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琴,薛愛軍,馬學文
(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鄉村振興服務中心,陜西?榆林?719000)
農業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可以顯著提升農業生產水平。然而,在以經濟發展為重心的大環境下,農業環境保護工作比較滯后,農業生產環境急劇惡化,嚴重阻礙了農業生產的開展。農業環境污染,主要是農業生產環節大量施用化肥、農藥、生長劑等農用化學品,農產品中一些有害物質如有機氯、有機磷、重金屬等化學殘毒超標,造成土壤污染,焚燒秸稈造成環境污染,大量畜禽糞便污染水體等。因此,對農業環境問題必須高度重視,應加強對主要農畜產品污染的監測和管理,對重點污染區進行綜合治理。應當采取措施,積極預防農業環境被污染和破壞,對于已經污染的農田,應盡快恢復其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在土壤方面,由于過去農民科學可持續種植意識相對較差,從而導致土壤污染問題嚴重,大量有害垃圾不斷在土壤中累積,土壤的理化性質嚴重受損,出現土壤板結問題,土壤生產力大幅度下降。并且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部分農民無節制地使用化肥、農藥,過量的化肥、農藥超過了土壤的承載能力,導致有毒物質在土壤中累積,嚴重降低了土壤質量。
不科學的農業生產方式導致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都受到了嚴重的污染。相關垃圾的隨意丟棄對周邊生態環境以及農業生產環境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其次,大量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化嚴重,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土壤中的化肥會隨著雨水的沖刷流入到江河湖海中,對水資源造成嚴重污染。除此之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肉制品的需求量也顯著提升,我國養殖業、畜牧業都得到了高速發展。但是,由于飼養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動物糞便無法得到及時處理,動物糞便中未經過消化的飼料以及飼料添加劑就會在水體內分解發酵,導致水體內存在大量有害物質,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的問題,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空氣污染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秸稈的大量焚燒,該種秸稈處理方式是導致霧霾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霧霾問題的出現會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長期在霧霾環境下生活,會顯著增加人們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
農村地區的垃圾處理體系不完善,缺乏相應的垃圾回收系統以及污水處理系統,從而導致農村地區垃圾隨意排放的問題十分嚴重。一旦到了夏季,大量生活垃圾的堆積會產生惡臭氣體以及有毒有害物質,相關物質會隨著雨水進入土壤,導致土壤以及地下水資源受到嚴重污染。
通過對農業環保問題進行了解,可以發現很大一部分農業污染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相關人員環保意識不足。當前農村地區的居民、政府以及相關企業存在對環境保護工作認識不足的情況,沒有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與實際價值,也沒有認識到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巨大危害。在開展農業生產工作的過程中,很多農民還存在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生產行為,例如,盲目使用化肥農藥、隨意焚燒秸稈等。
當前農業環保方面投入較低也是農業環保問題日趨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已經對環境保護理念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了貫徹落實,環保工作的重點依舊在工業污染以及城市綜合治理方面,不僅對農業環保問題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農業環境保護資金的投入也相對較低。各項農業環保措施都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導致農業生產垃圾、農村生活垃圾隨意排放的情況依舊非常嚴重,各項農業環保問題都得不到有效解決,農業生產環境逐漸惡化,農業生產效益以及群眾健康水平都得不到保障。
隨著農村農業與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土壤污染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關注。要想有效解決農業環境保護問題,相關工作人員首先要提高土壤質量。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應用合理輪作、倒茬、套種等方式來對農業生產土壤進行改良,提升土壤肥力,并且還可以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進一步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深入了解土壤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農業生產模式。農業生產過程中,施肥工作應當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不僅可以減輕化肥對土壤的傷害,還可以實現對動物糞便等物質的有效利用,從而構建出可持續循環發展體系。同時,針對不同問題應當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確保環境保護工作可以充分發揮其實效性。對于農業生產區域周圍水體污染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積極開展水質調查工作,探究水質污染的根本原因,是化學添加劑污染還是水體富營養化,從而采取有效措施來開展水污染治理工作。以上措施的有效應用,實現對農業生產環境的進一步優化,確保農業環保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農業生產工作也可以得到高質高效開展。
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也是實現對農業環保問題有效治理的根本措施之一。開展該項工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貫徹落實因地制宜的原則,對當地農業生產結構進行合理調整,并深入挖掘有利于當地環境改善的條件。在對結構進行優化的過程中,可以將互相促進的農業生產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兩項生產工作的協調高效發展,充分發揮農業生產工作的生態保護價值。例如,可以將水產養殖與水稻種植進行有效結合,在水稻種植區域構建魚池,撒魚苗,從而構建出可以實現兩種產品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系統。在水稻生長的過程中可以將魚類的糞便作為肥料,魚類也可以將水稻作為營養物質。該種農業生產結構不僅實現了對污染問題的有效治理,還進一步提升了農業生產水平。
在農業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能只關注生態環境的改善,而不關注農業垃圾的管理,不解決農業垃圾的處理問題,做再多的工作也只是徒勞。所以,相關人員應當加強對農業垃圾處理的重視。例如,農作物秸稈應當堅持農業秸稈飼料化利用,并在飼料化的過程中不斷開發,從而推動農業秸稈肥料化、能源化、食用菌基料化以及工業原料化利用,實現秸稈全量化、高值化綜合利用目標。并且開展農業垃圾治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宣傳工作的開展,嚴令禁止焚燒秸稈,防止霧霾等大氣污染問題的出現。對于養殖業以及畜牧業存在的糞便垃圾問題,相關人員在處理的過程中應當明確工作重點,嚴格落實工作措施,禁止隨意排放糞便,監督養殖戶做好糞便處理工作。對于新建的規模化養殖場,當地政府應當督促其建設雨污分流系統,對于達不到環保要求的養殖場不予備案,從而確保規模化養殖場都有良好的環保生態效益。
除了上述措施以外,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業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相關部門還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首先,開展環保產品的研發工作,例如低碳生態型農藥、新型肥料以及廢舊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利用等,并在研發成功之后積極推廣該類產品技術,從而有效解決化肥農藥和農業有機廢棄物污染的問題。其次,積極開展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例如在農村建設生活污水循環系統以及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有效處理農村生活垃圾,農村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農業環保投資也將充分發揮其實際價值。
農業環保問題是當前國家發展面對的重要問題之一,所以,相關部門應提高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深入分析各種污染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實現對農業污染的有效治理,促進國家農業生產工作的高效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