加強林業從業人員與社會大眾對科學發展的認識。一是相關人員需進行林業實用技術訓練,可以請專門人員就林業技術進行培訓和教學,或者就林業技術進行主題式演講,來提高林業人的業務素質,從而提高林業人對林業人的認識;二是建立林業技術示范戶和示范點,為林業工作者提供一個很好的榜樣,讓林業技術能夠更好地促進林業事業的發展。
為了確保科技幫扶機制的建設能給林農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有關主體還應該加大對林業技術重要性的普及和宣傳力度。以“退耕還林”項目為例,為了鞏固已有的“退耕還林”項目,可以邀請林業專家到各鄉鎮、村莊開展專題咨詢和林業技術講座,從而有效地解決林農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提高群眾的生態意識。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群眾的力量,對當前的工作成果展開宣傳,可以邀請有一定特長的農戶,通過手工畫、書法、剪紙等形式,來宣傳退耕還林成果,并將有關林業火災防范預警、退耕還林成果保護等法律規定,發給參加活動的現場群眾,運用市、縣聯動機制,來擴大與之有關的科普宣傳活動的影響,并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增強對產業結構優化、生態環境保護的實用價值和效用的認識,從而有效為生態林業的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生態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大力發展林業至關重要。在林業建設過程中,技術發展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提高對技術發展的關注度,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對推動林業的迅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充分認識到科技進步對林業發展的重要性,使科技能夠更好地促進林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