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慧 崔佳樂
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艾滋病感染人群多樣化,流行趨勢復雜,發病率仍處于上升趨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現存艾滋病感染者104.5萬例,發病年齡呈現“兩頭翹”的發病趨勢,即青年人和老年人發病率高,20~29歲、50~59歲是高發年齡;傳播途徑中性傳播比例超過95%,是艾滋病流行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所以,艾滋病仍然是影響人們的一個主要公共衛生問題,應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人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后引起的惡性傳染病,屬于性傳播疾病。艾滋病病毒(HIV)侵人人體后,能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令感染者逐漸喪失對各種病原體的抵抗能力。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免疫功能嚴重受損。因此,艾滋病患者易發生各種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等,病死率較高。
臨床上將艾滋病病毒感染病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不同階段的臨床表現不同,科學的應對措施也不同。
1.急性感染期許多人都聽說過的窗口期也在這個時間。從機體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到能夠用檢測方法檢測出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體的這段時期,稱為窗口期(4~8周)。艾滋病病毒侵襲人體后,病毒會入侵CD4+T細胞并大量復制,出現病毒血癥(5~7天)。在此期內,感染者會出現類似流感的非特異性癥狀,如發熱、頭痛、乏力、咽痛、腹瀉等。一般2—3周后,癥狀可自行消退。但這并不意味著疾病痊愈,而是在臨床上出現一個長短不等的、相對健康的、無癥狀的潛伏期。
2.無癥狀潛伏期潛伏期指的是從感染艾滋病病毒開始,到出現艾滋病臨床癥狀和體征的一段時間。此期病人一般無明顯的癥狀或癥狀非常輕微,許多人自以為“沒事了”。但潛伏期不是靜止期,病毒在人體內持續繁殖,具有強烈的破壞作用。艾滋病的潛伏期短則數月,報道最長的為15年。現在認為平均潛伏期是8~10年。
3.艾滋病相關綜合征期即潛伏期后,患者開始出現與艾滋病有關的癥狀和體征,直至發展成典型艾滋病的一段時間。此期隨著艾滋病病毒在體內的大量復制,造成機體免疫系統進行性損傷,各種癥狀陸續開始出現,如低熱、盜汗、全身倦怠、慢性腹瀉,以及全身持續性淋巴結腫大等,并且隨著時間推移,癥狀逐漸加重。
4.免疫缺損期即典型的艾滋病期。此期病人血中艾滋病病毒載量高,CD4+T細胞明顯下降,免疫嚴重缺損,合并各種機會性感染性和惡性腫瘤。常見的機會性感染有真菌感染、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原蟲感染等;常見的艾滋病相關惡性腫瘤有皰疹病毒8型(HHV-8)引起的卡波西肉瘤、多克隆B細胞惡變產生的惡性淋巴瘤、EB病毒所致的Burkitt淋巴瘤、HPV所致的生殖道惡性腫瘤等。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精液、乳汁、傷口滲出液、陰道分泌物中,主要通過異性或同性的性行為與共用注射器進行傳播。其他傳播途徑還有母嬰傳播以及血液傳播等。但是否會傳播與病毒載量有很大關系,因而一般情況下艾滋病病毒不會通過蚊蟲叮咬進行傳播。
在日常生活中與艾滋病病人的一般接觸不會被感染,因而大家不必恐懼,也不要歧視、隔離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進入機體之后,機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檢測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是目前最常用的確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實驗室方法,即血清學檢測。一般要經過兩個步驟,首先做初篩檢測;如果初篩結果為陽性,再做確證檢測;確證檢測陽性,才可診斷為艾滋病病毒感染。
另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正式批準了通過唾液和尿液檢測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試劑。它們最大的優點就是收集標本容易,同時避免了血液接觸,安全性較高。但是這兩種檢測方法得出的結果不能作為確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依據,必須經過標準的血清學檢測方法證實,才能確定。
還可以進行病毒抗原的檢測,用ELISA方法檢測血漿中HIV p24抗原,可用于早期診斷。
曾經有過高危險行為,未采取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在艾滋病高流行地區曾經在血液安全沒有保障的情況下接受過輸血或輸用血液制品;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陽性的婦女所生的嬰兒、配偶或性伴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陽性者,應當接受艾滋病的檢測。
目前艾滋病的治療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為防止產生耐藥性,提高藥物療效,目前治療艾滋病病毒感染使用多種抗HIV藥物的聯合方案,稱為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俗稱“雞尾酒”療法。此種療法可控制艾滋病病情,延長艾滋病病人的壽命,同時可以降低病人體液中的病毒載量,降低傳染他人的風險。WHO建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應盡早接受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同時也降低傳播概率。
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也正在努力開發治療艾滋病的新藥物、新方法。
雖然現在有多種預防艾滋病的疫苗處于研發之中,但目前尚無有效的HIV疫苗上市,所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WHO建議的預防措施主要有潔身自好,杜絕性濫交,以保護自身健康;在進行性行為時,應正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阻擋病毒傳播;遠離毒品,不共用同一個注射器針頭;不擅自輸血或使用血液制品;不共用剃須刀、修眉刀、牙刷等個人物品;在公共場所使用公共物品時,應注意做好個人衛生;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對各種病毒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