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強 曹夢璐 楊 靜
2022年12月2日凌晨2點,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叫醒了睡夢中的潞安化工集團漳村煤礦綜合服務辦生產工段管道組班長姜安全。輔運樓的員工打來電話說:“暖氣管片不熱,室內溫度偏低。”掛了電話后,姜安全迅速組織管道組值班員工,對生產區暖氣管網進行排查檢修。
當天夜間的氣溫已經降至零下10℃。寒風瑟瑟中,管道組的員工一一打開輔運樓附近的地溝井蓋,仔細排查漏水點。與此同時,綜合服務辦生產工段也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鍋爐房通過逐個關閉供暖系統的分水器,對漏水點的大概位置進行初步確定。凌晨2點40分,系統顯示生產服務中心區域關閉后采暖壓力值恢復正常,遂確定北路供暖主管道破裂,并馬上對該片停止供暖。
可新的問題也隨即出現了,姜安全發現,地溝內因暖氣管道破裂,噴射出來的熱氣在狹小的空間內聚集,導致地溝內的溫度已經高達70℃,維修人員根本無法進入管井內進行管路排查。這時電工班迅速接連多個排風扇對地溝進行排氣降溫,在溫度降到40℃時,姜安全和徒弟原一鳴迅速戴上安全繩下入地溝,忍受著身上的炙熱,經過仔細排查,終于在直徑20厘米粗的主管道發現了馬蜂窩式漏水點后,才陸續出溝降溫換氣。
凌晨 3點半,待溫度降到35℃左右,姜安全和原一鳴再次進入冒著熱氣的地溝內,蹲在只有1米高的過道口進行切割、焊接管道工作。由于井內空間狹小,熱度高,加上焊接時煙塵較多,導致作業難度和安全壓力都非常大。經過考慮,決定組織大家輪流進入管井進行維修工作。
凌晨4點,搶修現場燈火通明,為了盡快恢復生產區供暖,生產工段的工人們忘記了疲倦,在“冰火兩重天”的環境下,緊張而忙碌地工作著。終于,管道順利焊接完成,姜安全在進行最后檢查后,確定管道完好,生產區恢復供暖。大家這時才松了一口氣,展露出會心的笑容。
“這次暖氣管道搶修是屢遇難題,可大家沒有一個退縮的,都在與時間‘打仗’,這個工作越干越有意思,越干越有成就感,以后不能一提管道就是吃苦受累,咱還得會巧干,這樣才能體現咱在這個崗位的價值。”姜安全很自豪地說。
漳村煤礦是一座老礦,生產區、家屬區交錯建設,地下管線、管網布局復雜、分散,新舊管網錯綜交匯,漏水故障時有發生。為全力做好生產區供暖保障,確保礦區正常供暖,漳村煤礦管道組全體員工刻苦鉆研,認真研究管道疏通的工作原理、地質結構特點,實地查找每條管線閥門位置,對所有管網的安裝年限、口徑大小等做到熟記于心,哪里有關鍵接口、哪里是薄弱環節他們都如數家珍,全體成員成為后勤戰線名副其實的“管網地圖”,為生產區的供暖保駕護航。