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能 山東省威海職業學院教育學院 威海職業學院附屬幼兒園
以往我們一些一線幼兒教師在開展主題活動時,習慣從教學參考書或者園本課程方案中選擇教育內容,以預先設定好的活動目標和主題網絡架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育活動,卻忽視了幼兒真正的興趣和需求。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理念下教研、培訓的開展,很多教師轉變了以往的教育觀念,開始思考什么樣的主題活動是幼兒真正喜愛的,并能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愿望,以期發展幼兒高階思維和提升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管’你好玩”主題網絡圖
管子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源于對管道的好奇,幼兒可以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深入探究生活中的管道,尋找管道中蘊藏的奧秘。“‘管’你好玩”主題活動在中一班開展,在幼兒問題提出和解決中一步步向前推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支持幼兒學習,樹立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幫助幼兒獲得完整經驗。
在教師的支持下,“‘管’你好玩”主題活動已持續開展了一段時間,班級中進行了一節關于認識管子的集體教學活動——“管子,你好”。通過看、摸、玩等形式,幼兒發現管子是可以輸送各種液體的;管子的材質、形狀、顏色、粗細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管子在生活中的用處也是不一樣的。幼兒能夠運用已有經驗,主動解決前期發現的一些小問題,如在戶外游戲時,幼兒發現了不同的管子:操場上的、騎行區的、攀爬架的……這些管子顏色、大小都不一樣,如消防栓的水管是紅色的,加油站的管子是軟的,小朋友喝牛奶的管子是細細長長的,洗手池下面的水管是彎彎的,攀爬架的管子是鐵的……在分享交流環節中,教師進行了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在哪里發現了管道?”“我在廁所下水道發現一根管子。”“幼兒園飲水機下面也有一根粗粗的管子。”“我發現噴壺里有一根細細的吸管。”“我們玩的安吉滾筒也是管子組成的。”……帶著對管子的熱情,周末,幼兒還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商場、廣場、超市等場所尋找,進而發現管子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由于開展了“尋管小分隊”的活動,幼兒觀察得十分細致。教師建議幼兒圍繞“你看到的管子是什么樣子,有什么作用”這一問題,和家長一起開展“管道大調查”,通過查詢資料、進行訪談、實地考察等方式,用繪畫表征自己的調查結果,將調查表張貼在主題墻進行集中展示。當多樣化的結果呈現在幼兒面前時,幼兒也在欣賞和討論中體會到滿滿的成就感。“地下有水管嗎?地下水管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地下水管有什么作用呢?”……當這些新問題出現時,教師并不急于幫助幼兒解決,而是將每一個問題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契機,引導幼兒在問題討論中推進主題活動。利用幼兒的問題又生成了分享閱讀“下水道歷險記”等新的活動。通過繪本故事,幼兒了解到原來管子兩頭是通的,有的是直直的、硬硬的,有的是彎彎的、軟軟的,管子都具有運輸的作用,地下管道有著不同種類和作用,了解管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和安全。
在系列活動中,教師看到了真實情境下幼兒學習的發生,幼兒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愿意積極地去了解和思考,激發了自主學習的內驅力。
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實踐和探索是教師促進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在“‘管’你好玩”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積累幼兒產生的問題,并把問題轉化為可以讓幼兒動手操作的次級主題,讓幼兒的游戲與學習圍繞主題并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發展。
一次自主活動后,浩浩對其他幼兒說:“每次在家沖水都有聲音,我猜管子是有聲音的。”安安并不贊同:“是水發出的聲音,不是管子的聲音。”航航附和安安的觀點:“管子可以聽到說話的聲音,我說的很小聲都能被聽見。”依依和一達覺得管子不僅可以讓水流過,還可以玩游戲和吹泡泡,幼兒在管子的用途上產生了各自不同的想法。聽到幼兒七嘴八舌的討論,教師將富有指向性的問題拋給了幼兒:聲音能通過管子嗎?不一樣的管子聲音會不會一樣呢?粗細不同的管子,吹出來的泡泡有什么不同?吸管還有什么秘密?很多幼兒有自己的想法:管子的聲音大小和它們的長短有關。吸管那么細,怎么能提得動一瓶水?可以一起用管子試一試呀,說不定可以呢……教師的問題得到了幼兒熱烈的回應。教師請幼兒不要著急作決定,而是先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查資料,并收集和準備幾種不同的管子。
通過進一步的調查了解,第二天一大早,有幾個幼兒高興地跑來告訴大家:“昨天我問過爸爸媽媽,長短不一樣的管子,聲音大小也不一樣。”“吸管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戲。”“吸管也能提得動水,不信可以試試呀!”“一起做實驗”這個想法立刻引起了幼兒的好奇心,于是他們利用提前收集好的材料,圍繞著“長短不一的管子聲音有什么不同”“粗細不同的管子吹出來的泡泡有什么不同”以及“吸管怎樣才能提得動水”這三個問題相應開展了三個科學小實驗,沉浸于探究式的學習情境中。幼兒共同討論后決定:實驗一選擇材質相同、長短不同的管子測試聲音大小,實驗二選用材質相同、粗細不同的吸管比較吹出的泡泡大小,實驗三選取材質相同的塑料彎管進行實驗。之后,幼兒分組探索,共同按計劃進行觀察,在實踐活動中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小組內的幼兒相互合作,獲得了豐富的感性經驗:實驗一相同材質下短管聲音大,長管聲音小;實驗二粗管吹出的泡泡比細管大;實驗三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被彎折的吸管伸入瓶口后,吸管恢復原狀,由于被彎折部分比瓶身直徑長,被彎折部分就卡在瓶子的窄口處,形成了一個三角形。因此,吸管就可以像支架一樣,將瓶子拎起來。
對于吸管,幼兒大多只知道用來“吸”,通過實驗,他們能了解更多管子的秘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學習內容、活動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開放靈活,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幼兒成為主動學習者。
周一下午,幼兒像往常一樣進行區域活動。陽陽來到建構區,和同伴一起準備搭一個“燒烤店”。可是建構區的材料只夠搭建起四周的圍墻,露天的屋頂讓他們犯了難。看著教室角落里大家做實驗剩下的很多管子,陽陽連忙叫上了他的好朋友優優,兩個人圍著一堆管子看了一會兒。陽陽有了主意。很快,他拿了幾個比較結實也比較粗的管子,把管子搭建在圍墻上,“燒烤店”有了結實的“屋頂”更漂亮了,堆放管子的角落在他們翻找材料之后卻顯得有些凌亂。為了能盡快游戲,他們沒有顧得上剩下的管子,就去“燒烤店”里忙活了。看到這一情景,教師沒有馬上提醒陽陽和優優,而是繼續觀察,想知道幼兒游戲結束后他們能否回來整理。果然,在游戲結束后,陽陽和優優返回來,把他們游戲中使用過的管子放回原處。優優看陽陽這么認真,提議說:“陽陽,我們把這里也收拾一下吧!”于是兩個幼兒將堆放管子的角落重新整理了一遍。這時,教室里好幾個剛才光顧過“燒烤店”的幼兒看見了,都對這種管子的搭建和拼接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們聚集到管子堆放處,也想選擇一些適合的材料去玩。伴隨著區域游戲結束音樂的響起,歡樂的游戲時間結束了,幼兒意猶未盡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區域游戲的總結和談話活動中,幼兒的對話、討論和提問聚焦在“管子制作”這一新的話題上,教師及時捕捉到幼兒的這一興趣點,鼓勵幼兒開展“管道創意show”活動。幼兒迅速討論起來:教室里哪些區域適合進行管子制作?管子制作需要哪些小工具?怎么制作才能更漂亮更實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幼兒開始關注教室的每個角落,比較哪里適合拼搭管子,拼搭會不會影響其他同伴的游戲,可以和哪些現有的區域活動相結合。還有很多幼兒開始收集制作活動所需的彩紙、顏料、布、畫筆等物品。
“管道創意show”活動開展了一段時間后,幼兒又遇到了許多問題:有的幼兒材料選得太多,其他幼兒都選不到了,有的幼兒選完后不整理,很多管子亂放。……教師引導幼兒及時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新的討論,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可以用協商的方式確定每天參與制作的成員,增強幼兒做事的責任感。教師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鼓勵幼兒利用管子進行制作。幼兒在解決問題后分享討論,他們的活動循問題而生,進而更好更深入地學習。
在主題活動過程中,幼兒多采用繪畫、符號等方式記錄學習過程,在分享環節,教師可以更直觀地發現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的關注點,從中找到有價值的教育問題,推進活動的發展。
一次分享活動中,心心拿著自己的游戲記錄對大家說:“今天我在戶外玩管道游戲‘沙水樂園’時發現,我們利用管道引水,但因為管道連接處無法固定,水流過會漏出好多水,水流越往后越小了!我特別想把它修好,可是我沒有工具,也不知道怎么修,后來我們只好停下來,去玩別的游戲了。”在心心的記錄中,教師看到他畫了水管漏水和自己低頭努力維修的場景,于是教師驚喜地對他說:“原來你這么棒,還能自己修管子啊!”其他幼兒聽到教師的鼓勵,也紛紛舉手分享:“我也會修,我爸爸在家修過。”“我和我哥哥一起修過東西。”“上次我搭建屋頂管子長度不夠,我接了一塊上去就好了。”教師發現幼兒前期相關的維修經驗還是很豐富的,他們對此也十分感興趣。教師繼續追問:“心心他們小組的管道會漏水,該怎么解決?”圍繞這個問題,幼兒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小小施工隊”活動也由此開啟。
通過調查,幼兒了解到有的家長經營著五金店和修理店,幼兒通過設計邀請函,確定好時間,將有維修經驗的婷婷爸爸請到幼兒園為大家介紹管子的構造和簡單的維修辦法。幼兒還通過詢問、查詢、記錄等方式認識和收集了螺絲刀等多種小工具并了解使用方法。同時,他們還注意到管道在使用過程中是需要保護和及時維修的,如不要負重、減少碰撞等。于是在“管道創意show”的展示板處又新增了“小小施工隊”,管道搭建等活動中如果有螺絲松了等簡單小問題,幼兒個人或者團隊合作就可以解決,比如心心他們的搭建小組因為感覺在室內操作和進行拼搭非常擁擠,就嘗試延伸到戶外沙水區,但是兩個管子之間由于沒有接口,水會四處流,流不到目的地,“小小施工隊”的解決辦法就是使用一些軟管進行連接,成功進行維修和排除障礙。當然,當他們遇到解決不了的較大問題會向園內的保安叔叔尋求幫助。
在“小小施工隊”活動中,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陪伴幼兒共同探究,一起觀察、發現、嘗試,幫助幼兒獲得新奇的、連續的、完整的經驗,以滿足幼兒發展需要。
在“認識管子—探索管子—管子制作—管子延伸”等一系列活動中,幼兒的問題始終貫穿于“‘管’你好玩”主題活動。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問題五花八門,如何從中選擇最有價值的主題,就需要教師理解問題背后所反映的幼兒已有經驗及幼兒真正關注的事物,真正 “聽懂”和“看懂”幼兒,有效支持幼兒探究、學習,從而豐富活動內容并推進活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